甘大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随国的地望与兴亡被引量:1
- 2013年
- 2013年年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报告称,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了一件青铜器——随大司马献有之行戈。经推算,该墓的年代比曾侯乙墓晚100年左右,因此,这件戈距今至少已有2500年,主人应是戈铭上所记载的“大司马”。
- 甘大明
- 关键词:兴亡地望曾侯乙墓大司马青铜器文峰塔
- 文献国际交换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 由于国家图书馆在人员、经费、合作国家和交换的出版物数量上均居全国首位,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了全国的文献交换中心。过文献交换方式,盘活各馆馆藏资源,获得和满足图书馆文献系统集藏的资源建设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当...
- 甘大明王一杰
-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建设
- 四川丰都非鬼城酆都考被引量:3
- 2015年
- 本为道教胜地的四川丰都(今属重庆市)后来却以"鬼国之都"而闻名,其成因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文献记载揭示了汉代道家方士王方平、阴长生合称被讹传为"阴间之王",丰都地名演变导致文献传抄讹误等原因,但一些论据仍缺乏史料证实。要澄清这一历史误会,需要梳理有关史料中对于实有地名"酆都"与传说中的鬼城"酆都"的记载及其相互关联。对照考察文献资料可知:其一,"阴、王"连读误为"阴间之王"之说并无实证;其二,传说中的鬼城"酆都"本是虚指,并无实地,后世讹传和附会为实有地名"酆都";其三,明洪武十四年,"豐都"更名"酆都"。这一政府行为使"鬼城就在四川酆都"的讹传基本被坐实。此后诸多文学作品都把传说中的"酆都"认定为实有地名之"酆都"。
- 甘大明
- 关键词:鬼城
- 多元一体的中华葫芦文化
-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栽培史可以上溯到一万年以前。20世纪70年代,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国内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栽种并使用葫芦。尽管有关...
- 甘大明
- 清代妈祖封号附会碧霞元君问题新探
- 朝廷从未将妈祖封为碧霞元君,但朝野以妈祖封号附会碧霞元君的现象逐渐增多.其源头可视为汪楫所言的《天妃经》,而该经书与清初道士的关系仍不能确定.在汪楫的传言外,清代混淆妈祖与碧霞元君的其他路径有三:一是普通民众沿袭了明代二...
- 李俊领甘大明
- 关键词:民间信仰碧霞元君清代
- 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知识定制服务探析
- 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战略转型是图书馆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从知识定制服务的概念分析出发,分别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开展知识定制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图书馆开展知识定制服务的战略...
- 甘大明郭哲敏
- 关键词:图书馆
- 多元一体的中华葫芦文化
- <正>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栽培史可以上溯到一万年以前。20世纪70年代,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国内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栽种并使用葫芦~②...
- 甘大明
- 关键词:神话传说农业生产宗教文化
- 文献传递
- 粟特文古籍的整理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简述国内外粟特文古籍的发现与收藏情况,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总结对比国内外粟特文古籍的整理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 甘大明
- 文献国际交换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 1引言在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而国家间的文献交换在学术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图书情报机构作为收藏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料的重要单位,在文献国际交换中发挥...
- 甘大明王一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