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林

作品数:22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放矿
  • 5篇充填
  • 4篇矿体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破碎矿体
  • 3篇充填体
  • 3篇值模拟
  • 2篇底柱
  • 2篇端部放矿
  • 2篇移动体
  • 2篇体形
  • 2篇尾砂
  • 2篇稳定性
  • 2篇巷道
  • 2篇磨损
  • 2篇金属矿
  • 2篇金属矿山
  • 2篇矿山
  • 2篇胶结充填
  • 2篇胶结充填体

机构

  • 22篇西安建筑科技...
  • 6篇紫金矿业集团...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长沙有色冶金...
  • 1篇矿冶科技集团...

作者

  • 22篇王小林
  • 19篇郭进平
  • 4篇汪朝
  • 3篇王洪江
  • 3篇卢才武
  • 3篇李明
  • 2篇顾清华
  • 2篇吴爱祥
  • 1篇张雯
  • 1篇李荣福
  • 1篇胡杏保
  • 1篇刘晓飞
  • 1篇尹升华
  • 1篇吴琼
  • 1篇熊有为
  • 1篇李想
  • 1篇王靖

传媒

  • 5篇金属矿山
  • 2篇有色金属(矿...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现代矿业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年份

  • 10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方金矿矿石流动规律和矿块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7m分段过高导致悬顶的问题,提出12.5m的低分段方案。通过端部放矿相似物理实验,结合椭球体放矿理论和数学回归分析,测定了反映四方金矿矿石流动规律的移动边界系数和移动迹线指数,分段高度为12.5m时,矿石放出体a轴长12.5m,b轴长4.0m,c轴长4.5m。在此基础上,根据矿石放出体大间距排列理论确定最佳进路间距为14m,根据放出体为前倾扁椭球体缺推导出崩矿步距与矿石回收率、贫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回贫差计算模型,以回贫差评价矿石回收效果,确定最佳崩矿步距为3.1~3.3m。研究结果为矿山优化结构参数、避免悬顶事故提供了依据。
郭进平王小林汪朝潘健张文革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端部放矿结构参数优化
金属矿山高浓度充填管道磨损规律与防控技术
2024年
金属矿高浓度充填能有效消除尾矿库和采空区危害,但充填管道磨损问题也成为制约充填效率的因素之一。基于对管道磨损类型的划分,从颗粒性质、料浆性质、料浆—管壁接触条件、管材性质和管道所处外部环境5个方面综述了充填管道磨损的影响因素;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归纳了5种不同形式充填管道的磨损规律,以此总结了充填管道磨损的防控技术。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不满管流时,充填管道最主要的磨损形式是冲蚀磨损,料浆流速的影响最显著;满管流时,磨蚀和腐蚀对管道磨损起重要作用,料浆浓度的影响最显著。垂直管道中,料浆—空气交界面处磨损最严重,提高满管率并采用等倍线设计可有效控制其磨损。水平直管和倾斜直管底部磨损最严重,水平弯管的底部和垂直弯管外侧为易磨部位。使用新型管道结构和耐磨管材,提高料浆均质性,优化充填骨料级配,改进充填作业制度,全面监测管网压力,革新管道磨损数据获取手段,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深入揭示管道磨损规律等措施,可直接或间接对充填管道磨损防控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充填管道磨损控制提供指导。
王小林张润邱征郭进平吴爱祥王洪江乔思凯顾清华卢才武
关键词:金属矿山
放矿理论的移动体体形及表面过渡关系研究
2017年
崩落采矿法在覆岩下放矿,放矿理论是控制其损失贫化指标的理论基础,放矿理论中的移动体体形和表面过渡关系则是放矿理论建立的基础。在分析椭球体放矿理论和类椭球体放矿理论的移动体体形和表面过渡关系的基础上,比较了二者的放出体体形、等密度体(表面)形状和等速度表面形状,论证了放出体表面、等密度面及等速度面的过渡关系,研究发现放矿时实质存在3种移动体(面)、3种体形和3种过渡关系。研究结果理清了放矿理论中的移动体体形和表面过渡关系,进一步夯实了放矿理论的基础。
郭进平王小林李荣福
关键词:放矿理论等密度面
基于相似物理实验的崩矿步距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确定四方金矿17m×20m结构参数下的最优崩矿步距,在实验室开展相似物理实验,通过端部放矿实验测定放出体形态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回贫差计算模型,确定理论上的最佳放矿步距为5m。为减小数学分析法的误差,选取4,4.5,5,5.5 m等4个放矿步距开展多进路放矿实验,以回贫差作为放矿效果的评判依据,确定最佳放矿步距为4.5m。考虑挤压爆破条件下的矿石松散系数为1.3~1.4,最终确定四方金矿17m×20m结构参数下的最佳崩矿步距在3.2~3.5m之间。
郭进平王小林汪朝王靖李明
关键词:端部放矿崩矿步距
含粗骨料尾砂膏体长距离管输流变特性及阻力预测
2024年
为探明质量浓度、粗骨料含量、灰砂质量比和水化时间对膏体长距离管输流变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正交设计开展流变实验,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流变参数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管道阻力预测模型,采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阻力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含粗骨料尾砂膏体属于宾汉流体,质量浓度和粗骨料含量对膏体流变参数的影响最显著;屈服应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大呈指数增长,随粗骨料含量的增加呈指数减小,随水化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与灰砂质量比的关系不大;塑性粘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大呈指数增长,随粗骨料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减小,随灰砂质量比和水化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建立的流变参数预测模型平均误差小于4.3%,基于宾汉流变模型建立的管道阻力模型预测值比现场实测值偏大12.5%,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王小林王小林王洪江王洪江尹升华熊有为
关键词:粗骨料流变特性
围岩-充填体组合承载宏细观损伤演化机理
2024年
充填体与围岩共同承载地应力,揭示其组合体宏细观损伤演化机理有助于完善充填体与围岩相互作用理论和优化充填体的配比和强度设计.开展不同灰砂比的围岩-充填体组合体单轴压缩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宏观下应力-应变曲线、力学参数及破坏模式,细观下裂纹扩展、能量变化及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灰砂比越高,组合体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越大,峰值应变越小;组合体发生张拉剪切混合式破坏,低灰砂比时接触界面产生断裂破坏,高灰砂比时分层界面产生宏观裂隙;峰前阶段,接触界面和分层界面等薄弱部分先出现微裂纹,组合体以弹性应变能的转化为主,伴随小幅度能量损耗,损伤程度较低;峰后阶段,组合体耗散能急速增长并超过弹性应变能,内部损伤程度加速恶化.围岩内部裂纹数量大幅增加并迅速扩展贯通,率先出现宏观断裂面,充填体内部裂纹汇聚合并于分层界面,在高灰砂比时发挥良好的协同支护作用.
张雯李泽峰郭利杰郭进平王小林张宝华
机械破岩在破碎矿体进路回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破碎软岩矿体使用进路式钻爆法回采时,爆破振动导致进路围岩难以实现自稳,掘进过程进路易冒顶、片帮,支护工作量大,采矿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夏家店金矿引进铣挖机机械采矿代替钻爆法采矿。研究了铣挖机机械破岩机理,对比分析了铣挖机机械采矿与钻爆法采矿在作业安全性、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铣挖机机械采矿可代替矿山85%的钻爆法采矿;铣挖机机械采矿的进路稳定性提高,采矿效率提升了50%以上,支护工作量减少了近40%;矿石回采率增加了6.4个百分点,采矿成本降低了45.5元/t,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郑冰陈阳郭进平王鑫王小林
关键词:破碎矿体钻爆法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煤矿生产网络脆弱性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煤矿生产网络脆弱性评估方法,包括建立煤矿事故风险集和事故网络模型;集成熵权Topsis和复杂网络理论,计算得到事故网络中心性指标权重和各节点的综合重要度;采用QCFS指数评价得出两节点共...
李想郭进平王小林孙源泽
放矿理论的移动体体形及表面过渡关系研究
崩落采矿法在覆岩下放矿,放矿理论是控制其损失贫化指标的理论基础,放矿理论中的移动体体形和表面过渡关系则是放矿理论建立的基础.在分析椭球体放矿理论和类椭球体放矿理论的移动体体形和表面过渡关系的基础上,比较了二者的放出体体形...
郭进平王小林李荣福
关键词:铁矿开采放矿理论
一种尾矿库干滩固化抑尘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库干滩固化抑尘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尾矿浆进料管、固化剂料仓、计量给料机构、搅拌机构、输送泵、主干管道、分支管道和旁通短管;所述固化剂料仓出料口与所述计量给料机构相连,所述尾矿浆进料管出口和所述计量给料...
王小林李有仓郭进平王亚强汪朝赵彦锋肖巍孙锋刚吴赛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