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磊
-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可可西里地区BDQ钻孔岩心粒度特征、TOC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 2011年
- BDQ0608钻孔位于可可西里地区东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较为完整的记录了湖泊的自然演化过程,文章通过对岩心粒度、古地磁及总有机碳含量的详细计算与分析,重建了过去875.8Ka以来的古气候及古环境演化过程。BDQ0608钻孔岩心的黏土含量主要分布在15-60%之间,粉砂含量主要分布在30-70%之间,砂含量主要分布在0-20%之间。粒度参数采用矩值法计算求得,标准偏差为0.87-2.69,偏度为-1.2-4.4,峰度为0.92-16.43。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存在1、4-10、30-80μm以及200μm左右的众数粒径。其中以4-10以及30-80μm的众数粒径为主体的沉积物,分别指示了深水湖心相和半深水(或较浅水)过渡相两种沉积环境,200μm左右的众数粒径为主体的沉积物则指示了极浅水的滨湖相沉积环境。结合TOC指标对沉积物沉积特征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该区域经历了四次较大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875.8kaBP-608.7kaBP,湖泊水位高低变化较大,TOC变化明显,表现为暖湿与冷干交替的气候变化特征;608.7kaBP-366.5kaBP,湖泊长时间处于较为稳定的沉积环境,TOC逐渐降低,表现为由暖湿向冷湿转变的气候变化特征;366.5kaBP-29.2kaBP,表现为暖湿与冷干相交替的变化的气候特征;29.2kaBP-0kaBP,湖泊水位极低,表现为极其干冷的气候变化特征。
- 张述鑫杨太保田庆春邓少福曾磊
- 关键词:古地磁环境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