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德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矿业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瓦斯
  • 4篇瓦斯地质
  • 2篇地质
  • 2篇地质规律
  • 2篇蓄热
  • 2篇渗透率
  • 2篇瓦斯含量
  • 2篇瓦斯突出
  • 2篇煤田
  • 2篇煤与瓦斯突出
  • 2篇火灾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地质规律研究
  • 1篇地质因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涌出
  • 1篇特征及防治
  • 1篇天然气
  • 1篇天然气管
  • 1篇天然气管道

机构

  • 7篇河南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原工学院
  • 2篇义马煤业集团...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鹤壁煤业(集...

作者

  • 12篇徐德宇
  • 6篇王天瑜
  • 3篇崔洪庆
  • 2篇梁跃强
  • 2篇屈丽娜
  • 2篇李雷雷
  • 1篇王如君
  • 1篇付江伟
  • 1篇佟淑娇
  • 1篇李德全
  • 1篇李书文
  • 1篇李鹏
  • 1篇杨志锋
  • 1篇刘勇

传媒

  • 3篇煤矿安全
  • 2篇煤炭技术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煤矿现代化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瓦斯采前抽采区块划分方法研究
在瓦斯地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瓦斯采前抽采区块划分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分析总结了一种瓦斯采前抽采区块划分的方法,命名为瓦斯赋存构造边界限制法,旨在找出目标区域内由各种地质构造所形成的阻碍瓦斯运移的区块边界,并最终对这些边...
徐德宇崔洪庆
关键词:瓦斯地质
文献传递
基于HFACS的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人因分析被引量:19
2020年
为研究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以63起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为样本,构建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进行火灾爆炸事故人为因素分类统计与分析,并利用卡方检验和比值比分析HFACS模型上下层级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HFACS模型中上下层级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层级1中的“不良的组织氛围”及“组织过程漏洞”和层级2中“监督不充分”在HFACS模型中可以显著增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且“资源管理漏洞”、“不良的组织氛围”、“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人员因素”→“违规”是引发事故的关键路径,并根据HFACS模型中引发事故的关键路径及其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针对性的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徐德宇徐德宇王天瑜屈丽娜屈丽娜
关键词:火灾爆炸事故
惰气发生装置在矿井火灾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在研究惰气发生装置工作原理、燃料燃烧影响因素、惰气成分与风油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惰气发生装置的现场应用技术。抢险救灾应用研究表明,惰气成分不合格、火区熄灭判断困难、惰气发生装置熄灭可能是注惰面临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应合理封闭灾区,保证惰气发生装置有效工作。
李雷雷梁跃强徐德宇杨志锋
关键词:矿井火灾
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16年
为解决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众多和防治难度较大等问题,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了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控制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研究表明:地质构造是控制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构造应力是控制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动力因素;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吨煤瓦斯涌出量较大,是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可能性及危险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从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及安全防护措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多项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
徐德宇李国旗李德全
关键词:瓦斯地质煤与瓦斯突出
新安煤田瓦斯地质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以新安煤田构造应力场及构造演化历史分析为基础,结合大量瓦斯地质资料和瓦斯实测参数,研究了新安煤田瓦斯地质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煤的变质程度、地质构造、煤厚变化及埋深是控制新安煤田瓦斯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新安煤田自成煤时期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煤体变质程度的增高造成该地区煤层瓦斯含量整体增高;地质构造引起的构造应力、煤厚及埋深等方面的变化,导致新安煤田煤层瓦斯分布不均匀;煤厚的剧烈变化是造成新安煤田局部地区瓦斯含量急剧增高的主要原因。
贾明魁徐德宇李书文
关键词:瓦斯地质瓦斯分布
可拓理论在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准确地判定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应用可拓理论,建立基于物元和关联函数的失效可能性等级评价流程。基于物元理论,将管道失效等级、评价指标、指标值域结合为一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经典域和节域;利用可拓集合的关联函数计算评价指标对失效可能性等级的关联系数,并引入3标度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根据级别变量特征值判定管道失效可能性等级,建立基于改进AHP法的可拓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国内某4个典型天然气管段的失效可能性等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等级偏向另一级的程度,具有较好地适用性。
王天瑜徐德宇王如君佟淑娇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可拓理论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及地质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人员关于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发生机理基础上,论述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对地质因素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了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防措施更加有效,需深入研究煤与瓦斯突出与地质因素的关系,以地质因素定量化为手段,对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
梁跃强解学才徐德宇李雷雷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地质因素
温度冲击对含水煤体渗透率的影响作用
2023年
为了研究温度冲击作用对含水煤体渗透率的影响,通过温度冲击含水煤体增透试验和煤体渗透率测试试验,分析了温度冲击作用下不同含水饱和度煤体的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冲击作用下含水煤体的渗透率增幅可达252.7%~863.9%,显著高于相应单一条件作用下温度冲击或含水煤体冷冲击的增透效应;在同一预设煤体初始温度条件下,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高,煤体渗透率增幅呈指数型式快速增长;而在同一煤体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煤体渗透率增幅随煤体预设初始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变化,且煤体含水饱和度的值较高时,煤体渗透率增幅随煤体预设初始温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显著降低。
徐德宇王明涛付江伟付江伟刘涛
新发矿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矿井地质因素与瓦斯赋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新发矿瓦斯地质规律,综合分析了本煤层瓦斯在断层等地质构造复杂区域的赋存特征,以及煤层围岩、煤层底板标高、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质构造是控制新发矿36A煤层瓦斯分布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煤层底板标高和煤层埋深。利用生产实测的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数据,建立了煤层底板标高与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对矿井深部水平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王天瑜徐德宇
关键词:瓦斯赋存地质构造瓦斯含量瓦斯涌出
相变蓄热作用下煤体增透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为了研究相变蓄热作用下煤体增透的影响因素,开展了相变蓄热煤体增透试验和煤体瓦斯渗流试验,分别分析了相变蓄热作用下相变初始温度、相变次数、煤体含液率、煤体破碎程度等因素对煤体渗透率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体渗透率增幅随相变初始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煤体含液率和相变次数是相变蓄热作用下影响煤体增透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煤体含液率或相变蓄热次数的增加,煤体渗透率增幅整体上呈指数型增长,分别最大可增至556.04%和406.92%,但是当相变蓄热次数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煤体渗透率增加的幅度快速减小;且煤体增透效果和煤体破碎程度关系密切,当煤体碎程度较高时,煤体渗透率增幅也较明显。
徐德宇马豪娟崔洪庆崔洪庆刘涛
关键词:相变蓄热渗透率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