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咏絮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艺术
  • 1篇当下中国
  • 1篇艺术论
  • 1篇艺术形态
  • 1篇意象
  • 1篇意象论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奇观
  • 1篇影像书写
  • 1篇杂糅
  • 1篇视觉
  • 1篇视觉艺术
  • 1篇视听
  • 1篇视听语言
  • 1篇中西比较
  • 1篇自我
  • 1篇自我建构
  • 1篇现代性转化
  • 1篇消费语境
  • 1篇媒介

机构

  • 4篇上海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4篇张咏絮
  • 1篇康亢
  • 1篇金丹元
  • 1篇张咏絮

传媒

  • 1篇新闻世界
  • 1篇电影文学
  • 1篇艺术百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
当下无论是关于“十七年”艺术领域的研究还是关于男性形象的研究都已获得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仍存在诸多尚待丰富的研究内容,这就可以从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与拓展。现有的对“十七年”艺术方面的研究主要涵盖...
张咏絮
关键词:视觉艺术视听语言
文献传递
从“意象”及其艺术形态的演绎看传统艺术论的现代性转化——兼涉中西“意象”论之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意象"作为中国艺术理论中的重要范畴,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学和艺术的演进过程,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中焕发强大的艺术的和学术的生命力。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交融、数字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中国式"意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和西方理论、西方艺术的比较中更显现出其独特的中国质性,在当今技术与艺术共融的背景下,它也会以一种有别于碎片化、仿像化的视角参与对中国艺术理论的再创新,并为世界艺术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文章试图通过对"意象"起源的梳理指出其质性特点,在中西"意象"论的比较中,阐明中国艺术形式的现代性转化和坚守,拓展中国质性的重要性。
金丹元张咏絮
关键词:意象现代性转化中西比较
消费语境下的类型杂糅与奇观化影像书写——对当下中国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转型的再思考被引量:2
2017年
自1987年国家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开始,"主旋律"进入了电影领域,同时标志着中国电影创作出现了新风向和新转型。30年来,主旋律电影开始跨出既定的藩篱,走上商业化和市场化突围的道路。在消费语境的浸润之下,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转型呈现出类型杂糅、影像奇观以及意识形态隐性表达的趋势,而这样的表征又与电影市场的产业化和受众审美需求多元化的转向密不可分,成为值得思考的电影现象。
张咏絮
关键词:类型杂糅影像奇观
媒介对城市“新移民”自我建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我国的人口流动中,以追求个人发展为主导动机的城市"新移民",在迁徙行为完成后,空间情境的变化,必然伴随着自我建构的调整,地方差异性的媒介景观造成"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以及社会网络的重塑与调整。本文从"景观"差异出发,研究城市"新移民"由于环境变化自我建构的调整,导致媒介使用方式和内容选择的变化和差异。
张咏絮康亢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自我建构媒介使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