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珺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农用
  • 2篇农用地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职能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流转
  • 1篇农民
  • 1篇农民权益
  • 1篇农民权益保障
  • 1篇农民群体
  • 1篇农用地分等
  • 1篇权益
  • 1篇权益保障
  • 1篇群算法
  • 1篇子群
  • 1篇网络
  • 1篇粒子群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1篇沈阳市勘察测...

作者

  • 3篇潘润秋
  • 3篇刘珺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近年来城镇化的加快,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已经在全国深入展开,但是其中也暴露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农民权益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并建议健全农民权益保障法律,引导土地流转规范化,明确政府职能...
刘珺潘润秋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群体权益保障政府职能社会保障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方法被引量:22
2014年
针对农用地评价因素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而传统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在农用地分等时易对评价因素以及等别进行"硬性划分"的不足。该文以湖北省安陆市为例,首次提出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模糊聚类分析法结合(简称模糊综合分析法),以模糊综合评判的矩阵成果作为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的数据源来对划分农用地等别方法进行探讨,并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分等结果与传统方法分等结果进行比较,得出2种方法分等结果中约有80%相同。采用安陆市各村的粮食平均播面单产对2种方法分等结果存在差异的地区进行独立检验,得到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传统方法的分等成果同播面单产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82。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农用地分等具有可行性;将模糊综合分析法运用到农用地分等中比传统方法更能客观准确地说明土地质量的优劣程度。
潘润秋刘珺宋丹妤
关键词:土地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糊C-均值聚类农用地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模型被引量:11
2014年
针对常规农用地分等方法中因子权重计算存在人为因素干扰及BP神经网络模型自身优化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情况,通过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建立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网络模型)。对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PSO-BP网络模型能避免常规方法因子权重确定的人为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应用效果较好。
潘润秋马小淞刘珺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BP神经网络粒子群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