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华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动力地貌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发展
  • 1篇相对海面变化
  • 1篇黄河
  • 1篇胶东半岛
  • 1篇海面
  • 1篇海面变化
  • 1篇汉代
  • 1篇渤海海峡

机构

  • 3篇鲁东大学

作者

  • 3篇王庆
  • 3篇刘建华
  • 2篇仲少云
  • 1篇宋传广
  • 1篇杜国云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通报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动力地貌及演变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老铁山水道位于渤海海峡北部,由南部冲刷槽、北部冲刷槽和中部隆起带等三个侵蚀地貌单元构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对老铁山水道的动力条件、海底地貌、沉积物组成、峡道效应及地貌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区海底地貌剖面图、沉积物组成和水道动力系统可为拟议中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提供动力沉积学和动力地貌学依据。
刘建华王庆仲少云杜国云李春朋
关键词:渤海海峡动力地貌相对海面变化
山东庙岛海峡的峡道动力地貌被引量:21
2006年
在庙岛海峡的动力、沉积、地貌条件比较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对庙岛海峡的峡道效应和动力地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峡道形成及演变、潮流聚散与侵蚀堆积、涨落潮流歧路与登州浅滩形成、峡道泥沙搬运与沉积效应,结果表明,庙岛海峡具有显著的峡道效应,且峡道东西两段差异明显,对峡道以东的山东半岛北部沿岸海底泥沙运动和沉积具有重要影响。
王庆仲少云刘建华宋传广
关键词:动力地貌
汉代以来胶东半岛人口发展及人—地—海关系演变被引量:1
2006年
西汉到东汉胶东半岛人口发展空前迅速并达到100万人以上,成为秦汉以后半岛人口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人口总量在此后1500年中一直未被超过。到公元17、18世纪之交半岛人口再次超过100万,此后一直呈加速增长的态势并在20世纪30年代突破1500万。汉代人口高峰的出现,与区域性海侵和黄河下游决口导致的人口向半岛机械迁移有密切关系。汉代人口高峰长期未被超越的原因,主要是18世纪以前半岛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18世纪以后虽然半岛由粮食输出地区变为输入地区,但人口数量能够迅速增加,其重要原因是半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从19世纪中叶开始本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对区域人口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2000多年来的人口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半岛自然环境,森林覆盖率由60%以上降低到0·5%,其中仅两汉400余年中就减少了30个百分点。
王庆刘建华
关键词:黄河胶东半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