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冰燕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人工林
  • 1篇东段
  • 1篇油松
  • 1篇油松人工林
  • 1篇碳储量
  • 1篇秦岭南坡
  • 1篇化学计量
  • 1篇黄土区
  • 1篇
  • 1篇
  • 1篇储量
  • 1篇刺槐
  • 1篇刺槐人工林
  • 1篇P
  • 1篇N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曹扬
  • 2篇陈云明
  • 2篇刘冰燕
  • 1篇吴旭

传媒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秦岭南坡东段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被引量:24
2015年
研究秦岭南坡东段8、25、35、42和61年生油松人工林碳、氮储量和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林龄乔木层碳、氮含量为441.40-526.21和3.13-3.99 g·kg^-1,灌木层为426.06-447.25和10.62-12.45 g·kg^-1,草本层为301.37-401.52和10.35-13.33 g·kg^-1,枯落物层为382.83-424.71和8.69-11.90 g·kg^-1,土壤层(0-100 cm)为1.51-18.17和0.29-1.45 g·kg^-1.树干和树枝分别是乔木层的主要碳库和氮库,占乔木层碳储量的48.5%-62.7%和氮储量的39.2%-48.4%.林龄对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均有显著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35年时达最大值146.06 t·hm^-2,成熟后碳储量有所下降.5个林龄段油松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的最大值为25年时的10.99 t·hm^-2.植被层平均碳、氮储量分别为45.33t·hm^-2和568.55 kg·hm^-2,土壤层平均碳、氮储量分别为73.12和8.57 t·hm^-2,且土壤层中碳、氮的积累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研究区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主要分布在土壤层,其次为乔木层.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配格局为:土壤层(64.1%)〉乔木层(30.0%)〉灌草层和枯落物层(5.9%),氮储量为土壤层(93.2%)〉乔木层(5.3%)〉灌草层和枯落物层(1.5%).
刘冰燕陈云明曹扬吴旭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碳储量
渭北黄土区刺槐人工林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6
2016年
以渭北黄土区20、30a和44a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了其内植物-枯落物-土壤的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刺槐叶的N、P含量最高,干的N、P含量最低。土壤表层是N的富集区,而P在土层中分布均匀。随着林龄的增加,刺槐叶、根和枯落物的N、P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刺槐枝的N、P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刺槐干的N、P含量无显著变化;土壤中的N含量呈增加趋势,P含量则相反。刺槐叶、枝、干和枯落物不同林龄间的N∶P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8.75、21.39、15.43和17.20;30a和44a刺槐根的N∶P分别是20a的2.37和2.30倍(p<0.05)。土壤的N∶P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各层土壤20a和44a时的N∶P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的N∶P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表层土壤的N∶P显著高于其下各土层(p<0.05)。表明P是该地区刺槐生长的主要限制元素。
刘冰燕陈云明曹扬
关键词:黄土区刺槐人工林化学计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