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文静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悬浮体
  • 3篇浮体
  • 2篇陆架
  • 1篇东海内陆架
  • 1篇跃层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涡
  • 1篇输运
  • 1篇秋季
  • 1篇群岛
  • 1篇中沙群岛
  • 1篇温盐
  • 1篇温跃层
  • 1篇西太平洋
  • 1篇陆架海
  • 1篇内陆架
  • 1篇环礁
  • 1篇海域
  • 1篇MODIS
  • 1篇不同时间尺度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作者

  • 5篇薛文静
  • 4篇乔璐璐
  • 3篇仲毅
  • 2篇刘世东
  • 1篇刘鹏
  • 1篇高飞
  • 1篇李广雪
  • 1篇刘雪
  • 1篇王震
  • 1篇黄玲玲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尺度下长江口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变化被引量:4
2019年
长江入海泥沙是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MODIS-Aqua卫星的遥感资料并结合实测悬浮体浓度,建立了基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悬浮体浓度的反演方法,获取了2002 2017年长江口海域的表层悬浮体浓度分布,并分析其在潮周期、季节内以及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潮周期内,长江口122.3°E以西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大潮高于小潮,落潮大于涨潮,高潮大于低潮;在季节尺度内,6 8月表层悬浮体浓度逐渐增加。而122.3°E以东海域,则出现相反的情况;长江口122.3°E以西海域的夏季平均表层悬浮体浓度年际变化明显,主要受长江入海水沙量年际变化的影响。长江口122.3°E以东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的年际变化几乎不受长江入海泥沙的影响。风向对悬浮体浓度的扩散具有显著的作用,南风有利于高浓度悬浮体向外海扩散,东风则抑制扩展。
薛文静乔璐璐仲毅薛程陈树果李舒豪刘鹏刘鹏
关键词:长江口不同时间尺度
从陆架海到西太平洋:黄、东海悬浮体跨陆架输运通道与机制被引量:10
2017年
黄、东海是亚洲大陆与西太平洋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海域之一,在复杂的环流动力背景下,悬浮体的跨陆架输运是海洋地质学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表明,黄、东海物质跨陆架输运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包括苏北沿岸流作用下向济州岛西南搬运、浙闽北部向东输运和台湾暖流向东分支作用下跨陆架输运。其控制机制有水深地形、陆架环流、冬季风、水体斜压结构等研究结论,但尚未取得共识。且研究结论多基于叶绿素、水温等表层遥感分析获得,悬浮泥沙尤其是中下层高浓度泥沙跨陆架向深海输运的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其季节变化、时空演变、输运通量等有待研究,台风、冬季风暴等的作用有待甄别。
乔璐璐王震刘世东李广雪刘雪黄玲玲薛文静仲毅
关键词:悬浮体
南海北部湾表层悬浮体分布规律被引量:1
2020年
受实测数据海域位置的限制,目前基于遥感手段对北部湾表层悬浮体的研究,在部分海域如海湾西部精度不高,且缺乏对悬浮体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季节变化的研究。基于2003—2017年MODIS-Aqua卫星L1B数据,结合海南岛西部、广西沿岸和越南沿岸实测数据,建立表层SSC的反演模型,获得北部湾海域2003—2017年月均表层SSC分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北部湾表层SSC存在3个终年高值区,包括广西沿岸、海南岛西侧和红河三角洲沿岸;受河流输沙和海洋动力季节变化影响,SSC表现为冬季和夏季较高、春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热带气旋过境导致北部湾海域SSC增高,其中热带风暴“贝碧嘉”过境时位于路径右侧的雷州半岛西部SSC较多年平均值增幅达75%。
李珏乔璐璐Le DucCuong薛文静杨宏达王勇智姚志刚
关键词:MODIS悬浮体
中沙群岛海域春夏交季温盐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中沙群岛主要由中沙大环礁和黄岩岛组成,其温盐分布对于本区渔业生产、航海保障和水下通讯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春夏之交的季节转换时期,该海域水温和盐度及其相应的跃层特性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掌握其季节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9年5月(南海春夏季风转换期)中沙大环礁、黄岩岛和2020年6月(夏季风爆发期)中沙大环礁海域大面站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中沙大环礁海域水温和盐度分布特征在夏季风爆发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个航次的温跃层分布也呈现出较大不同,2019年5月黄岩岛海域温盐中上层分布与中沙大环礁相似,但底层有所差异,跃层深度也较大。2020年6月中沙大环礁内水体升温较快,各层水温均高于2019年5月,其中以底层水体升温最为显著;2019年5月中沙大环礁内水温水平梯度较大,且随着水深加大水平梯度也越大,2020年6日水平温度梯度逐渐减小。2个航次的盐度分布与水温分布较为相似。结合调查时段的海表热通量变化和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认为,2019年5月中沙大环礁西南部海洋吸热高于东北部,故表层水温西南高东北低;2020年6月至7月环礁西南部海洋吸热低于东北部,故表层水温西南低东北高。由于中尺度涡的作用,中沙大环礁区域局部产生低温高盐或高温低盐水,并导致2020年6月中沙大环礁大部分海域的温跃层加深。
王勇智鞠霞杜军刘长建王德武周润生薛文静
关键词:温跃层中尺度涡
秋季东海内陆架悬浮体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秋季是处于夏、冬季之交的过渡季节,夏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的背景下海洋水文泥沙环境有独特特征,关于该时期悬浮体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东海内陆架2016、2017与2018年秋季悬浮体及温盐数据,分析该海域秋季悬浮体浓度的水平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悬浮体浓度近岸高于远岸,浓度等值线大致平行于等深线,近底层悬浮体浓度较高,特别是舟山群岛及浙闽沿岸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底层悬浮体质量浓度普遍超过20 mg/L。此外,受到地形和台湾暖流东分支控制,在浙江北部(29°N附近)和台湾岛北部(27°N附近)海域存在向外海凸起的高悬浮体浓度舌,部分悬浮体通过跨陆架输运通道运移到124°E以东的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域。总体来看,秋季东海内陆架悬浮体浓度主要受入海河流和海洋环流影响,并且在地形和海洋动力作用下存在两个跨陆架输运通道。
刘鹏乔璐璐仲毅刘世东薛文静刘兴民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秋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