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鹏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视角与区域行动
- 2024年
- 上海市静安区从学生视角了解当前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日常教学、网络平台、社会实践等载体与平台,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和认可度,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内校外实施路径和线上线下的辐射面,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刘亚鹏
- 大格局 大课堂 大情怀——区域推进“大思政课”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 2022年
-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凸显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上海市静安区为拓展思政课教学时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着力打造“大思政课”第二课堂,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推进第二课堂建设的格局;把握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关键内容,提升第二课堂的说服力;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提升第二课堂的吸引力;强化教师育德素养,提升第二课堂的引领力。未来静安区还将聚焦“新思想家园”品牌建设,深耕思政课第二课堂,制定区域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标准,研发与完善系列课程,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李正刚刘亚鹏
- 关键词:第二课堂
- 基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以静安区“老物件的故事”社会实践活动为例
- 2020年
-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措施。社会实践活动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市静安区面向初中学生开展了"老物件的故事"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找一找"身边的老物件、"写一写"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讲一讲"家国变迁等活动,引导初中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弘扬劳动精神,培育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刘亚鹏
- 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社会实践活动
- 用微课架起校内外教育的桥梁——区域社会实践微课程建设初探
- 2017年
- 一、区域社会实践微课程建设的背景
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上海市各区域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加速发展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为了客观了解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情况,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静安区于2015年开展了一次专项调研。
- 沈虹刘亚鹏李正刚
-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桥梁校内社会责任感
- 静安区红色研学活动的一体化设计与探索
- 2020年
- 上海市静安区基于一体化实施的指导思想,设计了中小学红色研学活动各学段纵向有序衔接的分层目标;根据红色教育资源特点设计了学校、家庭和社区都可以灵活实施的系列化研学活动;通过"三段式"推进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深度,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升了红色研学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 刘亚鹏
-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