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服务实践与启示——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危害严重,需要社会各行各业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基于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服务实践活动,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现状与不足,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今后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举措与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突发事件服务体系,扩充自身数字资源,创新优化服务方式,以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 卓立
-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数字信息资源
- 半日花属片段化居群的遗传现状及保护启示
- 2021年
- 利用ITS序列及叶绿体微卫星对我国西北荒漠半日花属所有自然居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日花属新疆地区的居群与内蒙古地区的居群之间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在各自地区内,居群间也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分析其遗传分化的原因可知:早更新世气候变化使半日花属两地区间居群呈间断化分布,地区间基因流中断,导致地区间的遗传分化;半日花产种率低,居群生境呈破碎化,存在多重地理障碍,自身传播能力有限,限制地区内居群间基因流;半日花属居群规模很小,小居群的遗传漂变与近交效应加剧地区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对天然居群进行人工复壮,构建核心种质资源等保护建议。
- 苏志豪卓立姜小龙公延明
- 关键词:居群
- 基于高校教学科研需求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 2014年
- 阐述了学科馆员的内涵及应具备的素质,针对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初步实践,分析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必要性,阐述了基于高校教学、科研需求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 卓立
- 关键词:高校学科馆员
- 未来气候变化对特有物种沙生柽柳分布格局的影响及其保护启示被引量:3
- 2018年
- 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珍稀植物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潜在适宜分布的影响,选用过去气候(1961—1990年)、2050年气候、2070年气候3种情景,利用Maxent模型模拟沙生柽柳潜在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沙生柽柳的适宜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库姆塔格沙漠、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的西北部,最适宜的潜在分布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及盆地东部的库木塔格沙漠地区;(2)与过去潜在分布范围相比,未来2050年和2070年气候背景下,沙生柽柳的最适宜潜在分布范围均有萎缩趋势;(3)影响沙生柽柳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干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最暖季降水量。
- 苏志豪潘伯荣卓立李文军刘会良姜小龙闫德民
- 关键词:气候变化潜在分布区
- 沙冬青(Ammopiptanthus)的遗传结构与保育被引量:5
- 2018年
- 沙冬青(Ammopiptanthus)是蒙新砾质荒漠中唯一常绿阔叶灌木孑遗,且已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沙冬青属内分类争论已久。利用分子手段对国内沙冬青居群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以对其保护提供准确的遗传学信息。核序列和叶绿体间隔数据均表明,沙冬青属包含两个明显不同的分支,分别分布于塔里木荒漠与阿拉善荒漠,我们据此建议恢复分布于新疆的沙冬青居群的物种地位,即新疆沙冬青(A.nunas)。沙冬青属属下两个种遗传多样性均比较低,可能由于先天遗传不足及破碎化小居群的遗传漂变与近交作用。新疆沙冬青无明显的遗传结构。蒙古沙冬青(A.mongolicus)在阿拉善荒漠北部与南部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歧,这可能是由于南北部居群由不同的避难所扩张而来。也为沙冬青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 苏志豪师玮卓立潘伯荣王建成
- 底肥、追肥施氮量对新疆贝母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新疆贝母为珍稀濒危植物,具较高的药学利用价值,其天然分布土壤养分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很高,营养元素可能对新疆贝母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为考察不同水平底肥及追肥对其1年生株高、产量等生育性状的影响,在新疆伊梨库尔德宁镇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底肥有机肥与追施氮肥均对1年生株高、产量有显著影响,以S3N3水平最为显著,增长率分别达38.41%和68.42%。在大田磷、钾基肥充足的情况下,底肥有机肥与追施氮肥能有效地促进新疆贝母体内光合产物的转化和积累,为鳞茎的发育和膨大提供物质基础,对新疆贝母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苏志豪潘伯荣卓立刘会良周晓兵康晓珊
- 关键词:底肥追肥氮肥生长发育性状
- 塔里木盆地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遗传多样性被引量:3
- 2018年
- 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为中国特有种,是流动沙丘上最抗旱耐热的固沙造林树种,对荒漠化防治工作意义重大。筛选了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了塔里木盆地沙生柽柳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尽管沙生柽柳呈片段化分布,物种水平上仍保持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样性,但居群的平均等位基因多样性较低;大多数居群经历了近期的瓶颈效应;自然居群被划分为4个遗传群体,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腹地的群体内部有较强的基因流,但是位于盆地边缘的群体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居群大规模遭受瓶颈效应可能是等位基因多样性偏低的主要原因;繁殖体沿河道的补给可能使盆地腹地群体维持较高遗传多样性;地理隔离可能是盆地边缘群体分化的主要因素。
- 苏志豪卓立李文军刘会良康晓珊姜小龙
- 关键词:微卫星基因流遗传分化
- 浅谈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3
- 2013年
- 高校查新工作对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图书馆自身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深远,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查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查新工作在文献支持系统、查新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卓立
- 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初探与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 2013年
- 本文对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做了阐述,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三种途径。
- 卓立
- 关键词:学科馆员大学生信息素养
- 沙生柽柳地理种群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
- 2023年
- 沙生柽柳(TamarixtaklamakanensisM.T.Liu)为我国特有物种,被认为是我国荒漠地区流动沙丘上最抗旱的固沙造林树种。对沙生柽柳地理种群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全面分析其抗旱能力,能为筛选优质的抗旱种质资源,进行抗旱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6个沙生柽柳地理种群,测定其与抗旱相关的13项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地理种群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沙生柽柳地理种群综合抗旱性排序为种群4>种群3>种群2>种群1>种群6>种群5.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表明,叶绿素a含量可作为首要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叶绿素总含量、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总抗氧化能力、BCA法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可作为重要的抗旱性鉴定指标。沙生柽柳抗旱生理特性主要受地下水影响,土壤水分条件越差,抗旱性越强。沙生柽柳抗旱指标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共同调节沙生柽柳的内在抗旱机制,使其通过多种途径来抵御和适应干旱环境。
- 卓立卓立苏志豪
- 关键词:隶属函数法抗旱性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