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博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蛋白
  • 2篇神经元
  • 2篇锥体神经元
  • 2篇拮抗
  • 2篇Β淀粉样
  • 2篇Β淀粉样蛋白
  • 2篇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实验
  • 1篇电生理研究
  • 1篇生理实验
  • 1篇突触
  • 1篇突触传递
  • 1篇拮抗效应
  • 1篇谷氨酸
  • 1篇谷氨酸能
  • 1篇氨酸
  • 1篇AΒ25-3...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2篇陈文博
  • 1篇张引国
  • 1篇张玲
  • 1篇赵景霞

传媒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贝沙罗汀拮抗Aβ25-35致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毒性作用的电生理研究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内的过度产生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的中心环节。贝沙罗汀(Bexarotene)作为核受体RXR激动剂,近来被证实可通过提高载脂蛋白E(Ap...
陈文博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电生理实验拮抗效应
贝沙罗汀拮抗Aβ_(25-35)诱导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抑制效应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损伤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的靶点及贝沙罗汀的可能拮抗效应。方法:以出生7~14 d Wistar大鼠海马脑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电压钳模式下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 EPSCs)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分析不同组神经元s EPSCs和mEPSCs幅度及频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Aβ_(25-35)(1μmol/L)处理后,海马神经元sEPSCs与mEPSCs平均幅度和平均频率都显著降低(均P<0.05)。向Aβ_(25-35)处理过的海马脑片中加入贝沙罗汀(5μmol/L)后,sEPSCs与mEPSCs平均幅度和平均频率较Aβ_(25-35)组都显著提高(均P<0.05)。贝沙罗汀处理组sEPSCs与mEPSCs平均频率和平均幅度与对照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Aβ_(25-35)可作用于CA1区,导致海马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突触功能损伤,贝沙罗汀通过作用于突触前和突触后位点拮抗Aβ_(25-35)的损伤效应。
陈文博寇亚芬张引国赵景霞张玲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