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
1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肖可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俊杰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玉叶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郭振雄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松岩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1篇
液晶屏
1篇
凸性
1篇
图像
1篇
图像熵
1篇
K均值
机构
1篇
厦门大学
作者
1篇
陈松岩
1篇
郭振雄
1篇
刘畅
1篇
陈玉叶
1篇
何俊杰
1篇
肖可
传媒
1篇
液晶与显示
年份
1篇
2017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液晶屏线路中导电粒子压合的自动光学检测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线路检测中,常通过对线路中的导电薄膜粒子的计数和定位实现其导电性的自动检测。为了解决窄边框线路中粒子密度增大带来的粒子重叠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微分干涉成像和掩模法结合k均值聚类的算法,在分离出粒子的亮、暗部后,结合图像熵值和粒子的凸性准确分割出粒子。讨论了聚类簇选值的影响,通过不同粒子密度、不同粒子尺寸的样本检验本文算法,并与以往的梯度结合灰度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粒子密度较小的区域能达到92.6%的识别率,在粒子密度较大的区域也能达到86%的识别率,分别比梯度加灰度的方法提高了9.9%和42.7%。解决了粒子重叠的问题,并且对光场和成像效果有更好的鲁棒性。
陈玉叶
肖可
郭振雄
何俊杰
刘畅
陈松岩
关键词:
K均值
图像熵
凸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