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胶质
  • 5篇磁共振
  • 4篇肿瘤
  • 4篇胶质瘤
  • 3篇血管
  • 3篇影像
  • 3篇细胞
  • 2篇影像学
  • 2篇少突胶质细胞
  • 2篇突变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囊肿
  • 2篇网膜
  • 2篇网膜囊
  • 2篇细胞瘤
  • 2篇膜囊肿
  • 2篇囊肿
  • 2篇加权成像
  • 2篇胶质细胞

机构

  • 1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作者

  • 15篇郭伟
  • 11篇曹代荣
  • 6篇邢振
  • 6篇佘德君
  • 5篇张宇阳
  • 3篇蔡珊珊
  • 3篇王行富
  • 2篇刘雪咏
  • 2篇张声
  • 2篇吴喜跃
  • 2篇游鸿海
  • 2篇陈余朋
  • 2篇王峰
  • 2篇梅文忠
  • 2篇张元隆
  • 2篇林禹
  • 1篇林元相
  • 1篇林雪花
  • 1篇康德智
  • 1篇李国平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无对比剂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不同扫描方式的可重复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全心与靶容积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无对比剂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显示冠状动脉主干的可重复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2月至9月共58名受试者,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2次全心与靶容积无对比剂CMRA扫描。分析2次扫描的主观评分、血管-心肌相对信号比(VMR)、血管-脂肪相对信号比(VFR)和信噪比(SNR),并分割提取冠状动脉坐标。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法、Hausdorff距离(HD)和Dice系数(DSC)评价观察者间、观察者内和重复扫描一致性。结果全心和靶容积冠状动脉主干图像的主观评分、VMR和VFR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一致性均非常好(ICC>0.76,P均<0.001)。重复扫描除全心CMRA的RCA、LM、LCX的VFR一致性一般外(ICC分别为0.235、0.264、0.380,P均<0.05),余可重复性尚可(ICC均>0.49,P均<0.001)。Bland-Altman法显示全心和靶容积冠状动脉成像的VMR、VFR及SNR大部分位于95%一致性界限以内。全心CMRA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HD为1.79(1.35,3.25)、1.68(1.09,4.10),DSC为0.96±0.04、0.97±0.03;靶容积CMRA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HD为1.74(1.63,3.11)、1.74(1.63,1.98),DSC为0.91±0.10、0.95±0.05。靶容积CMRA冠状动脉主干原始图像总体的主观评分[3.86(3.68,4.00)和3.80(3.58,3.96)]、VMR[1.45(1.27,1.58)和1.22(1.13,1.41)]、VFR[7.36(6.44,8.60)和5.97(4.97,6.64)]均优于全心CMRA(P均<0.05);全心CMRA冠状动脉主干曲面重组总体主观评分优于靶容积CMRA[3.75(3.57,3.88)和3.63(3.44,3.71)](P<0.001)。结论全心与靶容积bSSFP无对比剂CMRA在受试者冠状动脉主干的显示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图像质量。二者各有优势、相互补充。
王峰庄少斌郭伟陈瑞权黄浩高兰梅朱赛洁曹代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7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与血管外皮瘤(HPC)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一致,2016 WHO CNS肿瘤分类将二者合为SFT/HPC,并分为3级。本文主要探讨CNS SFT/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等。方法收集71例CNS SFT和HPC进行回顾性研究和重新分级,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1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4例;年龄3~77岁,中位年龄48岁。WHO Ⅰ级12例(17%)、WHOⅡ级26例(37%)和WHOⅢ级33例(46%)。镜下可表现为经典的SFT表型、HPC表型或二者混合。免疫表型上,97%(69/71)的病例表达STAT6,其中96%(66/69)的病例弥漫强阳性;bcl-2、CD99及波形蛋白表达率均约为90%;CD34表达率随着肿瘤级别升高而降低,平均表达率为78%,10%(7/71)的病例不同程度表达SSTR2a,其中1例胞质强阳性;极少数病例局灶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CD57、S-100蛋白;Ki-67阳性指数1%~50%。34例随访8~130个月,其中12例复发(35%),2例(6%)发生肝转移。结论CNS SFT/HPC相对少见,不同级别之间临床病理和预后之间明显重叠或过渡。STAT6是目前诊断该肿瘤较为特异的标志物。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手段,Ⅱ级和Ⅲ级易复发及转移,最常转移部位为肝脏。
李晓玲付伟伟张声陈达阳陈余朋武杰刘雪咏李国平林生明罗胜蔡珊珊郭伟王行富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
高分辨MR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在评估大脑中动脉斑块特征与脑梗死发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应用高分辨MR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血管成像技术分析大脑中动脉(MCA)斑块特征,并探讨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MCA狭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 T1-SPACE平扫及增强检查、常规头颅MRI检查。根据影像表现分为梗死组(n=92)与非梗死组(n=95)。分析比较两组的MCA血管狭窄程度、重构模式、斑块位置及分布、斑块负荷、表面是否规则、出血和强化程度。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MCA血管狭窄程度、斑块负荷和斑块强化程度均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的斑块表面不规则、偏心性分布、管腔正性重构、斑块内出血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表面不规则(OR=5.71,P<0.001)、管腔正性重构(OR=3.36,P=0.005)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D-SPACE血管成像可以有效评估MCA狭窄患者动脉斑块特征和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佘德君吴艳秋张宇阳郭伟邢振曹代荣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中动脉斑块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多模态MRI表现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及强化特点等。结果 10例中,8例病变位于丘脑,1例位于下丘脑,1例位于延髓及颈髓;肿瘤最大径为(5.56±0.42)cm,瘤周水肿范围为(1.33±0.34)cm。T1WI病灶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内见散在小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3例肿瘤内见囊变,7例见坏死,7例见出血。增强后9例病变出现明显强化,其中5例为环形强化,3例为结节样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1例未见强化。9例可见不同程度脑积水。DWI显示8例病变不同程度扩散受限,相对平均ADC值为1.26±0.12;相对最小ADC值为1.12±0.12。5例接受DSC-PWI,3例病灶表现为高灌注,1例表现为等灌注,1例表现为低灌注;相对最大脑血容量为2.92±0.49。结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MRI表现多样,但符合高级别胶质瘤MRI表现,确诊需结合分子病理学结果。
郭伟邢振林禹王行富蔡珊珊曹代荣
关键词:扩散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
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
蓝艺婷康男男郭伟邢振曹代荣
对比以不同方法分割ROI后弥散张量成像重建咬肌结果
2024年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分割ROI后行弥散张量成像(DTI)重建咬肌结果的可重复性及其差异,以及不同咀嚼习惯侧别之间DTI重建咬肌结果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25名健康成人,分别基于单层ROI(ROI-1)、三层ROI(ROI-3)及肌肉整体即感兴趣容积(VOI)对咬肌行DTI重建,评估重建DTI结果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可重复性、组间差异、组间相关性及其与脂肪分数(FF)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咀嚼习惯侧别间咬肌DTI重建结果的差异。结果 基于ROI-1、ROI-3及VOI以DTI重建咬肌结果可重复性均高(ICC均>0.90)。不同ROI之间,所获纤维束数目(FTN)、纤维束平均长度(MFTL)、纤维束体积(FTV)、平均弥散系数(MD)、轴向弥散系数(AD)及径向弥散系数(R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0.05)。基于以上3种ROI所获DTI结果之间呈正相关(r=0.739~0.994,P均<0.05);其FTN、FTV、MD、RD均与FF呈负相关(r=-0.628~-0.284,P均<0.05)。以各ROI获取的非习惯咀嚼侧咬肌MFTL均短于平衡咀嚼咬肌(P均<0.05)。结论 以不同方法分割ROI所获DTI重建咬肌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及一定相关性,且可重复性高;3种方式均可用于显示非习惯咀嚼侧咬肌纤维束长度改变。
林香郭伟苏妍戴鸿鹏曹代荣
关键词:咬肌弥散张量成像可重复性
大脑胶质瘤术后早期MRI影像学表现及价值
郭伟佘德君刑振张宇阳黄宏杰曹代荣
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回顾性分析1例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女性患者,19岁。头晕、视物模糊20 d。MRI示右侧桥小脑区、第四脑室,及颅内、脊髓膜多发异常信号,强化明显。组织学呈低级别胶质瘤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示胶质神经元双向分化。分子遗传学提示染色体1p缺失,19q未缺失,KIAA1549-BRAF融合基因阳性。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是2016年WHO分类新增加的一种罕见的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暂无明确分级,应注意与少突胶质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等相鉴别。
蔡珊珊刘雪咏陈余朋宋芳玲任彩红郭伟张声王行富
关键词:低级别胶质瘤神经元肿瘤软脑膜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分子遗传学
基于高分辨率血管壁MRI的颈部及颅内动脉夹层临床危险因素和影像特征
2023年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血管壁MRI(VW-MRI)分析颈部动脉夹层(CAD)及颅内动脉夹层(IAD)的潜在临床危险因素及影像特征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1例颅颈部动脉夹层患者,其中CAD 58例、IAD 3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潜在临床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颈部按摩理疗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及VW-MRI特征(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前/后循环分布、单发/多发病灶、范围局限型/广泛型、内膜瓣、双腔征、壁间血肿、血管外管径扩张、MRA管腔形态分型)的差异。结果CAD和IAD组患者年龄[(42.2±11.4)岁比(47.2±8.8)岁,t=2.188]、高血压[11(19.0%)比15(45.5%),χ^(2)=7.232]、甘油三酯水平[1.12(0.81,1.51)mmol/L比1.41(1.06,1.83)mmol/L,Z=-2.7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W-MRI特征对比分析显示,CAD和IAD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50(86.2%)比21(63.6%),χ^(2)=6.249]、前/后循环分布[后循环16(28.1%)比32(97.0%),χ^(2)=39.863]、单发/多发病灶、范围局限型/广泛型(χ^(2)=21.638)及MRA管腔形态分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高分辨率VW-MRI分析显示CAD和IAD的潜在临床危险因素及MR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提示两者的潜在发病机制及病变特征可能存在不同。
林雪花佘德君郭伟王峰邢振苏妍曹代荣
关键词:血管疾病卒中
瘤周水肿区磁共振影像学特征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预后价值
郭伟刑振佘德君张宇阳杨丽彬曹代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