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涛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3篇盆地
  • 2篇砂体
  • 2篇输导
  • 2篇输导通道
  • 2篇渤海湾盆地
  • 1篇单砂体
  • 1篇地层
  • 1篇调驱
  • 1篇东营组
  • 1篇断面
  • 1篇断陷
  • 1篇断陷盆地
  • 1篇油气
  • 1篇致密砂岩
  • 1篇弱凝胶
  • 1篇弱凝胶调驱
  • 1篇砂体成因
  • 1篇砂岩
  • 1篇沙河街组

机构

  • 8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8篇于海涛
  • 5篇孙雨
  • 4篇闫百泉
  • 3篇姜文亚
  • 2篇刘海涛
  • 2篇邓明
  • 1篇卢祥国
  • 1篇张继伟
  • 1篇杨光达
  • 1篇张雁
  • 1篇袁苗
  • 1篇谢坤
  • 1篇马世忠
  • 1篇王建伟
  • 1篇杨洋
  • 1篇刘海涛
  • 1篇王昭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能源与环保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断陷盆地多类型斜坡形成与油气差异富集规律——以渤海湾盆地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断陷盆地受裂陷期分割作用,发育多类型斜坡,不同类型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不同。本文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为例,基于“构造-砂体-成藏”研究主线,分析不同类型斜坡成因机制、结构及分布特征,构建不同类型斜坡源-汇体系及控砂模式,明确不同类型斜坡油气差异成藏与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基底沉降和断裂活动的差异性,将渤海湾盆地斜坡划分为沉降型、构造型及反转型三大类共六亚类。受不同斜坡所处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特征影响,西部主要以沉降型与反转型斜坡为主,中部以沉降型与构造型为主,东部以构造型与反转型斜坡为主。不同类型斜坡的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及控砂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共建立“侵蚀、调节沟槽输砂,水系-地貌控砂”、“侵蚀、断控沟槽输砂,地貌控砂,挠曲坡-坪体系控砂”、“侵蚀、调节沟槽输砂,断裂坡-折体系控砂”、“陡坡调节沟槽输砂,物源-地貌控砂”五种控砂机制及六种砂体分布模式。沉降型斜坡输导体系主体为砂层输导或砂层-断裂短距离中长距离复合输导,多形成岩性油气藏、岩性-构造油气藏;构造型斜坡主体为砂层-断裂中长距离复合输导多形成岩性-构造油气藏;反转型斜坡主体为砂层输导或砂层-断裂短距离或中长距离复合输导,多为岩性油气藏或断块油气藏。
刘海涛于海涛孙雨姜文亚杨光达王名巍王建伟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斜坡
杏六区东部单砂体级沉积微相精细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油田主力产层经过多年开采进入特高含水开采时期之后,对地下油气藏的研究精细程度和认识水平在剩余油的精准预测并高效挖潜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同一沉积时间单元内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和单砂体空间展布特征进行精细研究,为油田后期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对大庆油田杏六区东部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3小层9个重点沉积时间单元530口开发井储层岩石类型、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不仅掌握了储层发育的岩相特征,而且明确了当时的沉积环境。在沉积时间单元进行精细化分并统层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沉积微相模式,明确了各单元沉积微相在平面上及单砂体在空间上的发育规律。
杨洋闫百泉包雄峰向尧于海涛张继伟
关键词:单砂体沉积微相大庆油田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表征方法与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为了系统表征断-砂复合输导体系的分布特征,准确刻画复合输导体系的优势输导通道,采用断层泥比率法量化表征断层的输导能力,确定油气成藏期输导断层及侧向输导部位;采用连通概率法量化表征砂岩输导层的输导能力,确定砂岩输导层的优势输导通道;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刻画断层面空间分布,结合断层面埋深确定油源断层的凸面脊;基于古地貌恢复结果,确定构造脊的分布特征。提出将输导断层、砂岩输导层、油源断层断面脊及构造脊四相耦合,实现对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歧南斜坡区沙一段主要发育2种复合输导体系配置类型,一种为南大港断层(油源断层)断面脊-砂岩输导层-输导断层-构造脊,另一种为砂岩输导层-构造脊-断层。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油藏分布位置及各井含油气显示情况与断-砂复合输导体系中优势输导通道的表征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是适用且有效的。
于海涛孙雨孙同文姜文亚刘海涛闫百泉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沙河街组砂岩输导层分布特征及控藏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为重点解剖区,探究沙河街组各砂岩输导层平面分布特征、垂向分布差异性、主控因素及控藏意义。基于连通概率与砂地比(砂岩厚度/地层厚度)模型,定量刻画研究区沙河街组沙一上亚段、沙一中亚段、沙一下亚段、沙二段及沙三2亚段等主要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特征,并利用油气显示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砂岩输导层的优势输导通道主控因素及控藏意义。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亚相控制了研究区砂岩输导层的优势输导通道,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坝砂体为优势输导砂体类型,砂体连续性的差异性引起不同层位连通程度的差异性,砂体分布的不均一性引起优势输导通道分布的差异性。通过砂岩输导层的刻画,可以预测平面上油气富集的可能范围,从而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
于海涛孙雨刘海涛袁苗姜文亚闫百泉
关键词:歧口凹陷沙河街组
Cr^(3+)聚合物弱凝胶调驱剖面变化规律及改善方法
2022年
采用分子内交联为主的Cr^(3+)聚合物弱凝胶,通过“分注分采”岩心驱替实验研究调驱剂段塞尺寸、岩石渗透率和原油黏度对储层吸液剖面和产液剖面的影响。针对渤海油田LD10-1区块渐新统东营组进行了“堵/调/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调驱剂段塞尺寸对注采两端液流转向和剖面返转时机没有影响,但超过0.3 PV后单位体积段塞尺寸Cr^(3+)聚合物弱凝胶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幅减小,随储层渗透率级差和原油黏度增大,注采两端液流转向时机延后,剖面返转时机提前;(2)“有机/无机”复合凝胶体系封堵高渗透率层、聚合物微球调控微观非均质性和稠油流度改善剂提高驱油效率等3种措施同时实施,可提高聚合物弱凝胶调驱后的采收率;(3)“堵/调/驱”组合提高采收率机理为: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扩大非均质储层宏观波及体积、聚合物微球在变径孔隙或喉道处发生桥堵实现微观液流转向、高效驱油剂可进入未波及孔喉区域发挥降黏原油、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高效驱替等3种作用。
谢坤苏程刘长龙梅杰于海涛何欣卢祥国
关键词:东营组渐新统渤海油田
河北省迁安市滦河砾质辫状河段沉积特征
滦河起源于中国冀北山区的沽源县、围场县一带,由北西流向东南,流经河北省的迁西县—迁安市—滦县—乐亭县等地区,至乐亭县以东注入渤海。滦河出迁西县进入迁安盆地,在迁安市地区发育典型的砾石质辫状河沉积。利用大量的滦河现代沉积探...
孙雨邓明闫百泉王昭向尧于海涛
文献传递
基于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的砂体连通性量化表征--以渤海海域X油田明化镇组下段地层为例
于海涛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为例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阐明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致密砂岩为例,综合采用覆压孔渗测试、X衍射分析、恒速压汞测试及岩样显微观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常规条件下和覆压条件下储层物性特征及孔、渗关系,分析了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的控制因素,认为普遍致密背景下存在部分物性较好的"甜点"储层是致密砂岩储层的典型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和孔喉结构特征是储层物性差异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度和渗透率在覆压条件与常规条件下的测量结果都近似呈线性变化关系,覆压条件下孔隙度损失比例约为5%,渗透率损失比例约为26%.常规条件下,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分布范围为1.1%~13.5%,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1~16.00mD,孔渗关系表现为"分段"特征.考虑到不同地区砂岩的致密化成因、"甜点"储层发育程度及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等因素,建议将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上限定义为:90%样品的常规渗透率值小于1.00mD,并确定泉四段致密砂岩"甜点"储层的物性下限为:常规孔隙度值为7.5%,常规渗透率值为0.2mD.泉四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差异性是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响应,强压实和多成分胶结是储层普遍致密的主控因素,沉积微相类型和不均衡溶解是储层物性差异的主控因素,孔喉结构特征是渗透性好坏的关键影响因素.
孙雨于海涛马世忠邓明向尧张雁
关键词:致密砂岩物性特征泉四段松辽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