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宁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退变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退变
  • 2篇细胞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蛋白检测
  • 1篇蛋白聚糖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型胶原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水平
  • 1篇早期宫颈癌
  • 1篇增殖
  • 1篇针刺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机构

  • 5篇绍兴市中医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绍兴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王宁
  • 4篇侯明生
  • 2篇夏炳江
  • 2篇胡松峰
  • 1篇张磊
  • 1篇魏建国
  • 1篇梁文清
  • 1篇许春伟
  • 1篇张磊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五福饮对大鼠退变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五福饮对大鼠退变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五福饮组各16只,模型组及五福饮组大鼠应用细针纤维环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椎间盘内注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及五福饮灌胃治疗8周。采用Micro-CT检测脊柱退变情况,HE染色观察椎间盘退变特征,RT-PCR检测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椎间盘出现明显退变特征,表明造模成功。灌服五福饮8周后,大鼠造模椎间隙相对高度及组织学退变均有改善。五福饮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mRNA表达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五福饮可防治椎间盘退变,提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夏炳江侯明生张磊胡松峰王宁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实验
纤维环穿刺结合TNF-α注射构建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X线透视下纤维环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椎间盘内注射构建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3月龄清洁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各32只。C组大鼠在X线透视辅助下,利用0.6 mm穿刺针穿刺尾椎5~6椎间隙(Co5/6),穿刺成功后,以微量注射器向椎间盘内注入TNF-α(10 ng/μL)25μL。B组大鼠在椎间盘穿刺成功后注入25μL生理盐水,A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采用50%机械性撤足阈值、椎间隙相对高度、椎间盘组织学改变及椎间盘聚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评价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造模后,C组大鼠50%机械性撤足阈值明显降低,椎间隙相对高度逐渐下降,HE染色显示椎间盘出现明显退变表现,椎间盘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下降,表明模型构建成功,与B组大鼠相比,C组大鼠诱发的椎间盘退变过程出现更早,进展更快,程度更重。结论 X线透视下纤维环穿刺结合TNF-α椎间盘内注射是一种可行的建立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方法,其所诱发的椎间盘退变过程出现更早,进展更快,程度更重。
夏炳江张磊胡松峰王宁侯明生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TNF-Α动物模型针刺
siRNA沉默Msi1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siRNA沉默Msi1基因表达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针对Msi1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siRNA,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实验分Msi1 siRNA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及阴性对照组;通过RT-PCR法检测Msi1基因在m RNA水平的表达;分别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试验、群体倍增时间及平皿克隆实验分析干扰Msi1基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干扰Msi1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干扰Msi1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Msi1 siRNA能有效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Msi1基因的表达;Msi1 siRNA转染Hela细胞24、48、72h后,与其他各组比较,Msi1 siRNA组Hela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减缓(均P<0.05)。空白对照组Hela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0.18±0.01)h,而干扰Msi1基因处理后的Hela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延长至(35.68±0.04)h(P<0.05);同时平皿克隆实验结果发现,Msi1 siRNA处理后的Hela细胞与其他各组相比,Hela细胞生长明显减慢(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显示处理后的Hela细胞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沉默Msi1基因表达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有负性调节作用。
赵芳许春伟魏建国梁文清吴芬英王宁
关键词:宫颈癌SIRNA增殖
HR-HPV E6/E7 mRNA与HPVL1蛋白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HR-HPV E6/E7 mRNA和HPVL1蛋白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本院150例患者资料,按宫颈病变程度分为低级别组(n=69)、高级别组(n=29)、宫颈癌组(n=9)和正常组(n=43)四组,同时检测患者HR-HPV E6/E7 mRNA和HPVL1蛋白表达情况,观察两者的相关性,并比较多种筛查方案的优越性。结果低级别组(81.16%)、高级别组(86.21%)、宫颈癌组(100.00%)HR-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11.63%),且HR-HPV E6/E7 mRNA阳性率随着病变的级别升高而递增,呈显著正相关(r=0.736,P<0.05)。同时,低级别组(36.23%)、高级别组(31.03%)、宫颈癌组(11.11%)HPVL1蛋白阳性率均低于正常组(74.42%),发现HPVL1蛋白阳性率随着病变级别升高而递减,呈显著负相关(r=-0.521,P<0.05)。统计并分析液基细胞学、HR-HPV E6/E7 mRNA、HPVL1蛋白检测方法及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发现联合检测特异度最高(93.02%),且敏感度较高(74.76%)。结论HR-HPV E6/E7 mRNA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措施之一,HPVL1蛋白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有重要意义。比较HR-HPV E6/E7 mRNA和HPVL1蛋白检测结果在宫颈癌筛查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避免过度治疗。
沈晓斌王宁侯明生詹莹
CD3^+、CD4^+、CD8^+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血小板(PLT)和CD3^+、CD4^+、CD8^+淋巴细胞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绍兴市中医院收治的85例女性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同期选取30例体检健康女性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PLT和CD3^+、CD4^+、CD8^+淋巴细胞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外周血PLT和CD3^+、CD4^+、CD8^+淋巴细胞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LT与CD3^+、CD4^+、CD8^+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外周血PLT[(247.80±66.85)×109/L]和CD8^+[(30.85±4.99)%]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上升,CD3^+[(56.70±6.93)%]、CD4^+[(24.64±4.84)%]的水平较对照组[PLT:(118.97±16.35)×109/L、CD8^+:(23.05±3.14)%、CD3^+:(65.77±7.35)%、CD4^+:(31.90±3.25)%]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7.37、6.07、7.62、8.01,均P<0.01)。病例组患者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之间PLT和CD4^+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60、0.22、0.36、0.51、0.39、0.27,均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外周血PLT水平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t=6.10,P<0.01)。病例组患者不同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外周血CD3^+和CD8^+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94、0.48、0.76、0.51、0.57、0.38、0.15、0.59,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LT与CD4^+的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r=-0.52,P<0.01),而与CD3^+、CD8^+水平并无显著关系(r值分别为-0.11、0.09,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PLT和CD8^+高水平、CD3^+和CD4^+低水平的特点,PLT与CD4^+的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且PLT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关系。
侯明生王宁詹莹沈晓斌罗玲玲
关键词:乳腺癌血小板淋巴细胞临床病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