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达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续断总皂苷调节miR-19a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SOX9/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川续断总皂苷调节miR-19a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SOX9/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30 mg·kg-1)、川续断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地塞米松组、川续断总皂苷各剂量组于造模成功第1天开始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灌胃体积1.0 ml/100g),持续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进行大鼠关节炎症积分评分,测定机械痛阈(PWT)及热刺激潜伏期(PWTL),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测定膝关节软骨细胞miR-19a基因及SOX9、NF-κB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WTL、PWT评分、miR-19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关节炎症积分、SOX9、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川续断总皂苷各剂量组PWTL、PWT评分、miR-19a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关节炎症积分、SOX9、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川续断总皂苷组给药剂量与各指标变化呈正相关(P<0.05);川续断总皂苷组低、中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关节软骨结构完整,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软骨层明显增厚,软骨细胞疏松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软骨成纤维细胞增生;地塞米松组及川续断总皂苷高剂量组关节软骨结构较为完整,纤维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及软骨细胞坏死均减少;川续断总皂苷低、中剂量组具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但软骨结构疏松紊乱,剂量依赖效应明显。结论:川续断总皂苷能明显减轻骨关节炎软骨损伤,减轻骨关节炎软骨炎症反应;其机制与川续断总皂苷可上调miR-19a的表达进而激活SOX9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NF-κB mRNA和蛋�
- 陈伟达石玮杨继国陈腾
-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组织局部供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2016年9月医院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感染患者的71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清创术处理后,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方法,而研究组患者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术作为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抗感染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局部供血情况比较分析,并观察在治疗1天、5天、10天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病例,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治疗时间为(11.46±1.85)d、住院时间为(50.53±4.31)d、换药次数(1.79±0.58)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64±1.12)d、创口愈合时间(30.42±2.76)d,均明显少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局部平均血流量(46.81±9.45)mV,明显高于常规组的平均血流量(23.96±5.73)mV;疼痛程度按照SF-MPQ疼痛评分法,研究组患者在1天(5.08±0.73)分、5天(3.97±1.06)分、10天(1.23±0.89)分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常规组,以上数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并创面感染患者时,具有更确切的疗效,能够缩短治疗和抗感染时间,加速创口愈合,对于感染的控制和临床治疗效果比传统换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 石玮陈伟达朱强潘小平杨继国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感染
- 鼻内镜辅助下腕管综合征的微创治疗及在基层医院推广
- 目的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疾病如有进展、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应及时手术治疗。
- 石玮陈伟达潘小平杨继国陈腾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鼻内镜
- 带螺纹克氏针在末节骨折中的应用
- 目的:探究带螺纹克氏针在末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病人本组共51例,男41例,女11例;均使用直径1.2mm带螺纹克氏针固定骨折.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复查X线提示骨折愈合后予以直...
- 石玮王刚金国军陈伟达朱强杨继国王敏
- 关键词:带螺纹克氏针
- Bosworth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 2021年
- 目的探讨Bosworth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20-04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例Bosworth骨折,取腓骨后外侧入路,显露外踝骨折端,直视下撬拨、牵引复位外踝骨折端,将腓骨远端钢板固定于腓骨外侧。3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予以单枚下胫腓螺钉经3层骨皮质固定下胫腓联合。2例合并后踝骨折及内踝骨折,考虑后踝骨折块较大,予以支撑钢板固定后踝,然后用2枚直径为4.5 mm的空心钉固定内踝骨折。结果5例均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时间分别为3、13、14、14、1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内固定失效、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平均12(10~16)周可完全负重行走,负重行走时踝关节无疼痛不适。3例下胫腓螺钉于术后12周拆除。术后X线片显示踝关节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8、8.5、9、10、12周,平均9.5周。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83、84、88、90、92分,平均87.4分。结论 Bosworth骨折是一种较难复位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如果漏诊将导致预后不良。在软组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Bosworth骨折需尽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何龙李祥陈伟达潘寒松徐红野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脱位切开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