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智 作品数:7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二羟基丙酮还原糖属性的实验确认 被引量:3 2021年 糖类的化学本质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是它们的聚合物或衍生物。还原糖一般是指能使弱氧化剂还原的糖类,例如,葡萄糖和果糖,而蔗糖、糖原和淀粉等则是非还原糖。二羟基丙酮是结构最简单的酮糖,但许多网站、论坛和部分文献提及二羟基丙酮属于非还原糖,对于它的还原糖属性,出现了一些争议。基于此,通过斐林反应实验,确认了二羟基丙酮是还原糖,同时提出了以此为基础升级生化教学实验的方案,供授课教师选用。 段双庚 卢彦 李俊 丁智 杨荣武关键词:二羟基丙酮 还原糖 教学实验 微针透皮递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18年 微针透皮给药系统是指利用微针穿刺皮肤角质层形成微小孔道,无痛或微痛地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一种给药策略。微针给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透皮给药方式,与单独使用透皮制剂相比,可以显著提高药物透皮吸收的效率,扩大经皮递药适用的药品种类,促进水溶性药物的透皮吸收和提高大分子药物透皮的能力,使药物在体内更好地发挥作用。微针技术在透皮给药领域发展迅速,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微针技术应用于透皮递药方面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将微针技术在透皮递药领域的最新进展呈现给读者。 鲁洋 程祝强 金毅 丁智关键词:微针 疫苗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构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研究进展 2022年 以纳米材料为平台发展起来的诊疗一体化技术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其在疾病诊疗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随着纳米医学的迅速发展,磁性纳米颗粒(MNPs)的合成工艺不断成熟。MNPs具有表面易于进行化学修饰、形状和粒径可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及磁学性能优良等优点,使其在疾病诊断、药物靶向递送、医学成像、热疗和放射治疗等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也使其成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优质材料。综述了MNPs在磁导向递药、磁热疗和多模式成像这3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作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优势,并对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赵钧淇 刘阳 丁智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 药物靶向 2016生物技术与健康国际论坛 2017年 由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主办的2016生物技术与健康国际论坛(201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Biotechnology& Health,ISBH)于2016年6月12—14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科研院所和协会协办。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建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CarolGross教授. 丁智关键词:医药生物技术 健康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演示与互动”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021年 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但正是其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水平的特点让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甚至无助,这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必须想尽一切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笔者在多年的生化教学实践中,一直尝试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有一招就是进行"演示和互动"。本文结合一些代表性的实例,介绍这些"演示和互动"活动是如何促进生化教学的。希望这些例子可以被同行们直接借用,用于生化教学,以共同提高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水平,最终让学生受益。 丁智 卢彦 杨荣武关键词:互动 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 学会用生化逻辑去理解和诠释代谢生物化学 被引量:1 2021年 生物化学包括结构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代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其中代谢生化是最富有挑战性的部分。不论教师还是学生,教好或者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都不容易。据我所知,不少老师在讲代谢的时候,就是按照PPT上的内容,走马观花地把每一步反应念出来。试想这样的代谢生化课谁会喜欢?笔者在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将生化逻辑引入这一部分的教和学,一方面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以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为例,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生化逻辑,希望对同行们的代谢生化教学有所帮助。 卢彦 丁智 杨荣武关键词: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以SARS-CoV-2为中心的PBL方案在线上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0年 "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教学的信息量大、难度高。教师们一直在努力探讨和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目前,在疫情影响下,理论课程转入线上教学,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生物化学的本质是在分子层面上描述生命活动,因此,我们选用SARS-CoV-2这一相对简单的生命形式为线索,按照"结构生物化学"的教学进展,从蛋白质、核酸到酶、受体再到疫苗和药物发展步步推进,设计并践行了五步走的PBL(practice-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案,并把教学的效果分享出来,与教学同行一起探讨和提高。 丁智 杨荣武关键词:PBL 线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