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彦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肠道菌群从脾胃论治痛风
- 2024年
- 基于痛风、脾胃、肠道菌群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出发,探讨从脾胃论治痛风。脾胃与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相通,脾胃纳运和升清降浊的功能,与肠道菌群积极参与食物的消化,并通过门静脉和体循环吸收营养,参与宿主的生命活动相似。肠道菌群失调,营养物质代谢吸收障碍,有害产物增加,从而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脾胃失运,生化无源。此研究旨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为靶点,探讨从脾胃论治痛风的作用机制,为痛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杨宁许超许超许超杨文彦徐然王婧
- 关键词:痛风肠道菌群脾胃
- 甲氨喋呤联合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活动期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25羟维生素D[25(OH)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关节超声中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滑膜血流分级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VAS、DAS28、SDAI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SR、CRP、RF、IL-6、TNF-α水平均降低,25(OH) D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超声中关节积液、滑膜血流及滑膜增生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关节病变,疗效优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杨宁张芳张芳张芳许超许超王婧
- 关键词:加味活络效灵丹甲氨喋呤类风湿关节炎
- 青风藤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白介素-21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观察青风藤汤联合甲氨蝶呤(MTX)对初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白介素-21(IL-21)及病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72例初诊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MTX,10 mg/周;塞来昔布0.2 g,每日2次口服治疗,根据临床症状逐渐减停塞来昔布。观察组加青风藤汤口服。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并计算患者28个关节病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治疗前及治疗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fh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1、抗环瓜氨酸(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时ESR及DAS28均有降低(P<0.01)。治疗12周时,观察组DAS28较对照组同期更低(P<0.01)。治疗前及治疗12周两组患者抗CCP抗体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人群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Tfh/CD_4^+ T细胞比例、IL-2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Tfh/CD_4^+ T细胞比例、IL-2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青风藤汤联合MTX可降低RA患者的Tfh及IL-21水平,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许超张芳吴倩杨宁杨文彦耿洁钱先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滤泡辅助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