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颖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马氏珠母贝PmLec-8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Lec-8(C-type lectin 8)属于C-型凝集素超家族,在机体抵抗微生物的感染过程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出了PmLec-8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且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PmLec-8基因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Lec-8基因序列全长737 bp,其中5′UTR长为36 bp,3′UTR长为113 bp,开放阅读框(ORF)为588 bp,编码195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约为22.90 ku,等电点为5.17;PmLec-8具在一个糖类识别结构域(Carbonhydrate-recognition domain,CRD),符合典型的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家族特征;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物种间Lec-8的同源性较低,4个半胱氨基酸残基高度保守;qRT-PCR数据分析表明,PmLec-8在马氏珠母贝肝胰腺、性腺、闭壳肌、鳃、血细胞和外套膜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 吴羽媛郭志颖梁海鹰王庆恒邓岳文杜晓东
- 马氏珠母贝TLR6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探究TLR6(Toll like receptor 6)在马氏珠母贝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实验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马氏珠母贝TLR6基因(Pm-TLR6)c DNA全长序列,并且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了Pm-TLR6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哈维氏弧菌刺激后和植核移植后血淋巴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TLR6c DNA全长2295 bp,其中5′非编码区(UTR)长94 bp,3′UTR长89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112 bp,编码703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物种间TLR6具有较高的保守性;PmTLR6具有跨膜域、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RRs)和TIR域,符合TLRs家族特征。q RTPCR数据分析表明,Pm-TLR6在马氏珠母贝肝胰脏、血细胞、鳃、性腺、闭壳肌、外套膜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脏中表达量最高;哈维氏弧菌刺激后,Pm-TLR6在2 h表达上调,约为对照组(0 h)的9倍,随后的6 h恢复至正常水平,直至16 h表达水平开始回升并于24 h达到最大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9.4倍,具有显著性差异;植核移植实验结果显示PmTLR6在植核后5和10 d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15和20 d表达量出现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最后于30 d达到最大值,约为空白对照组(0 d)的5倍,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Pm-TLR6可能在马氏珠母贝免疫防御反应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 吴羽媛郭志颖梁海鹰林丽旋郝瑞娟郝瑞娟
-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基因克隆
-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SRs)作为一类先天性免疫受体,在宿主固有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首次从马氏珠母贝c DNA文库中克隆出一个新型的马氏珠母贝SR基因全长序列(pmSR),并且运用qRT-PCR技术检测了pmSR基因在马氏珠母贝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哈维氏弧菌刺激后在血淋巴中的时序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SR基因序列全长为954 bp,5'UTR长为107 bp,3'UTR长为169 bp,开放阅读框为678 bp,其编码225个氨基酸;PmSR氨基酸序列含有α卷曲螺旋结构和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的SRCR域(scavenger receptor cystein rich domain),具有A型SRCR结构域的典型特征。SRCR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多序列比对显示Pm SR的SRCR结构域与老鼠和斑马鱼MARCO(macrop Hage receptor with collagenous structure,MARCO)SRCR相似度最高,分别为44%和43%;且蛋白质聚类分析表明PmSR与SR-AI(class A scavenger receptor I,SR-AI)同源性最高。qRT-PCR结果显示,PmSR基因在马氏珠母贝闭壳肌、肝胰腺、血细胞、外套膜、性腺、鳃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表达量最高;哈维式弧菌(Vibrio harveyi)刺激后,血淋巴中PmSR基因表达量在0-8 h逐渐上升,并于8 h达到最大表达量,约为对照组(0 h)的4.2倍,表达量随后下降,直至16 h后,其表达量再次出现显著性上升,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贝类免疫防御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 吴羽媛郭志颖梁海鹰肖梓阳雷倩楠杜晓东
-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清道夫受体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