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亮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地经
  • 2篇土地经济
  • 2篇耕地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效应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环境
  • 1篇协调度
  • 1篇经济社会
  • 1篇经济社会发展
  • 1篇环境效率
  • 1篇环境效应
  • 1篇建设用地
  • 1篇耕地管理
  • 1篇耕地流转
  • 1篇分析评价
  • 1篇LMDI
  • 1篇城市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4篇马贤磊
  • 4篇唐亮
  • 1篇曾巍
  • 1篇刘军芳
  • 1篇许实

传媒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土地二调不稳定耕地调查评价成果及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国土资源部于2014年启动了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查清二次调查中位于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控制范围内和受土地沙化荒漠化等因素影响的"不稳定耕地"并实现落地上图。本文从调查评价对象、作业模式、程序与方法、质量保障等方面介绍了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评价的技术特点,结合调查数据成果详细分析了全国"不稳定耕地"的规模、类型、质量等级、利用状况等基本特征及区域分异,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本次调查成果的应用前景。
许实赵爱栋吴一恒曾巍唐亮马贤磊
关键词:耕地管理分析评价
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与经济社会水平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城市发展阶段的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目的:城市建设用地消耗与城市经济社会水平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全国277个地级城市为例,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间的协调规律。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GPCA)、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并且建设用地消耗强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的协调度总体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在严重失调、濒临失调型城市数量的显著减少和良好协调型城市数量的显著增加;(2)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建设用地消耗强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消耗间的协调水平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其他类型城市依次下降的趋势。研究结论:在土地利用政策改革方面,应该在充分认识城市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以此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的协调发展。
唐亮刘军芳马贤磊
关键词:土地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
耕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改善了农业环境吗?——基于耕地利用行为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检验被引量:29
2019年
研究目的:基于2007—2016年26省农业生产数据,测算“面源污染”和“碳排放”两类非期望产出下的农业环境效率,构建“耕地流转—利用规模—利用方式与利用强度—农业环境效率”的传导路径并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耕地流转并未显著提高农业环境效率,但耕地利用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2)耕地流转有助于扩大耕地利用规模,进而在样本中对农业环境效率呈现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流转对农业环境效率也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正负效应基本抵消;(3)耕地利用规模主要通过改变化肥和机械投入强度进而负向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研究结论:农业环境效率受耕地流转、利用规模、利用方式和强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明显的传导路径,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环境效率,在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政策时,要注意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力和地理环境,避免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同时鼓励规模经营主体引进农业绿色环保技术,注重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
马贤磊车序超李娜唐亮
关键词:土地经济耕地流转
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MDI分解模型被引量:11
2018年
城镇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货币价值视角,采用替代成本法、防治成本法测度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并使用LMDI分解方法检验城镇土地规模、人口密度、经济水平、能源利用效率等因素对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9—2014年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总量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单位面积城镇土地的生态环境效应呈小幅上升规律,并且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最低。(2)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城镇土地规模扩张是导致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降低的主要因素,前者体现为"代价性损失",后者为"过度性损失";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导致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提升的最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下降也小幅提升了这些区域的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为此,从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城镇化健康发展视角,建议严格限制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能源利用工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用地和非生态用地比例。
马贤磊唐亮孙萌丽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应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