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内蒙古鄂托克旗鼠疫防控示范区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024年
- 目的构建鼠疫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示范区鼠疫防控效果,进一步加强鼠疫防控体系建设。方法于2023年6—8月选择20名从事鼠疫防控与研究工作并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利用德尔菲法(Delphi)构建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采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采用专家权威系数(Cr)反映专家权威性,采用变异系数(CV)和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反映专家咨询的协调性。使用SPSS 25.0和yaahp 1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积极程度高。3轮Cr均>0.7,专家权威程度较高。第3轮变异系数(CV)<0.25,第3轮指标的Kendall's W较第1、2轮递增,且接近0.4(P值均<0.01)。指标体系最终确定3个1级指标(事前准备能力、事中处理能力、事后恢复能力,所占权重分别为33.33%、33.34%、33.33%),10个2级指标(其中总结分析能力与损失修复能力的权重最高,为16.67%;其次是监测预警能力为15.68%)和58个3级指标(其中网络直报率与专业人员负责鼠疫资料的权重最高,为4.76%;其次是鼠疫监测数据库、预警平台,分别为3.62%、3.10%)。结论鼠疫防控示范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可靠性,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评价示范区鼠疫防控效果,有利于建设更加完善的防控体系,并对于其他地区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 张倩白钢王琪刘春芳武少卿王筱婉刘丹孙雪松乔婷鞠康宁铄安馨远李伟刘铮然
- 关键词:鼠疫示范区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 包虫病及其诊断技术概述被引量:9
- 2017年
- 包虫病(hydatidosis)又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由棘球属(Echinococcus)绦虫的幼虫—棘球蚴(Echinococcus orhydatidcyst)寄生于人兽体内引起的一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已确认的棘球属绦虫有5种,即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Eg)、多房棘球绦虫(E.
- 李伟高金亮
- 关键词:包虫病免疫学诊断
- 基于线粒体COI、NDI和12S rRNA基因序列的包虫病标本的分子分类学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克隆一例临床包虫病标本的线粒体基因COI、ND1和12S rRNA的基因序列,在基因水平上对包虫病病原体进行诊断,分析棘球绦虫线粒体基因序列差异。方法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棘球绦虫线粒体基因COI、NDI和12S rRNA的序列信息分别设计3对引物,扩增临床包虫病标本的COI、NDI和12S rRNA基因,并进行测序。对所克隆的目的基因序列进行BLAST分析并与Gen Bank中已收录的部分棘球绦虫的COI、NDI和12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并制做系统发生树。结果从包虫囊液DNA中成功克隆了长度分别为528 bp、1 001 bp和246 bp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基因片段为多房棘球绦虫的COI、NDI和12S rRNA基因。其中基因COI和NDI可以用于棘球绦虫的种间分类,而基因片段12S rRNA不能用于棘球绦虫的种间分类。结论从基因水平上确诊了此例包虫病患者的病原体为多房棘球蚴。
- 李伟高金亮王洪波
- 关键词: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线粒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