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志强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土建
  • 2篇装配式
  • 2篇沥青
  • 2篇混凝土
  • 2篇混凝土建筑
  • 2篇活化胶粉
  • 2篇建筑
  • 2篇胶粉
  • 2篇复合改性
  • 2篇复合改性沥青
  • 2篇改性沥青
  • 1篇丁苯
  • 1篇丁苯橡胶
  • 1篇定额
  • 1篇预制
  • 1篇预制构件
  • 1篇质量管理
  • 1篇装配式混凝土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机构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潘志强
  • 2篇何东坡
  • 1篇杜文鑫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山西建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构件生产定额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结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构件的实际情况,从柱、梁、板等方面,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关键构件生产消耗定额,并将柱、板、墙的人工、材料消耗定额的结果展现出来。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构件生产定额的研究,为近年来国家和行业重点推动建造方式的改革尽绵薄之力。
肖卓琳潘志强邓前前沈艳鑫何万龙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消耗定额预制构件
胶粉加工参数对活化胶粉/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研究胶粉加工参数对活化胶粉/丁苯橡胶(SBR)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得到胶粉的最佳加工参数,采用废食用油来活化胶粉,选取不同掺配比例(胶粉质量∶废食用油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制备活化胶粉,复配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沥青常规性能试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对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黏度、存储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粉加工参数对复合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影响显著;胶粉的最佳加工参数建议为掺配比例1∶1、加热温度160℃、加热时间90min;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90^(#)基质沥青相比提升显著且优于SBR、活化胶粉改性沥青。
何东坡潘志强王宏光
关键词:活化胶粉丁苯橡胶沥青性能
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优化活化胶粉/SBR复合改性沥青掺量研究被引量:11
2022年
为提升沥青的综合性能,采用废食用油对废胶粉进行活化处理,复配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分别对不同掺量废食用油、废胶粉、SBR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三大指标和135℃旋转黏度性能测试,利用灰关联分析对沥青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关联度的响应面数学模型,得出各改性剂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选用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可以很好地对沥青改性剂的掺量进行优化;当废食用油掺量为10%、废胶粉掺量为10%、SBR掺量为5%时,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综合性能最优,且关联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仅为2.45%,拟合程度较高。
何东坡潘志强王宏光杜文鑫
关键词:活化胶粉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复合改性沥青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被引量:2
2017年
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从施工角度出发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调查,找到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根据项目质量管理的需求和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项目应重点把控的各项指标,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指出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运用此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充分证明该管理体系是切实可行的。
肖卓琳潘志强张伊博
关键词:质量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