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111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人为干扰对碧峰峡山矾次生林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基于对碧峰峡山矾(Symplocos sumuntia)次生林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总计288个样方的调查,采用Levins、Hurlb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及Sφrensen相似性系数对山矾次生林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各层次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及群落物种相似度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碧峰峡山矾次生林不同干扰程度下,各层次主要种群对生境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相对地位的变化,明确物种的生态适应性,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山矾在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均占据较宽生态位,适应环境和利用资源的能力较强,是次生林群落的建群种;随干扰强度增加,乔木层中山茶科(Theaceae)植物生态位宽度增大,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生态位宽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灌木层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在重度干扰下生态位宽度减小,光枝楠(Phoebe neuranthoides)生态位宽度则增加,其他大多数植物在中度干扰下生态位宽度最小;草本层中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在重度干扰下生态位变宽,其适应范围扩大。(2)乔木层中山矾和冬青(Ilex chinensis)生态位重叠值在重度干扰下增大;灌木层中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和老鼠矢(Symplocos stellaris)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仅在中度干扰下出现;草本层中,随干扰强度增加,书带蕨(Vittaria flexuosa)生态位重叠值消失,红盖鳞毛蕨生态位重叠值出现并且较高;群落各层次主要树种整体生态位重叠均值在中度干扰下降至最低。(3)乔木层和草本层中不同强度干扰层次两两之间相似性系数均大于0.8;灌木层中重度干扰-中度干扰、中度干扰-轻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之间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36、0.746、0.608。研究表明,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山矾次生林中因资源利用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均较激烈,群落分布格局和演替方向受到影响,森林群落不稳�
- 伍炫蓓姚俊宇孙千惠吴霞郝建锋齐锦秋
- 关键词:次生林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4
- 2018年
- 研究四川新津文峰山1057、1136、1231、1383和1515株·hm^(-2)5种林分密度的25年生马尾松人工公益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发现维管植物110种,隶属57科98属;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物种呈现出阳生性→中生性→阴生性的演替格局,且不同密度对马尾松公益林土壤的全钾和有机质有显著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植物有机质和全钾含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因子含量随林分密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均在密度为1136株·hm^(-2)时取得最大值.全磷、速效钾、全钾和全氮的含量与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密切.当密度在1136株·hm^(-2)时更利于提高文峰山马尾松公益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性和土壤肥力.
- 孙千惠吴霞王媚臻张柳桦姚小兰齐锦秋郝建锋
- 关键词:林分密度土壤理化性质
- 林窗大小对川西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8年
- 林窗是植被演替和森林循环的重要驱动力,研究林窗大小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有利于揭示林窗干扰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 以川西莲花山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划分出5种不同面积(81-625 m^2)的林窗共计15个和3个非林窗(林下)作对照(CK),对其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水平(丰富度指数D、Simpson优势度指数H’、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林下生物量(灌木层生物量、草本层生物量)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1)在总面积为5 493 m^2的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植物99种,隶属56科84属;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数随林窗面积增加均呈单峰格局,前者的物种数变化较后者明显. (2)总的来看,林窗下的D、H、Jsw值较林下大,H’值较林下小,且400-450 m^2面积的林窗下灌木、草本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3)林窗内的生物量显著大于林下生物量,200-250 m^2林窗下的生物量最大. (4)群落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对应层次地上、地下、全株生物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因此认为,大面积林窗(400-450 m^2)有利于增加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群落物种丰富度,提升林下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而中等面积林窗(200-250 m^2)则有利于增加林下生物量. (图2 表4 参28)
- 姚俊宇伍炫蓓孙千惠吴霞姚小兰郝建锋齐锦秋
- 关键词:林窗马尾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林下植被
- 川北白云山地区不同密度下亮叶桦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对川北白云山地区20年生亮叶桦Betule luminifera不同密度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探究,以期为该区亮叶桦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分别选择川北白云山地区现存的低密度(1 050~1 150株·hm^(-2))、中密度(1 450~1 550株·hm^(-2))及高密度(2 150~2 250株·hm^(-2))亮叶桦人工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川北白云山地区不同密度下亮叶桦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共记录到植物110种,隶属于52科91属。高、中和低密度下群落的物种数依次为59、42和57种;从群落结构来看,中、高密度下群落物种多集中于中径级,即胸径为[5,11)cm,低密度下群落物种多集中于高径级,即胸径为[11,17)cm,3种密度下群落物种的高度级结构相似,物种多集中于中高度级,即高度为[9,13)m;不同密度下群落各层次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H')等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在乔木层中,群落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中密度下最高,低密度次之,高密度最低;草本、灌木层D和H均表现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结论】中等密度(1 450~1 550株·hm^(-2))更利于川北白云山地区亮叶桦人工林多样性的维持及树种的自然更新。
- 姚小兰郝建锋伍炫蓓姚俊宇孙千惠吴霞
- 关键词:林分密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