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丰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外伤
  • 4篇外伤
  • 3篇皮瓣
  • 3篇缺损
  • 3篇组织缺损
  • 3篇创面
  • 2篇修复术
  • 2篇引流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手部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畸形
  • 2篇封闭式负压
  • 2篇封闭式负压引...
  • 2篇负压
  • 2篇负压引流
  • 2篇闭式
  • 2篇闭式负压引流
  • 1篇动脉

机构

  • 10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吕丰
  • 5篇马世伟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指末节指骨基底骨折并锤状指畸形的微创治疗
吕丰马世伟
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的应用价值。方法94例手外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每日换药处理,观察组使用VSD治疗。比较两组创面修复优良率、治疗时间、各项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优良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1±1.46)、(15.78±1.84)、(18.29±2.36)d,均短于对照组的(13.53±2.37)、(26.85±2.47)、(28.74±3.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周愈合率、日引流量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二期植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VSD的应用价值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感,降低二次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创面修复优良率,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胡建威吕丰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手外伤感染患者时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效果。方法收集手外伤感染患者共5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二期植皮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1%,χ2=4.350,P=0.037;在二期植皮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手外伤感染患者的创面修复治疗过程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能够缩短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修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吕丰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创面修复
手术结合康复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手术结合康复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将先入院30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配合手部功能锻炼为对照组,后入院3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基础上结合康复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结合康复治疗手部烧伤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的手指活动灵活度与协调性,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吕丰
关键词:手术康复治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
儿童手部开放性损伤后的包扎和固定
2017年
目的 总结儿童手部开放性损伤后的包扎和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09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5例手部开放性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包扎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术后375例获随访,3例屈指肌腱损伤患儿,因外固定石膏折断继发肌腱二次断裂;4例因包扎过紧致伤指血管危象;9例因包扎方法不当致指蹼间浸渍、术区外露而继发创口感染.结论 对于手部开放性损伤患儿,应根据损伤的解剖部位和病情,结合儿童手部的生理发育特点,采取恰当的包扎固定方法.
马世伟吕丰
关键词:手部儿童包扎
急诊手外伤患者术前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患者术前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手外伤患者102例,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1例。常规组接受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治疗,研究组接受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治疗。结果研究组镇痛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98.04%VS 86.27%),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7.84%VS 23.53%),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镇痛,具有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吕丰
关键词:急诊手外伤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镇痛效果
改良菱形皮瓣修复手指肿瘤切除术后遗留软组织缺损创面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手指肿瘤切除术后遗留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科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手指肿瘤切除术后遗留软组织缺损创面23例。黏液囊肿5例,腱鞘巨细胞瘤3例,肉芽肿性血管瘤5例,异物肉芽肿6例,血管瘤4例。肿物切除后形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5 cm ×0.8 cm-2.5 cm×2.0 cm。根据缺损范围对缺损区二次处理,将缺损区剪切设计修饰成近正方形,再根据缺损区周边组织的活动度及指纹走行,紧邻缺损区设计切取顶角为45°的菱形皮瓣,游离旋转修复缺损区。结果23例皮瓣全部存活,21例皮瓣供区.受区切口Ⅰ期愈合,2例遗留少许创面经换药愈合。皮瓣供区均未行植皮修复。19例患者获得6~9个月随访,平均7.5个月。皮瓣血运感觉,质地良好,外形无臛肿,与周围组织外观贴合,手指关节活动无障碍。结论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手指肿瘤切除术后遗留软组织缺损创面,操作简单,皮瓣外形好,无需二次整形,皮瓣供区可直接缝合关闭等,是修复这类损伤的理想备选皮瓣。
马世伟吕丰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观察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优良率为95.84%(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炎性因子水平和VAS评分,以及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其效果优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
胡建威吕丰
关键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VAS评分炎性指标
以指固有动脉为蒂的手指侧方皮瓣结合甲床扩大术修复手指远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研究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以指固有动脉为蒂)与甲床扩大术联合治疗手指远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0例手指远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本次实验,30例患者均接受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甲床扩大术联合治疗,以及6-12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统计患者皮瓣成活率并观察患者皮瓣恢复情况、手指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指甲生长情况。结果:30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色泽正常、质地柔软,皮瓣两点辨别觉测试值为6-11mm,均值为(8.3±1.1)mm,手指屈伸良好,指甲正常生长、外形满意。结论:对手指远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甲床扩大术联合治疗,利于患者移植皮瓣的成活,并可有效促进患者移植皮瓣的恢复以及手指功能和指甲的恢复。
吕丰马世伟
关键词:甲床扩大术
拇指甲下血管球瘤致甲体内屈畸形一例被引量:2
2018年
患者女,62岁。因右拇指甲根部疼痛、伴甲体畸形7年入院。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拇指甲根部疼痛,遇冷刺激或触碰时可诱发和加剧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期间甲根部渐凸起,并出现甲体内屈畸形。外院诊断为甲沟炎、嵌甲症、甲癣,行拔甲术、抗感染等治疗,病情迁延不愈无好转。专科检查:右拇指略肿胀,甲体两侧缘卷曲向两侧甲皱襞下嵌入生长,甲体粗糙畸变失光泽,
马世伟吕丰
关键词:畸形甲根部迁延不愈专科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