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淑丽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玉米
  • 5篇玉米产量
  • 4篇氮肥
  • 4篇氮肥利用
  • 4篇氮肥利用效率
  • 4篇利用效率
  • 3篇氮量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措施
  • 3篇施氮
  • 3篇施氮量
  • 2篇优先序
  • 2篇作物
  • 2篇作物产量
  • 2篇
  • 1篇单交
  • 1篇单交种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多胺
  • 1篇多胺含量

机构

  • 8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孙继颖
  • 8篇王志刚
  • 8篇高聚林
  • 8篇魏淑丽
  • 7篇于晓芳
  • 7篇杨哲
  • 5篇胡树平
  • 3篇苏布达
  • 2篇青格尔
  • 2篇苏治军
  • 2篇余少波
  • 2篇梁红伟
  • 1篇李从锋

传媒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主要栽培措施因子对玉米产量差贡献的初步分析
Foley等(2011)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的粮食生产能力距2050年最低粮食生产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而当前的农业资源消耗却远远超出了环境承载范围.缩小产量差是满足未来粮食安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De datta等...
杨哲高聚林王志刚孙继颖于晓芳胡树平苏志军魏淑丽张鹤宇
关键词:玉米栽培模式作物产量
玉米单交种光合生产能力杂种优势对氮肥的响应
试验于2014-2015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40°33′N,110°31′E)进行.以典型玉米单交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及其亲本自交系共6个基因型为材料.设0kg/hm2和150kg/hm2两个氮处理.随机区组...
余少波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梁红伟李雅剑魏淑丽杨哲
关键词:玉米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光合生产能力杂种优势
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施氮量、种植密度等主要栽培措施的互作效应,往往使氮肥利用效率难以估计和评价,定量分析施氮量和密度互作下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响应的生理过程,对玉米高产氮高效栽培具有参考价值。【方法】以郑单958为材料,在3个种植密度(4.5、7.5和10.5万株/hm2)和3个施氮量(N 0、150和300kg/hm2)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在14叶展期(V14)、吐丝期(R1)、灌浆期(R3)和成熟期(R6)取样,采用长宽系数法测定叶面积后,将样品分为叶片、茎秆(含叶鞘、雄穗)和雌穗(R1、R3);在成熟期,将样品分为茎秆(包括叶片、茎鞘、苞叶、穗轴)和籽粒两部分,记录干质量,测定植株及籽粒全氮含量。分析了玉米碳氮积累与产量形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与N150相比,N300既没有提高玉米群体碳氮积累总量,也没有提高个体生产能力,氮肥利用效率较低;N150和D10.5条件下,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最高,说明减氮增密是协同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施氮和增密的氮素积累优势主要受V14—R3阶段干物质积累的驱动,且这种关系在花前V14前后就已经建立。V14—R3阶段干物质积累速率与氮素积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施氮和增密明显促进氮素积累对干物质积累的响应强度。施氮和增密下玉米以花前较低氮浓度获得较高氮积累量,也说明其花前氮积累是以花前大量茎叶干物质积累为前提,花后氮积累则主要取决于雌穗干物质积累。氮密互作对氮收获指数(NHI)无显著影响,而适宜施氮和增密显著提高HI,说明减氮增密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而与籽粒中氮素分配多少无关,主要取决于籽粒中干物质分配的多少。【结论】施氮量和密度互作通过影响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积累量影响氮肥利用效率。合理减氮增密通过促进V14—R3阶段作物生长率和花后物质生产,驱动充足的氮�
魏淑丽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贾琦屈佳伟苏布达高聚林张永清
关键词:玉米氮肥利用效率
主要栽培措施因子对玉米产量差贡献的初步分析
<正>【研究背景】Foley等(2011)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的粮食生产能力距2050年最低粮食生产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而当前的农业资源消耗却远远超出了环境承载范围。缩小产量差是满足未来粮食安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杨哲高聚林王志刚孙继颖于晓芳胡树平苏志军魏淑丽张鹤宇
关键词:玉米栽培措施优先序
文献传递
主要栽培措施对北方春玉米产量贡献的定量评估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定量化解析主要栽培措施对春玉米产量的贡献,探索北方春玉米缩差增产增效技术途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春玉米在品种耐密性、种植密度、耕作方式、养分管理、病害防治等114篇论文数据,同时结合大田栽培措施因子替换试验,定量解析主要栽培措施对春玉米产量的贡献及其优先序。【结果】文献统计分析结果与大田栽培因子替换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当前生产主要应用的5项主要栽培措施对春玉米产量贡献的优先序为种植密度、养分管理、品种耐密性、防病(兼化控)、耕作方式,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2.6%、9.2%、6.7%、6.3%和5.5%,对氮肥偏生产力(PFPN)的贡献分别为16.7%、4.1%、3.4%、3.8%和3.3%。各措施因子对玉米产量差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群体物质生产能力和群体库容量实现,当群体LAI饱和后,如何优化群体同化性能、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单位叶面积籽粒生产效率是缩差增产的关键。【结论】产量和资源效率协同提高15%—20%的高产高效目标,通过密度和养分管理这2项措施的优化即可实现,若要使产量和资源效率均增加30%—50%,则需要综合优化至少4个因子甚至全部5个因子。
杨哲于胜男高聚林田甜孙继颖魏淑丽胡树平李荣发李从锋王志刚
关键词:春玉米栽培措施优先序
氮密互作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提高种植密度与合理施氮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的重要技术措施.前人从单个因素水平对种植密度或者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NUE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二者的互作效应对玉米产量和NUE的影响机理鲜见报道.本研究拟...
魏淑丽高聚林王志刚苏布达于晓芳孙继颖屈佳伟青格尔杨哲
关键词:玉米施氮量种植密度氮肥利用率作物产量
氮密互作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正>【研究背景】提高种植密度与合理施氮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的重要技术措施。前人从单个因素水平对种植密度或者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NUE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二者的互作效应对玉米产量和NUE的影响机理...
魏淑丽高聚林王志刚苏布达于晓芳孙继颖屈佳伟青格尔杨哲
关键词:玉米施氮量氮肥利用效率
文献传递
玉米弱势粒库活性与籽粒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玉米籽粒形成期的库活性是弱势粒败育或灌浆受限的核心限制因子,明确弱势粒中内源激素及多胺水平对其库活性的调控机制,对探索密植条件下玉米弱势粒调控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控制授粉条件下(不完全授粉Ic P、完全授粉CP),比较分析了成功发育弱势粒(Ic P处理)和发育不良弱势粒(CP处理)的内源激素及多胺水平差异及其与库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年度对籽粒库活性、内源激素和多胺水平整体无显著影响。Ic P处理下弱势粒的可溶性酸性蔗糖转化酶(SAI)活性显著高于CP处理,平均差异和最大差异分别达13.5%和21.8%。在玉米籽粒形成期,弱势粒中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Z+ZR)、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在两种控制授粉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弱势粒中多胺含量表现为Ic P处理显著高于CP处理,而乙烯释放速率则恰恰相反。弱势粒中SAI活性与多胺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乙烯释放速率显著负相关,且多胺含量与乙烯释放速率显著负相关。可见,在玉米籽粒形成期,其弱势粒中Z+ZR、IAA、GA3和ABA与其库活性即SAI活性无关;弱势粒库活性主要受多胺和乙烯含量影响,多胺促进SAI活性而乙烯则抑制其活性,二者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弱势粒成功发育与否;多胺和乙烯平衡关系受同化物质供应水平的调控。
王志刚梁红伟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余少波李雅剑魏淑丽杨哲
关键词:玉米弱势粒库活性多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