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磊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合金
  • 3篇LA
  • 2篇双相
  • 2篇双相钢
  • 2篇铁素
  • 2篇铁素体
  • 2篇微合金
  • 2篇微合金钢
  • 2篇析出相
  • 2篇稀土
  • 2篇合金钢
  • 2篇NI
  • 2篇储氢
  • 1篇等温
  • 1篇等温时间
  • 1篇低碳微合金
  • 1篇低碳微合金钢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应变
  • 1篇再结晶

机构

  • 9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包头钢铁(集...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河北钢铁集团...
  • 1篇山东钢铁集团...
  • 1篇广东广青金属...

作者

  • 9篇邢磊
  • 4篇王海燕
  • 3篇任慧平
  • 3篇高雪云
  • 3篇金自力
  • 2篇李一鸣
  • 2篇张羊换
  • 2篇翟亭亭
  • 1篇谭会杰
  • 1篇吴忠旺
  • 1篇王硕
  • 1篇孙婷婷

传媒

  • 2篇稀土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稀有金属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La_(2)Mg(Ni_(1-x)Al_(x))^_(9)(x=0.1,0.2)合金的相组成及储氢性能研究
2023年
研究了Al替代对AB 3型La_(2)Mg(Ni_(1-x)Al_(x))_(9)(x=0.1,0.2)合金相组成、储氢性能和失效行为的影响.表明Al在常温下促进La(Ni,Al)_(5)相含量的提高和LaMg_(2)Ni相的形成,并导致合金放氢困难和电化学放电容量的降低.由于La_(2)MgNi_(2)和LaMg_(2)Ni相含量的增加,合金耐KOH的腐蚀性降低.腐蚀产物主要为La(OH)_(3),La_(2)O_(3)和Mg(OH)_(2).通过Al替代改善合金电化学放电和循环稳定性的关键在于优化其中的相组成类型.
邢磊杨玉红刘建辉李一鸣
等温时间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3年
采用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725℃下不同等温时间对低碳微合金钢(0.058%C)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25℃下等温时间由1800 s增加到86400 s时,板条贝氏体的体积分数减少,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增加,等温时间为86400 s的试样中残留奥氏体几乎全部分解。随等温时间的延长,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降低,屈服强度降低,断后伸长率增加;等温时间为1800 s时可获得具有良好强度-韧性配合的下贝氏体组织。
孙婷婷刘朋成吴忠旺田方铖邢磊
关键词:低碳微合金钢等温时间力学性能
两阶段轧制变形与时效下超细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微观组织演变
2024年
对含铜低合金高强钢进行了两阶段轧制变形及时效处理,形成了超细晶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双相钢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合力学性能测试讨论了细晶强化与纳米相析出的协同强化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经过上述变形和时效处理,得到具有良好的强塑性结合的超细晶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其晶粒平均尺寸为1.23μm。随着时效时间延长,细小的第二相弥散析出并均匀分布,使得实验钢的屈服强度提高。
邢磊王成猛高雪云马才女翟亭亭王海燕
关键词:双相钢超细晶析出相
快淬-退火La_4MgNi_(19)合金的电化学储氢性能及其失效行为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快淬法制备了La_4MgNi_(19)储氢合金,并对快淬合金进行了退火处理,对比研究了快淬及其退火合金组织结构、储氢性能的差异,并对其失效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快淬La_4MgNi_(19)合金由(La,Mg)_2Ni_7,(La,Mg)_5Ni_(19)和LaNi_5多相组成,退火使晶粒尺寸变大并促进了(La,Mg)_5Ni_(19)相含量的增加。退火处理提高了快淬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放电性能,但降低了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浸泡试验表明退火能够提高合金的本征耐腐蚀性。然而气态吸放氢循环实验后的粒度分析发现退火加剧了合金的粉化。快淬合金具有优异的抗粉化能力,在30次气态循环实验中合金粒度几乎不变,这是快淬合金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更好的主要原因。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退火合金粉化加剧的原因在于退火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显微台阶,显微台阶之间的结合较弱,容易开裂;此外,退火过程中合金发生了部分氧化,在晶界处引入了氧化物质点,弱化了晶界的结合力。
邢磊李一鸣张羊换张羊换金自力
稀土及卷取后冷速对高强钢板组织及第二相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X射线衍射仪、物相分析等检测手段研究了600℃卷取温度下,稀土及卷取后冷速对高强热轧钢板组织及第二相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卷取后,不同的冷却速度对稀土高强钢第二相的析出和组织有影响,对于1#(稀土含量30×10^-6)高冷速下的第二相析出比低冷速要更加均匀,但是析出相的数量要少析出54.5×10^-6,对于2#钢(稀土含量80×10^-6)低冷速下的第二相析出比高冷速多析出13.6×10^-6。在同样冷速下冷却到400℃后析出相的数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冷却后析出相数量基本不会变化。
王硕金自力金自力任慧平张玲郁
关键词:稀土金相组织
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拉伸变形过程中应力应变不均匀性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以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为研究对象,经轧制及热处理后进行变形量为5%的拉伸实验,借助配有EBSD成像系统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实验钢塑性变形后的微区取向进行分析,并结合晶体塑性模拟DAMASK软件模拟其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经轧制变形获得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两相应力应变分配不均匀。实验钢中马氏体积累了更多的位错,KAM值更大。临近马氏体区域的铁素体基体Schmid因子更大,可达到0.49,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容易优先产生位错和滑移。晶体塑性模拟结果表明,变形初期,铁素体需承担较大的应变、马氏体承担应力以协调整体的变形。当拉伸变形继续发生时,两相应力应变分布的不均匀性将导致两相交界以及晶界处最先发生断裂。
马才女高雪云邢磊邢磊王海燕翟亭亭
关键词:EBSD双相钢KAM
RE_(1.5)Mg_(0.5)Ni_7(RE=Y,Ce,Nd)型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储氢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了替代La元素后对RE_(1.5)Mg_(0.5)Ni_7(RE=Y,Ce,Nd)型合金组织结构特征、储氢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RE_(1.5)Mg_(0.5)Ni_7(RE=Y,Ce,Nd)型均为复杂的多相组织;利用Y,Ce,Nd替代La后均使合金的吸放氢平台提高,特别是Y和Ce元素的吸氢平台达到了11 Mpa,导致Y,Ce难以放电;对合金浸泡后的氧含量及物相分析表明,Y,Ce,Nd替代后的腐蚀产物主要为Y(OH)_3,CeO_2,Nd(OH)_3,且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合金本征的耐腐蚀性,其中Y元素替代的效果最为显著.
邢磊李一鸣金自力张羊换任慧平
稀土对微合金钢奥氏体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2022年
设计了系列热模拟压缩实验,通过对热变形后的实验钢进行保温,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了等温过程稀土对奥氏体再结晶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再结晶晶粒不断粗化长大,含有稀土元素的实验钢在再结晶后期晶粒长大速度显著加快。基于变形储能和钉扎力对再结晶晶粒长大驱动力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理论计算预测结果与实际晶粒变化情况的关系,预测分析与实验观察结果均显示,在再结晶保温初期,实验钢晶粒长大并不明显,40 s后晶粒迅速长大,其中含有稀土的实验钢晶粒长大更为明显。
马才女王海燕王卓周晓帆谭会杰谭会杰
关键词:稀土再结晶NBC晶粒尺寸
稀土La对含Cu马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以不含La和含0.012%La的含Cu Cr13马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980℃固溶油冷和500℃不同保温时间的时效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EBSD表征,结合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稀土添加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La可显著降低不锈钢中δ铁素体体积分数,使淬火马氏体增多,进而增加基体中的位错密度,从而提高油冷后试验钢的硬度和强度。在时效过程中,富Cu颗粒不断析出,在达到时效强化峰阶段可为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提供贡献约200 MPa,未发现稀土La对富Cu相析出动力学明显的作用行为。同时,由于时效过程中小角度晶界不断减少,大角度晶界增多,使试验钢的塑性显著改善。
曹悦高雪云王海燕王海燕林鸿亮
关键词:LA显微组织析出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