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丁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渗流作用下黄土坡临江一号滑坡滑带土结构演变规律分析
- 2024年
- 三峡库区的堆积层滑坡常年经历着库水和季节性降雨的作用,坡体内部的渗流场随之产生周期性的变化。渗流作用是影响滑带土微观结构演变,从而影响滑带强度及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揭示滑带在渗流作用下的结构演变规律,以黄土坡临江一号滑坡为例,对历经不同渗流时长的重塑滑带土样开展了电镜扫描试验(SEM),同时测得各渗流时长下滑带土的渗透系数,并结合原状滑带土样微观结构的扫描结果,分析探讨了渗流作用对滑带土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流作用会改变土体孔隙结构特征;随着渗流时长的增加,细小的黏土颗粒被搬运、填充至较大的孔隙中,使得有效渗流通道减少至逐步趋于稳定,渗透系数因此随之减少至趋于稳定;临江一号滑坡滑带土的初始渗透系数为2.88×10^(-7)cm/s,48 h后渗透系数降低至2.32×10^(-7)cm/s,渗流72 h后渗透系数稳定于2.30×10^(-7)cm/s;滑坡体内各地质单元的结构不同,渗流对滑坡体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在不同地质体层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存在界面渗流现象。该研究可为滑坡变形及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 王倩芸唐辉明鲁莎安鹏举夏丁
- 关键词:库岸滑坡渗流作用滑带土微观结构
- 澜沧江深层倾倒体演化过程及失稳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为研究澜沧江流域某深层倾倒体演化过程及失稳机制,采用底摩擦模型试验及通用离散单元程序数值试验模拟其在河谷演化进程及水库蓄水作用下的变形失稳全过程,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及粒子图像测速法(PIV)获取斜坡不同阶段的速度、位移矢量场及特征点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深层倾倒体变形失稳模式为加速变形–减速蠕变–坡脚牵引–整体滑移,滑坡是倾倒变形发展到极致的产物;(2)受河谷演化控制,深层倾倒体主要经历剪切错动、初始弯曲、自稳蠕变、统一剪切面形成和破坏5个演化阶段;(3)水库蓄水加速了涉水深层倾倒体从蠕变阶段向累进破坏阶段过渡的演化进程,建议做好坡脚防渗处理工作;(4)深层倾倒体诱发滑坡主要发育于强倾倒区,下挫陡坎的形成是倾倒体演化逐渐进入累进性破坏阶段的重要标志。
- 宁奕冰唐辉明张勃成丁柄栋申培武夏丁陈鸿杰
- 关键词:岩石力学水库蓄水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被引量:70
- 2017年
- 岩体结构面几何参数是评价岩体稳定性与渗流特征的重要研究基础。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岩体露头点云数据,利用改进的区域生长法与解析几何理论,实现了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区域生长法进行改进,引入节点法向量判别指标,设置平整性检测阈值_1与区域生长阈值_2,可以有效地进行岩体结构面的智能识别。基于提出的信息提取算法,获取了识别结构面的产状、间距与尺寸信息;(2)选取不同的平整性检测阈值_1与区域生长阈值_2,研究了阈值对识别结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取了阈值选取的一般建议。通过规则平面与公路边坡两实例应用分析,对所提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 葛云峰夏丁夏丁唐辉明赵斌滨王亮清
- 关键词:岩石力学三维激光扫描岩体结构面信息提取
- 基于岩石损伤与水力作用的顺层岩质边坡临界失稳高度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顺层岩质边坡溃屈破坏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直立层状岩质边坡在自重荷载作用下发生溃屈破坏的欧拉压杆失稳破坏模型,在考虑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将该模型推广到顺层岩质边坡,建立了考虑水力作用的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模型及其临界失稳高度的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岩层倾角α和内摩擦角?对顺层岩质边坡临界失稳高度有较大的影响,水力作用导致边坡的稳定性降低;然后,将岩石看作损伤地质材料,建立了考虑水力作用与岩石损伤的顺层岩质边坡临界失稳高度的计算模型;最后,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顺层岩质边坡临界失稳高度与实际边坡失稳破坏高度吻合度较高,证明该模型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 张勃成唐辉明申培武宁奕冰夏丁
- 关键词:顺层岩质边坡岩石损伤压杆失稳
- 基于点云数据对齐技术的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求取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了更好地描述岩体结构面的吻合程度,引入点云数据对齐技术,计算获得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参数(JMC3D)。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岩体结构面上下盘点云数据,基于迭代最近算法(ICP),将结构面参考面和测试面点云数据统一到全局坐标系中并实现对齐,计算对齐后的测试面与参考面之间的Z坐标高差;然后,将高差位于对齐误差区间的点云数据作为吻合部分予以定量化,计算岩体结构面上下盘吻合面积百分比,从而获取三维吻合度参数。最后,根据JRC-JMC模型公式求取岩体结构面剪切强度,与室内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进行方法验证。4组试验对比结果误差分别为7.38%、3.21%、9.03%、10.02%,表明基于点云数据对齐技术求取的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进一步印证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与剪切强度之间的相互联系。
- 葛云峰陈勇王亮清霍少磊王昌硕夏丁钟鹏
- 关键词:岩体结构面剪切强度
- 数字钻孔图像兴趣区域分割与岩体结构面特征识别被引量:9
- 2020年
- 针对现有数字钻孔图像分析技术的不足,提出新分析方案以实现数字钻孔摄像技术(BCT)所采集钻孔内壁图像的自动化、定量化结构面检测、识别与分析.首先,对数字钻孔图像进行预处理,设计特征信号DH,检测并获取兴趣区域;然后,使用低精度Hough变换快速检测结构面兴趣区域内的结构面分布特征,利用聚类算法分离出单一结构面后,针对单一结构面进行亚像素级Hough变换,以获取结构面的正弦参数;最后,根据结构面正弦参数,计算出结构面的倾向、倾角等信息.通过对如美水电站左坝肩数字钻孔图像实例进行分析,利用本算法完成图像中结构面的自动分割与特征识别,成功获取其几何信息,并与传统人工辅助方案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
- 夏丁葛云峰唐辉明王亮清邹宗兴苏雪雪
- 关键词:岩体结构面工程地质
- 基于正交设计的岩石相似材料配比研究及底摩擦物理模型试验应用被引量:34
- 2020年
- 在铁精砂胶材料基础上,加入黏土作为增塑剂,应用正交设计法,以黏土/(骨料+黏土)、(铁粉+重晶石粉)/骨料、铁粉/(铁粉+重晶石粉)及石膏/混合料为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5个水平,共25组材料配比方案,开展相关试验测定了各组材料的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及黏聚力等参数指标,并研究了参数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分析,配制了两种不同岩石相似材料,并开展了相关底摩擦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配比方案所配制的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分布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岩性相似材料的配制需求;(2)各个因素对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影响效果规律性强,便于通过调节配比模拟不同岩石材料;(3)应用配比方案对两种岩性差异较大的岩石相似材料进行配制,其物理力学参数与原岩具有较高的吻合度;(4)基于所配相似材料开展的反倾边坡底摩擦模型试验具有很好的试验效果。
- 宁奕冰唐辉明张勃成申培武章广成夏丁
- 关键词:相似材料模型试验
- 火星水手谷滑坡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火星滑坡研究对地球上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具有借鉴意义,其中火星滑坡体体积的计算是调查难点之一。基于NASA火星侦查轨道器背景摄影技术,借助谷歌地球软件,对火星水手谷中的12处典型滑坡进行了识别与分析。运用Alfred S.McEwen公式和方格网两种方法,计算了火星滑坡体的体积V,得出火星水手谷中12处典型滑坡体的体积平均在1 500km3,最高可达5 452.4km3。采用数理统计理论,发现滑坡体体积V与堆积区域面积D满足V=103.046 D1.036,滑坡体高度H与滑移距离L之比(等效摩擦系数)与滑坡体体积V满足H/L=-0.029lgV+0.459的关系。分析滑坡体滑移距离L的影响因素,得出滑坡体滑移距离L与滑坡体体积V和滑坡体高度H基本呈正相关。将火星滑坡体体积计算结果与地球上217处滑坡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火星滑坡具有体积大、滑移距离远、低等效摩擦系数等特点。
- 周婷葛云峰郑淼夏丁胡勇钟鹏闻炼
-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岩体结构面剪切面积测量系统
- 在室内外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中,剪切面积大小对于抗剪强度参数计算至关重要,目前常规接触测量方法在精度与耗时上存在不完善之处.本研究依托Matlab平台,开发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岩体结构面剪切面积测量系统.首先,利用数码相机...
- 夏丁葛云峰陈勇胡勇周婷钟鹏张莉
- 关键词:岩体结构面测量系统图像分割
-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堆积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机制被引量:16
- 2019年
- 高速远程滑坡往往引发灾难性事故,开展运动堆积过程定量研究,对于探究滑坡发生机理及预测致灾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通过PIV技术分析高速摄像机在试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获取了运动过程中滑体颗粒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与位移等运动参数.从滑体颗粒群和不同位置处单体颗粒角度,分析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滑体颗粒前端出现高速区,该高速区随着滑坡停止具有一定的保持性.颗粒间存在明显的碰撞现象;(2)从不同位置单体颗粒来看,前部颗粒位移量最大,速度波动频繁,碰撞频次最高,能量多次补充;中部颗粒位移量其次,速度有波动过程,但不及前部频繁;后部颗粒位移量最小,速度基本呈递降趋势,能量逐渐减小.结合重庆鸡尾山滑坡以及Black Rapids Glacier滑坡实例分析,揭示了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堆积过程中滑体颗粒间存在碰撞及能量传递现象,从而进一步探究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在监测预防、灾害治理等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葛云峰周婷霍少磊夏丁胡勇钟鹏张莉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模型试验环境地质工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