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与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与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2012年5月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单束重建治疗的86例(86膝)ACL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经胫骨骨道重建(A组),42例经前内侧入路重建(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通过X线片与CT检查评估骨道情况,采用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及Lysholm、IKDC评分评定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2年,平均1.5年;B组1年~1年6个月,平均1.2年。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均无受限。术后1年,两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 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膝关节稳定性优于A组,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股骨骨道长度、股骨冠状面骨道角度及胫骨矢状面骨道中心位置均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与经胫骨骨道重建相比,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重建ACL更接近解剖重建,术后膝关节能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及旋转功能。
- 韦钊岚李富明彭伟秋韦宝琛丘立标韦朝喜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9月45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分为PFN-A固定组(A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行走时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45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两组病人经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的比较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0.4-15.5个月随访中,虽然最终两组手术患者能获得同样的功能评定,但是在术后6周-6月的早期负重活动,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明显优于PFN-A固定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较PFN-A更有优势,能明显改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卧床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韦钊岚李富明程珂琳彭伟秋韦宝琛丘立标
-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 KOA患者104例在关节镜下行清理术治疗,记录患者术中软骨损伤情况并对关节镜清理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104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3.5个月,术后1年参照膝关节临床评分系统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标准,优57例,良31例,可10例,差6例;优良率达84.62%。结论保守治疗无效的中重度KOA选择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 韦钊岚李富明徐攀峰韦宝琛苟凌云李永文
-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清理关节镜
- 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与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比较研究
-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与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4月-2012年5月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单束重建治疗的86例(86膝)...
- 韦钊岚李富明彭伟秋韦宝琛丘立标韦朝喜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