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黔西南州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选育
  • 3篇蕉芋
  • 3篇芭蕉芋
  • 2篇蒸煮
  • 2篇乳杆菌
  • 2篇生产技术
  • 2篇生态
  • 2篇糖蔗
  • 2篇薏米
  • 2篇木薯
  • 1篇大戟
  • 1篇大戟科
  • 1篇淀粉酶
  • 1篇多年生
  • 1篇多年生草本
  • 1篇多年生草本植...
  • 1篇蒸煮品质
  • 1篇蒸煮食味品质
  • 1篇植物
  • 1篇生态效益

机构

  • 11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贵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兴义民族师范...

作者

  • 11篇雷静
  • 6篇欧珍贵
  • 6篇罗亚红
  • 6篇杨龙
  • 6篇罗春芳
  • 2篇雷朝云
  • 1篇郇树乾
  • 1篇罗丽娟
  • 1篇黎青

传媒

  • 3篇农技服务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蔗新品种黔糖8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18年
立足贵州蔗区实际,以内江00/118(母本)×桂糖94/119(父本)为杂交组合,按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预比→品比→区比→生产示范的杂交育种途径,育成了糖蔗新品种黔蔗08/558,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糖8号。该品种属晚熟、中大茎种,出苗率38.6%,平均分蘖率54.0%,株高299.1cm,茎径3.01cm,有效茎5 151.0条/667m2,蔗糖分13.7%,产量9 888.5kg/667m2,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宿根性好,适宜于贵州海拔900m以下的低热河谷蔗区栽培。
雷朝云雷石富饶萍雷静谢惠珏班秀芝
关键词:糖蔗选育
竹芋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及在贵州的发展前景被引量:5
2020年
为贵州推广种植竹芋提供参考,介绍了竹芋的特征特性与理化性质以及在食用、医用、工业方面的用途。引进种植试验表明,贵州中低山河谷地区适宜竹芋的生长,产量高达1232.10kg/667m^2,发展竹芋产业具有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袁清风罗春芳罗丽娟杨龙欧珍贵罗亚红郇树乾雷静
关键词:竹芋
基于温度因子“3S”技术的贵州省木薯种植气候区划
2017年
根据木薯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海拔等要素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各个县市主要气象站点1995—2014年的气象统计资料,选取贵州省木薯栽培的气象指标(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10℃活动积温和日均温≤0℃最长连续时数),基于"3S"技术,建立木薯可种植区域热量指标与海拔的回归模型,明确贵州木薯的种植区域,得到种植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贵州省木薯适宜种植区面积126 642.3 hm2,其中优势种植区总面积为114 683.8 hm2,主要分布在南盘江流域、北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樟江流域和都柳江流域的17个县市;一般种植区总面积为11 958.4 hm2,主要分布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习水县。
杨龙罗春芳欧珍贵黎青罗亚红雷静
关键词:木薯气候区划
芭蕉芋块茎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Ⅰ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 GBSS)是一种能够决定直链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性酶。根据已发表的多种淀粉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基因序列的对比分析,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法和5’/3’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的方法,获得芭蕉芋GBSS全长的cDNA,从芭蕉芋中获得GBSSⅠ基因的cDNA全长片段,并对其核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芭蕉芋块茎GBSSⅠ基因ORF全长1 851 bp,编码616个氨基酸且蛋白质为一个稳定的蛋白;生物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芭蕉芋与同姜目下巴西蕉、天宝蕉和马六甲小果野蕉亚种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芭蕉芋GBSSⅠ的克隆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对芭蕉芋块根直链淀粉生物合成及表达途径与调控的研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杨龙付瑜华罗春芳雷静罗亚红欧珍贵
关键词:同源克隆RACE
芭蕉芋新品种黔北蕉芋的选育被引量:1
2020年
为芭蕉芋生产提供新品种,丰富芭蕉芋品种资源,采用系统选育方法,通过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品系比较、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选育环节,于2019年成功选育出芭蕉芋新品种黔北蕉芋。该品种株型直立,出苗较快,生长势强,芋块大,抗性强,生育期较短;高产性能明显,区域试验块茎和茎叶产量分别为75045.1 kg/hm^2和61804.2 kg/hm^2,比(兴芋1号)对照分别增产28.1%和29.7%;生产示范试验块茎和茎叶产量分别为79228.2 kg/hm^2和63690.1 kg/hm^2,比兴芋1号分别增产25.4%和26.3%。2019年12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582)。黔北蕉芋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饲用,可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欧珍贵杨龙罗春芳罗亚红雷静周明强
关键词:芭蕉芋选育
乳杆菌发酵速煮薏米的工艺优化
2024年
采用食淀粉乳杆菌CGMCC1.3395发酵制备速煮薏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含水量、接种量和发酵温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工艺,并以原料薏米(CK1)和常规浸泡薏米(CK2)为对照,比较发酵前后薏米蒸煮食味及营养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食淀粉乳杆菌CGMCC1.3395发酵速煮薏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0℃、含水量40%、接种量0.5%。在此条件下,发酵后薏米的最佳蒸煮时间为48.0 min,较CK1、CK2分别降低45.9%和22.2%;吸水率和体积膨胀率为分别为278.9%和351.4%,约为双对照的2倍;精米硬度和米饭硬度分别为1079 g和77 g,较双对照均显著降低2倍或以上;米汤p H值为5.50,无明显酸味;米饭食味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双对照。此外,发酵薏米的总淀粉、总蛋白、粗脂肪含量及γ-氨基丁酸等组分含量分别为57.4%、15.5%、5.39%、903.2 mg/kg,均在发酵后显著增加。综上,该工艺使薏米蒸煮时间缩短、质地变软、口感和营养提升,可为薏米的蒸煮品质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杨小雨龙佩霖雷静郭晓燕杨成龙敖茂宏
关键词:乳杆菌发酵薏米蒸煮食味品质
糖蔗新品种黔糖7号的选育
2019年
糖蔗新品种黔糖7号(黔蔗08/536)是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ROC10(母本)×崖城84/125(父本)杂交,按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预备品比试验→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的育种途径,于2016年育成并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糖2016002)。该品种属中晚熟、中大茎种。在2012-2013年的品比试验中出苗率为43.2%,分蘖率为67.3%。在2015-2016年生产示范试验中株高为298.4cm,茎径3.05cm,有效茎80622条/hm^2;蔗糖分14%,较对照(ROC22)高0.58百分点;产量155.4t/hm^2,比对照增产47%。黔糖7号萌芽快、成茎率高、高产高糖、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及宿根性好,适宜贵州低热河谷海拔900m以下蔗区栽培。
饶萍雷石富雷静李廷洋贺尔奇林敏雷朝云
关键词:糖蔗品种选育
贵州芭蕉芋生态生产技术被引量:2
2019年
芭蕉芋( Canna edulis Ker )又名蕉藕、旱藕、姜芋,属美人蕉科(Cannaceae)美人蕉属( Canna )多年生草本植物[1],人工栽培1年收获[2]。芭蕉芋块茎富含淀粉,可生产粉丝、味精、高粱饴糖、代藕粉以及口服和注射用葡萄糖等多种食品;还可用于浆纱、造纸、制鞋、制帽、服装和文化用品[1-3];芭蕉芋能量高,可作能量饲料,茎叶富含蛋白质,可作蛋白饲料和青饲料[4]。因此,芭蕉芋是集粮食、能源、饲料为一体的多用途经济作物。芭蕉芋粗生易长,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是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经济作物。
欧珍贵杨龙罗春芳罗亚红雷静
关键词:生产技术生态效益芭蕉芋多年生草本植物能量饲料美人蕉属
一株高产淀粉酶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为筛选到可高效降解淀粉且安全的乳杆菌菌株,本研究首先对5株供试菌株(植物乳杆菌JYI-3913和AS1.555、食淀粉乳杆菌CGMCC1.3395、嗜淀粉乳杆菌CGMCC1.3394和副干酪乳杆菌CGMCC1.12731)开展了产淀粉酶能力初筛、复筛及产酶曲线与生长曲线测定实验,以挑选出产淀粉酶能力最佳的菌株,随后对该菌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性评价,包括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质粒检测、溶血试验、产硝基还原酶、产偶氮还原酶及产生物胺能力检测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等。结果表明:相同培养条件下,食淀粉乳杆菌CGMCC1.3395的淀粉降解透明圈明显,淀粉降解率可达97.28%,淀粉酶活性大小为36.94 U/mL,且该菌株的生长延滞期短而对数期和稳定期长,在供试菌中其综合产淀粉酶能力最佳。该菌株对22种参试抗生素多表现为敏感或中介,仅对其中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及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不含相关耐药基因,不含质粒,因此不具有转移抗生素耐药性基因风险;无溶血性,不产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组胺和酪胺等有害代谢物;小鼠在14 d喂养期间,正常生长、体重增加,该菌株为无毒级。综上,食淀粉乳杆菌CGMCC1.3395具有极强的产淀粉酶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可为该菌株在富淀粉类食品发酵上的安全应用奠定理论依据。
杨小雨郭晓燕龙佩霖雷静赵珩杨成龙刘凡值
关键词:乳杆菌淀粉酶抗生素耐药性安全性评价
薏米蒸煮品质加工改良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薏苡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然而质地坚硬、蒸煮时间长等特点制约了薏米的开发应用。结合近年来薏米蒸煮品质相关的报道,介绍了薏米蒸煮品质的基本特性,并系统概述了浸泡、超声波、微波、高温高压、高温膨化、低温冷冻以及后续干燥工艺等以往应用于薏米蒸煮品质改良的加工方式对薏米蒸煮品质的改良效果以及对营养特性的影响。旨在探讨适宜的改善薏米蒸煮品质的方法,为薏米的生产加工与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和思路。
郭晓燕雷静龙佩霖敖茂宏刘凡值杨小雨
关键词:薏米蒸煮品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