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魁 作品数:17 被引量:7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连续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伸缩力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为研究连续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结构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及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弹簧模拟梁轨相互作用,建立嵌入式轨道-桥-墩一体化有限元计算模型。以实际工况为例,确定伸缩工况下合理的连续梁两侧简支梁跨数,并探讨梁体温差、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小阻力高分子材料铺设范围和桥梁支座布置方案对轨道结构伸缩受力和变形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多联连续梁桥,当计算伸缩工况时,可取连续梁两侧各5跨简支梁作为边界条件;随着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的增加,伸缩力逐渐增大,而轨板相对位移逐渐减小,故在设计嵌入式轨道桥上无缝线路时,应综合考虑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要求;针对本文工况,当从减小钢轨附加伸缩力的角度考虑时,应该选择在连续梁桥左边跨和相邻一跨简支梁上铺设小阻力高分子材料;当桥梁温度跨度较大时,可将连续梁相邻一跨简支梁的固定支座放置在连续梁桥的边墩处,从而使得连续梁桥温度跨度减小。 冯青松 孙魁 雷晓燕 刘庆杰 张鹏飞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 连续梁桥 伸缩力 基于响应面法的双块式轨枕多目标优化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为得到双块式轨枕的最优设计参数组合,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双组桁架双块式轨枕的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上主筋直径、下主筋直径、连接筋直径、桁架总高度和下主筋间距对双块式轨枕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堆放工况下桁架钢筋等效应力和垂向位移的响应面函数,并以钢筋等效应力和垂向位移为优化目标函数,对双块式轨枕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下主筋直径、连接筋直径和桁架总高度的增加,桁架钢筋等效应力和垂向位移均逐渐减小;下主筋直径、连接筋直径、桁架总高度和下主筋间距对于堆放工况下的双块式轨枕力学性能的影响较显著,而上主筋直径对双块式轨枕力学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当上主筋直径、下主筋直径、连接筋直径、桁架总高度和下主筋间距分别为10,9,8,113 mm和70 mm时,双块式轨枕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尹华拓 冯青松 孙魁 罗信伟 杨祖宾 马晓川关键词:双块式轨枕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 简支梁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为分析关键因素对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基于可靠性理论对其进行评估,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简支梁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计算模型,选择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和梁体温差为随机变量,并根据实际工况确定了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和分布参数;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响应面试验,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随机变量和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建立了轨板相对位移关于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和梁体温差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并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随机变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构建了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长期服役性能的极限状态方程,综合运用蒙特卡洛法和响应面模型评估了简支梁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梁体温差和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对轨板相位移的灵敏度系数分别为0.99和-0.08,梁体温差对轨板相对位移的影响远大于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在考虑参数的随机性以后,温度作用下的轨板相对位移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其主要分布在4.0~6.5 mm范围内,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在不采取特殊处理措施的情况下,不宜在年温差较大的地区建造桥上嵌入式轨道;提出的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可靠性评估方法可为嵌入式轨道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冯青松 孙魁 雷晓燕 陈华鹏关键词:无缝线路 响应面法 蒙特卡洛法 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2022年 研究目的:为研究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合理设置,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辆-过渡段无砟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CRH6型动车以160 km/h的速度经过双块式无砟轨道-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时所引起的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并选取钢轨挠度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过渡段设置的合理性,详细分析不同减振垫刚度、过渡段级数和相邻过渡段刚度比对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研究结论:(1)双块式无砟轨道和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连接处的刚度差对轮下钢轨位移和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对车体垂向加速度和轮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2)当橡胶减振垫刚度小于或等于50 MPa/m时,钢轨挠度变化率超过0.30 mm/m的限值,需要在两种轨道连接处设置一定长度的刚度过渡段;(3)当标准减振段减振垫刚度为25 MPa/m时,建议设置三级刚度过渡段,每一级过渡段的长度为单块轨道板长,过渡段总长度为19.5 m,且相邻过渡段刚度比取值范围宜为1.4~1.6;(4)本研究结论可为市域快线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冯青松 孙魁关键词:浮置板 过渡段 现代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优化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为分析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关键参数并获得最优参数组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道床板厚度、支承层厚度、桩身弹性模量、桩径、桩纵向间距这5个关键影响因素对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并分别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了关键影响因素和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可以在保证分析结果正确性的基础之上大大减少试验次数;桩身弹性模量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最大,支承层厚度对道床板纵向弯矩影响最大,桩径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较大;桩纵向间距对钢轨竖向位移、轨道纵向弯矩和支承层纵向拉应力的影响均极显著,故在确定桩纵向间距取值时,应综合考虑轨道结构的服役性能和复合地基的工程造价;最佳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为道床板厚度0.20 m、支承层厚度0.26 m、桩身弹性模量280 MPa、桩径0.75 m、桩纵向间距1.40 m.本研究成果对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冯青松 孙魁 王威 张思皓 雷晓燕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 复合地基 正交试验 有轨电车轨道病害现场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9 2019年 对国内运营3~4年的3个城市有轨电车线路现场调研发现,轨道主要病害包括:在平交道口位置,轨道周围沥青混凝土路面易发生开裂与破损,且路面与轨道易发生不均匀沉降;钢轨两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易发生棱边破损;部分地段发生了轨面沉降而导致轴箱与底部结构物发生剐蹭;扣件罩顶部的路面易发生开裂与破坏;桥梁刚度过渡设置不合理易诱发扣件松动。对各种轨道病害的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如钢轨两侧采用预制型钢包边的钢筋混凝土板,在钢轨与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一定宽度的橡胶块;加强轨道与公路路面以及两种交通路基的匹配性设计。 黄大维 冯青松 罗信伟 罗锟 刘庆杰 孙魁关键词:有轨电车 病害 路基 基于惯性基准法的短波不平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轨面短波不平顺敏感因素问题,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niversal Mechanical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惯性基准法原理仿真检测轨面短波高低不平顺,分析轨道结构及其关键参数对轨面短波高低不平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柔性轨道估算不平顺大于无质量轨道,最大幅值差为0.076 mm,轨道结构振动对轨面短波高低不平顺具有一定影响,主要影响波长范围为0.15~0.46 m;扣件系统垂向刚度对短波不平顺的影响较大,幅值变化明显,波长0.15~0.33 m内轨道谱随扣件刚度的增大显著增大;短波不平顺随扣件阻尼、路基支承刚度及路基支承阻尼的增大而减小,主要影响波长范围分别为0.27~0.46、0.15~0.33及0.28~0.40 m;短波不平顺随轨枕间距的增大而略增大.研究成果可为短波不平顺的维护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列车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徐金辉 许晨霄 冯青松 王浩 孙魁关键词:铁道工程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轨道谱 高架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挠曲受力及变形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地段列车荷载引起的挠曲问题,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曲线地段梁-轨计算模型,并考虑参数一致条件下的直线线型,分析单线列车荷载、双线列车对称荷载及双线列车非对称荷载作用对无缝线路挠曲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直线线型与曲线线型挠曲受力及变形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曲线地段钢轨横向位移与墩台垂直线路方向的受力远大于直线地段;在单线列车荷载作用下,曲线外侧线路的受力与变形往往大于曲线内侧,直线线型与曲线线型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而双线列车对称荷载作用下相差较小,其原因为单线列车偏载引起桥梁扭转变形较大;双线列车偏载作用对曲线内外两侧线路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尤其当荷载作用于桥台时,桥台位置的受力变化较大。 刘文武 罗信伟 冯青松 孙魁 许晨霄关键词:小半径曲线 桥上无缝线路 列车荷载 受力特性 正温度梯度荷载对连续梁桥上无砟轨道的影响 被引量:4 2022年 为研究温度梯度荷载对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影响,基于梁-板-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无缝线路计算模型,分析了轨道板竖向温梯荷载和阴阳面横向温梯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力学特性,并采用隔枕校核值研究了两种荷载对高低和轨向静态不平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板竖向温梯荷载对钢轨垂向位移和中长波高低不平顺的影响相对较大;横向温梯荷载对钢轨横向位移影响极大,同无温差荷载相比,当温差为5℃和10℃时,横向位移极值分别增大了121.30%、242.59%;随着横向温梯荷载的增大,轨向偏差整体呈增大趋势,简支梁梁端向阳侧高低偏差逐渐减小,背阴侧高低偏差逐渐增大,而连续梁梁端变化规律相反;阴阳面横向温差荷载对轨向偏差影响较大,横向温差主要影响阴阳面高低偏差的分布,而温差荷载的大小直接影响轨向偏差幅值。研究成果可为高温差地区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冯青松 许晨霄 孙魁 钟贞浪关键词:连续梁桥 无缝线路 几何形位 有轨电车长枕埋入式轨道复合地基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有轨电车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复合地基结构的关键影响因数和最优参数组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复合地基三维精细化计算模型.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了无砟轨道复合地基结构力学性能的响应面函数,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模型替代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可以大大减少优化迭代所需要的计算时间,且能够保证足够的计算精度;建议在进行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复合地基设计时将钢轨垂向位移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各设计变量对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复合地基结构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轨道板厚度、桩径、支承层厚度、桩纵向间距;最佳设计方案为轨道板厚度0.32m,支承层厚度0.18 m,桩径0.55 m,桩纵向间距1.6 m. 孙魁 冯青松 王威 陈艳明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 复合地基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