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露

作品数:22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养殖
  • 5篇刚毛藻
  • 4篇生物量
  • 4篇物量
  • 3篇污泥
  • 2篇厌氧
  • 2篇厌氧消化
  • 2篇一体式膜生物...
  • 2篇藻类
  • 2篇生物反应
  • 2篇生物反应器
  • 2篇水泵
  • 2篇水生
  • 2篇水生生物
  • 2篇水质
  • 2篇水质基准
  • 2篇潜水泵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自来水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湘南学院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22篇李露
  • 5篇李根保
  • 5篇郭亮亮
  • 1篇李敦海
  • 1篇周维成
  • 1篇代亮亮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对铵态氮的响应被引量:3
2017年
为探讨铵态氮在藻类种群演替中的作用,采用纯培养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铵态氮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生理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培养条件下,5.0~20 mg·L^(-1)的铵态氮浓度适宜于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的生长,但铜绿微囊藻比四尾栅藻对铵态氮的响应更敏感;铵态氮浓度达到50 mg·L^(-1)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在第2天时由0.35降低至0.07,四尾栅藻的光合活性则在第4天时由0.63降低至0.47;随着培养时间和铵态氮浓度的增加,四尾栅藻色素体的损伤情况加剧;铵态氮浓度≥10 mg·L^(-1)时,四尾栅藻易形成两细胞形态的结构,铵态氮浓度低于10 mg·L^(-1)时,四尾栅藻易形成四细胞形态的结构;在共培养条件下,适宜四尾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铵态氮浓度范围分别是0.5~2.0和5.0~20 mg·L^(-1);铜绿微囊藻是喜高铵(5.0~20 mg·L^(-1))的藻类,控制铵态氮浓度在一个较低水平(≤2.0 mg·L^(-1))可以作为防治微囊藻水华发生的策略。
代亮亮郭亮亮李露周维成李根保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铵态氮生态学特性演替
利用超声波和零价铁协同预处理提高藻类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利用超声波和零价铁协同预处理提高藻类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质量份计,将100份接种污泥、80份藻类污泥、1‑20份零价铁充分混合后发酵20‑90分钟,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超声波...
宋康李露李州扬
文献传递
刚毛藻3种培养方式比较
2018年
刚毛藻野外生长旺盛,但是室内培养生长效果不好.为促进刚毛藻生态学、水环境治理特性研究及开发利用,以寡枝刚毛藻(Cladophora oligoclona)为对象,分析3种培养方式(静置、通气、水体流动+通气)对刚毛藻生物量、形态和光合活性变化的影响,以建立和评估刚毛藻室内培养的方法.结果显示,水体流动+通气培养方式能有效促进刚毛藻生物量的积累;刚毛藻在3种培养方式下培养,形态变化不同,在水体流动+通气培养方式下单个细胞的长度变长、直径变短,从而表现出主枝细胞长度、分枝细胞长度、株高、分枝总长显著高于静置和通气培养方式培养的刚毛藻(P〈0.05);刚毛藻在水体流动+通气培养方式下显示出更高的光合活性.综上表明,水体流动+通气培养方式更适合刚毛藻的室内培养,该方法可为刚毛藻室内进一步的大量培养提供技术参考.
李露宋学宁代亮亮郭亮亮郭亮亮
关键词:生物量光合活性
一种优控重金属污染物铬的区域性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控重金属污染物铬的区域性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毒性数据的收集与筛选、受试物种筛选,将筛选后的毒性数据导入China‑WQC,以lgSMAV为横坐标,以累积概率为纵坐标进行模型拟合,依...
宋康李露刘群谢发之孙福红李会仙常红苏海磊赵晓丽
文献传递
一种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平台、浮堤和支架,所述平台下端对称安装有浮堤,平台右侧顶端安装有支架,平台左侧顶端安装有若干太阳能组件,平台下端安装有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箱上端安装有滑块,平台下端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
李露宋康李州扬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养殖尾水净化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养殖尾水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箱体内腔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内表面的中...
宋康李露李州扬
文献传递
富营养化湖泊刚毛藻建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富营养化湖泊刚毛藻建群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草海沿岸带水深为5,25,45,65,85cm处分别放置大理石板作为刚毛藻建群的人工基质,监测人工基质上刚毛藻群落的生物量、藻丝长度以及附着硅藻的密度和组成.结果发现,2周后,水下25cm处的刚毛藻群落的生物量最大,为9.0mg/cm2.4周后,水下5cm处刚毛藻群落的生物量为14.0mg/cm^2,是25cm处刚毛藻群落生物量的1.62倍.整个实验期间,水下65,85cm处刚毛藻群落的生物量一直较少,生物量分别为2.86,1.39mg/cm^2.相对其它深度,5cm处刚毛藻藻丝长度最长,最高值为11.8cm.在第6周,水下5cm处刚毛藻群落中附着硅藻的密度最大,为7.8×10~6cell/cm^2.分析结果显示,NH_4^+-N浓度、水下光照强度和SRP浓度是显著影响刚毛藻群落特征(刚毛藻群落生物量、刚毛藻藻丝长度和附着硅藻密度)的因子,而NH_4^+-N浓度和pH值是影响硅藻群落组成的显著性环境因子.
郭亮亮李露李露李敦海李根保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深
水环境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介水传染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问题,对水环境中致病菌的适当监测和风险评估是预防水传播疫情的关键.建立水环境中无需培养的快速致病菌检测方法并应用于QMRA(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对于维护公众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环境水体致病菌方法的建立方面,包括不同致病菌引物的设计,分析条件的优化,比较分子生物学方法与标准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以及提高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灵敏度,降低检测用时和分析成本的探索等.相对于传统培养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环境水体致病菌的检测方面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耗时短的优势,此外,分子生物学方法还能够检测有活性但不可培养的菌株,区分致病毒株和非致病菌株,并在高通量检测致病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定量致病菌浓度,并将其应用于QMRA中,可以提高对致病菌污染的预测能力.最后,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不同种类致病菌的发生、传播程度、毒力,用于优化QMRA,但目前缺乏可用于评估的数据,未来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重点监测站点,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收集长期的可在线访问的监测数据用于QMRA,结合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实现对区域范围的自动预警,从而提高保护公共健康的可能性.
邓闵李露宋康
关键词:定量PCR致病菌检测限微阵列风险评估
三维荧光分析评价腐殖酸高级氧化前处理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地表水中腐殖酸类物质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很难被降解去除,大部分残留组分会在后期加氯消毒过程中产生消毒副产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选取紫外(UV)辐照、过硫酸根(peroxydisulfate,PDS)和双氧水(H2O2)高级氧化过程,对腐殖酸进行部分氧化降解,考察了不同的高级氧化作用对腐殖酸的处理效果。三维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FEEM)分析结果表明, UV/PDS共同作用可在10 min内极大程度地去除腐殖质类难降解组分,可减轻腐殖质带来的嗅味与色度问题,并可减少后续消毒处理过程中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问题。
刘丹李露宋康周晓红
关键词:腐殖酸紫外辐照双氧水三维荧光光谱
一种用于渔业养殖废水净化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渔业养殖废水净化槽,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水泵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有净化槽本体,...
李露宋康李州扬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