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琳楠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核因子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2篇肺炎支原体肺...
  • 1篇烧伤
  • 1篇实变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时间
  • 1篇小儿
  • 1篇小儿急性
  • 1篇小儿急性腹泻
  • 1篇轮状
  • 1篇轮状病毒
  • 1篇轮状病毒检测
  • 1篇难治
  • 1篇难治性肺炎
  • 1篇难治性肺炎支...
  • 1篇急性

机构

  • 4篇郑州市第一人...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李琳楠
  • 2篇程艳波
  • 2篇张成云
  • 2篇王永芳
  • 1篇李玉龙
  • 1篇廖琳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清中IL-17、NF-κB表达水平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实变的早期诊断作用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肺实变急性期患儿血清中IL-17、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MPP且病程均在急性期的64例患儿,根据入院时患儿胸部CT或胸部X线片的影像学特点分为肺实变组(32例)和非肺实变组(32例),检测并比较2组MPP患儿血清中IL-17、NF-κB水平,分析IL-17与NF-κB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研究血清中IL-17、NF-κB对MPP急性期患儿肺实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肺实变组IL-17、NF-κB高于非肺实变组(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MPP患儿的IL-17与NF-κB水平呈正相关(r_(s)=0.818,P<0.05)。当血清中IL-17水平为10.45 pg/mL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诊断MPP患儿肺实变的灵敏度是75.0%,特异度78.1%;当血清中NF-κB水平为534.13 pg/mL时,AUC为0.951,诊断MPP患儿肺实变的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84.4%。结论MPP肺实变患儿急性期血清中IL-17、NF-κB表达水平升高,早期检测血清中IL-17、NF-κB水平对MPP肺实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李琳楠王永芳程艳波许玉芳徐卫芳李霞张成云冉绍云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实变白介素-17核因子-ΚB
血清中TLR4、NF-κB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TLR4、NF-κB水平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住院治疗的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69例,其中RMPP组33例,普通MPP组36例。应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预测RMPP的特异性指标。结果两组MPP患儿血清TLR4、NF-κ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2、9.850,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NF-κB水平与RMPP呈正相关(r_(s)=0.642、0.791,均P<0.05)。当TLR4值为8.36 ng/mL时,AUC(曲线下面积)为0.871,诊断出RMPP的敏感度是84.8%,特异度72.2%;当NF-κB值为572.12 pg/mL时,AUC为0.957,诊断出RMPP的敏感度是97.0%,特异度83.3%。两因子联合检测,预测RMPP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9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LR4>8.36 ng/mL(OR=1.918,95%CI:1.058~3.479,P=0.032)及NF-κB>572.12 pg/mL(OR=1.028,95%CI:1.008~1.046,P=0.004)是发展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MPP患儿血清中TLR4、NF-κB表达水平增高,早期检测TLR4、NF-κB水平对RMPP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为发生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明显提升。
王永芳许玉芳程艳波李琳楠曾培培李伟霞张成云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初诊实验室指标与儿童烧伤严重程度 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中度以上烧伤儿童的初诊实验室特征与烧伤严重程度和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中度以上烧伤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中度、重度、特重度烧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并分析差异指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104例患者中,中度烧伤26例,重度烧伤22例,特重度烧伤56例。重度和/或特重度烧伤组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血糖、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中度烧伤组;淋巴细胞比例、钾离子(K~+)、钙离子(Ca~(2+))水平低于中度烧伤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WBC、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BUN、Cr、AST水平与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比例、K~+、Ca~(2+)水平与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严重程度和Ca~(2+)浓度是总住院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Ca~(2+)浓度也是ICU住院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烧伤后早期血细胞、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与烧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合这些指标尤其是Ca~(2+)水平的变化可以对患儿病情作出更精确的分析。
鲁淑婷李玉龙李琳楠廖琳
关键词:烧伤儿童钙离子载体
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在小儿急性腹泻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检测粪便中的A群轮状病毒对于小儿急性腹泻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68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对其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468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检出A群轮状病毒者105例,阳性率为22.4%。105例阳性患者中男68例,阳性率23.5%,女37例,阳性率为20.7%,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6个月的患者4例;6个月~1岁的患者18例;1岁~2岁的患者73例;2岁~6岁的患者10例。其中其中以6个月~2岁之间的患儿感染率最高,与其他两个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不同月份的感染率不同,其中十月份、十一月份的感染率最高(P<0.05)。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导致小儿出现急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每年十月、十一月份为小儿感染的高峰期,其中以6个月~2岁的小儿感染率最高。因此,对于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应该重视腹泻原因的检测,从而明确诊断,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李琳楠
关键词:小儿急性腹泻A群轮状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