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强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磷血症
  • 1篇血症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替考拉宁
  • 1篇通气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患者
  • 1篇群体药代动力...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膈肌
  • 1篇脱机
  • 1篇临床病例
  • 1篇临床病例分析
  • 1篇机械通气
  • 1篇机械通气患者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3篇邹子俊
  • 3篇鲍强
  • 2篇何志捷
  • 2篇周明根
  • 1篇余晓霞
  • 1篇李方义
  • 1篇廖文华
  • 1篇植耀炜

传媒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磷血症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低磷血症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0例伴有低磷血症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采用个案-控制方法,以1∶2的比例选择60例同期非低磷血症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自主呼吸试验(SBT)次数、膈肌超声运动指标、脱机结局及住院期间的预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血磷预测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和住院期间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阈值;采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检验膈肌超声运动指标与血磷的相关性。结果与非低磷血症组比较,低磷血症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d:13.0(7.0,22.0)比10.0(5.5,14.0),P<0.05〕,SBT次数明显增加〔例次:3(0,5)比1(1,2),P<0.01〕,脱机成功率明显降低(53.3%比91.7%,P<0.01),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20.0%比1.7%,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磷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有预测价值,AUC为0.795,最佳阈值为0.85 mmol/L(敏感度73.2%、特异度84.2%);血磷对机械通气患者住院生存也有预测价值,AUC为0.782,最佳阈值为0.48 mmol/L(敏感度81.9%、特异度85.7%)。与非低磷血症组比较,低磷血症组患者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分数(DTF)和膈肌移动度(DE)均明显降低〔DTei(cm):0.19±0.07比0.27±0.08,DTee(cm):0.14±0.05比0.19±0.06,DTF:(33.55±16.17)%比(45.04±18.66)%,DE(cm):1.17±0.49比2.28±0.69,均P<0.01〕。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磷与DTei、DTee、DTF和DE均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442、0.351、0.293、0.628,均P<0.01)。结论血磷水平与膈肌超声运动指标具有相关性,低磷血症可能会降低膈肌收缩功能,增加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时间和SBT次数,影响机械通气患者�
鲍强周明根廖文华彭鹭邹子俊
关键词:低磷血症机械通气脱机
Castleman病60例临床病例分析
2017年
目的:总结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2016年在本院诊断Castleman病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CD患者根临床分为局灶型(unicentric CD,UCD)和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D,MCD),分别包括三个病理类型:透明血管型(hyaline vascular type,HV-CD)、浆细胞型(plasma cell type,PC-CD)、混合型(mixed type,Mix-CD)。37例UCD临床症状轻微,均行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好。23例MCD临床症状复杂,其中8例有水肿或胸、腹水,6例体重减轻或乏力,5例出现咳嗽、咳痰,4例有心悸、气促,4例有口腔溃疡,3例有皮肤溃疡,3例有发热,3例有出血症状,2例出现肢体、皮肤麻木,盗汗,消化道症状和肝脾肿大各1例;实验室检查可见免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升高、急性期反应物升高、低白蛋白血症、贫血等异常;需手术和药物综合治疗,预后较差。结论:Castleman病可通过病理活检确诊,UCD临床症状轻微,手术治疗效果好,MCD临床症状复杂,需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较差。
鲍强曾俏君周明根邹子俊何志捷
关键词:CASTLEMAN病
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替考拉宁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建立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66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水平。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脓毒症静脉滴注替考拉宁后的血药浓度数据,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变异情况,构建替考拉宁在脓毒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对最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采用二房室模型拟合所收集的替考拉宁血药浓度数据。替考拉宁中央室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为0.45 L/min,外周室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为0.72 L/min,中央室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为39.74 L,外周室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为152.41 L。逐步回归法筛选协变量结果显示,血清肌酐、总蛋白及乳酸对替考拉宁的中央室清除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二房室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较好预测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可为后续优化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何志捷何志捷植耀炜李方义李方义邹子俊鲍强
关键词:替考拉宁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群体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