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爽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退行...
  • 2篇张量成像
  • 2篇退行性
  • 2篇退行性病变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退行性...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张量
  • 2篇扩散张量成像
  • 2篇成像
  • 1篇弹力
  • 1篇弹力纤维
  • 1篇弹力纤维瘤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性病
  • 1篇软组织
  • 1篇受试者
  • 1篇受试者工作特...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彭如臣
  • 4篇钟佳利
  • 4篇赵爽
  • 3篇张双
  • 2篇沈秀芝
  • 2篇信瑞强
  • 2篇宋海龙
  • 1篇陈学明

传媒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磁共振T2 mapping序列在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T2mapping)成像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97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485个腰椎间盘)纳入观察组,另选择97名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通过3.0T磁共振成像(MRI)T2mapping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进行扫描,行正中矢状位T2mapping成像,对不同MRI腰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T2mapping值(T2值)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分级腰椎间盘T2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Pfirrmann分级平均得分。结果:通过T2mapping扫描,在97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485个腰椎间盘中,I~Ⅴ级腰椎间盘个数分别为:87、142、117、98、41。通过方差分析,I~Ⅴ级间前纤维环、后纤维环及髓核T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86,F=7.013,F=11.689;P<0.05);组间两两比较,前纤维环T2值中,Ⅲ级与Ⅳ、Ⅳ级与Ⅴ级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4,5.69,P<0.05);后纤维环T2值中,Ⅰ级与Ⅱ级、Ⅳ级与Ⅴ级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8,7.09,P<0.05);髓核T2值中,Ⅳ级与Ⅴ级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级间均有统计学差异(t=6.34,t=5.17,t=4.82;P<0.05)。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髓核各分区T2值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5),前纤维环和后纤维环T2值无明显相关(r=0.08,P>0.05)。观察组Pfirrmann分级平均得分(78.57±10.12)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P<0.05)。结论:T2mapping成像技术可作为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量化依据,对于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具有积极意义。
宋海龙彭如臣钟佳利信瑞强赵爽张双杨新颖陈学明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多排螺旋CT及MRI诊断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背部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EFD)的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FD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8例行CT增强检查,4例行MRI检查,1例同时行MRI增强检查,3例MRI平扫检查,并分别测量EFD、前锯肌及周围脂肪CT平扫及增强后CT值进行比较,分析EFD的临床特点及CT、MRI表现。结果 20例患者中,13例病灶位于双侧,4例病灶位于右侧,3例病灶位于左侧,CT共发现33处病灶,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肌肉深面,均呈扁丘状或半圆形肿块,主要以肌肉样密度为主,病灶内见条纹状脂肪密度沿病灶长轴间隔排列;病灶边缘毛糙不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CT增强扫描3例轻度强化,5例无强化;EFD与前锯肌、EFD与周围脂肪间平扫及增强CT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信号不均匀,呈等信号为主的肌组织与高信号的脂肪组织交错排列,MRI增强扫描1例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结论背部弹力纤维瘤具有典型的发病部位,根据CT及MRI影像表现均可做出明确诊断。
张大勇彭如臣沈秀芝张双赵爽钟佳利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纤维瘤软组织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相关定量参数值对T2WI无高信号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T2WI无高信号CSM患者和38例健康志愿者即对照组的颈髓DTI图像。经后处理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轴向弥散系数(AD)和径向弥散系数(RD)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定量参数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值以及定量参数值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对各定量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两两比较。结果CSM组FA值(0.572±0.063)低于对照组(0.643±0.06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M组ADC值(1.503±0.464)、AD值(2.365±0.424)及RD值(0.983±0.345)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38±0.130)、(2.037±0.207)、(0.685±0.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参数中RD值诊断CSM的AUC最大,为0.822,当诊断临界值为0.782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5%和84.2%;FA与ADC、FA与AD联合使用诊断CSM的AUC最大,分别为0.841和0.846;FA与ADC、FA与AD联合使用诊断CSM的AUC分别大于单独使用ADC(0.790)值和AD(0.740)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TI相关定量参数可能在常规T2WI显示颈髓高信号之前早期客观定量评估颈髓微观结构的变化,FA与ADC、FA与AD联合使用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信瑞强宋莉郭冉李凤菊钟佳利赵爽彭如臣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扩散张量成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MRI-DTI定量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相关测量指标作为定量分析方法在腰椎间盘病变的应用,并对扩散梯度方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选取来我院的腰腿疼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6.9±16.2)岁,全部患者进行常规MRI及矢状位DTI腰椎间盘扫描,DTI扩散梯度方向分别为6、12、20。按扩散梯度方向将腰椎间盘分为DD6、DD12、DD20组;按Pfirrmann(Pm)分级将椎间盘分为Ⅱ、Ⅲ、Ⅳ及Ⅴ组,测量并比较不同扩散梯度方向组间、不同Pm分级组间椎间盘髓核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项异向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纵向弥散系数(λ1)。结果不同扩散梯度方向组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A值、λ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m分级组间,扩散梯度方向为6时,FA值在Ⅳ与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梯度方向为12和20时,FA值在Ⅱ与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Ⅳ、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梯度方向为6、12、20时,ADC值在Ⅱ、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扩散梯度方向为6、12、20时,各组λ_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应用于腰椎间盘病变的定量分析,扩散梯度方向为6时,可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及测量数据,并可应用FA值对不同Pm分级椎间盘进行定量分析。
赵爽彭如臣沈秀芝张双钟佳利宋海龙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椎间盘退化表观扩散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