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哲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配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补液、灌肠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同时加用醋酸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加用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8.7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胃肠减压量、腹痛腹胀的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中转手术例数等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 高恒岭吕绪昆李树亮李培哲张建先
- 关键词:中药醋酸奥曲肽粘连性肠梗阻
-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结局的预测意义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对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临床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接受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GPS 0组(CRP≤10 mg/L且ALB≥35 g/L)、GPS 1组(CRP>10 mg/L或白蛋白<35 g/L)与GPS 2组(CRP>10 mg/L且白蛋白<35 g/L),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生存情况。结果:3组患者年龄、术前合并慢性病、肿瘤标志物、肿瘤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肿瘤部位、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近期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S可作为预测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预后参考指标,GPS评分高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 李培哲黑颖睿高恒岭吕绪昆李树亮
- 关键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胃肿瘤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手术后并发症预后
- 胃癌淋巴结浸出液癌胚抗原含量在淋巴结微转移中的意义
- 2014年
- 目的了解胃癌淋巴结浸出液中癌胚抗原含量在评估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入院的71例行D2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电光化学法测量清扫的淋巴结浸出液癌胚抗原含量,同常规HE染色法、免疫组化法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常规HE染色法进行对比分析显示,电光化学法测量癌胚抗原含量检测淋巴结转移在敏感度方面高于常规HE染色法,<0.05,有统计学意义,同免疫组化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敏感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胃癌术后淋巴结浸出液癌胚抗原含量判断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度优于HE染色法,有统计学意义。同免疫组化法无统计学差异。在指导术后早期应用辅助治疗及PN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 赵传杰刘茂荣李树亮李培哲
- 关键词:胃癌癌胚抗原HE染色法
-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剖腹探查术,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探查技术,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天数和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高恒岭吕绪昆李树亮李培哲张建先
- 关键词:腹腔镜探查安全性
- 雷公藤甲素联合高压氧处理对大肠癌SW62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雷公藤甲素(TPL)处理对大肠癌SW620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SW620细胞完成后,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作处理,TPL组加入终质量浓度为2 mg/L的TPL溶液,HBO组则在高压氧舱中暴露培养90 min,HBO+TPL组将SW620细胞先在高压氧舱暴露培养90 min后用2 mg/L的TPL溶液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W620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W620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BO+TPL组SW620细胞的存活被进一步抑制,其存活率[(52.13±2.43)%]明显低于TPL组[(78.54±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TPL组SW620细胞凋亡率[(38.2±3.2)%]明显高于TPL组[(2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TPL组SW620细胞凋亡蛋白Bcl-2表达较TPL组明显降低,Bax和caspase-3的表达较TPL组明显升高(P<0.05)。与HBO组和对照组比较,TPL组SW620细胞p-JNK表达明显升高,p-STAT3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TPL组比较,HBO+TPL组SW620细胞p-JNK表达明显升高、p-STAT3表达及耐药性相关蛋白P-gp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HBO协同处理能够增强TPL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SW620细胞中的JNK/STAT3信号通路实现的。
- 吕绪昆高恒岭李培哲王金凯
-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高压氧大肠癌SW62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 3D与2D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3D与2D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2月为64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3D腹腔镜手术(3D组),33例行2D腹腔镜手术(2D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中转开腹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肠管浆肌层损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腹腔镜手术行肠粘连松解术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而且不增加住院费用,较2D腹腔镜具有一定优势。
- 高恒岭吕绪昆李培哲王金凯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检查疗效比较研究
- 巴豆生物碱调控miR-4317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 2022年
- 目的探讨巴豆生物碱(crotonic alkaloids,CA)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不同浓度的CA处理SW620细胞,脂质体转染法将miR-NC、miR-4317 mimics分别转染至SW620细胞,将anti-miR-NC、anti-miR-4317分别转染至SW620细胞后加入100μg/ml巴豆生物碱处理24 h;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miR-4317的表达量。结果CA处理SW620细胞后,miR-4317的表达量和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转染miR-4317 mimics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P<0.05);转染anti-miR-4317可降低CA对SW62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结论巴豆生物碱可通过上调miR-4317的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 孔令甲赵维波刘英超李培哲
- 关键词:结直肠癌巴豆生物碱细胞增殖凋亡
- 术前无营养风险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补充性肠外营养的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术前无营养风险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SPN)是否有必要,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一定的循证学依据。方法参照营养风险筛查方法2002(NRS2002),筛选术前评分<3分的结直肠癌患者106例,按照术后是否给予SPN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组和EN+SP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近期营养状况以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体质指数、肿瘤分期、术前合并症、术前是否新辅助化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6天早晚餐前平均血糖EN+SPN组显著高于EN组[(9.1±3.7)mmol/Lvs(7.5±2.9)mmol/L,F=6.139,P=0.015]、[(8.3±3.1)mmol/Lvs(6.8±2.8)mmol/L,F=6.834,P=0.010];住院费用EN+SPN组显著高于EN组[(5.1±0.3)万元vs(4.9±0.2)万元,F=16.306,P=0.000];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以及术后第6天的血清营养指标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无营养风险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给予SPN与EN相比并不能使患者的近期临床结局获益,反而容易引起术后高血糖,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 李培哲高恒岭吕绪昆王金凯李树亮刘西山
-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腹腔镜结直肠癌
- 体质量指数对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对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179例行腹腔镜TME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三组:偏瘦组(BMI<18.5kg/m2,15例)、正常组(BMI18.5~22.9kg/m2,89例)、超重肥胖组(BMI≥23.0kg/m2,7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情况。结果超重肥胖组术前合并症多于偏瘦组和正常组[45.33%(34/75)比4/15和28.09%(25/89)],偏瘦组术前白蛋白低于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36.3±2.8)g/L比(38.6±3.2)和(39.1±3.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偏瘦组和正常组[(149.2±32.9)min比(129.3±28.7)、(133.5±23.6)min和(135.5±29.0)ml比(117.5±22.6)、(122.5±2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性别构成、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环周切缘、淋巴结清扫数、切除长度、术后并发症、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尿潴留、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的不同意味着患者合并症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超重和肥胖会导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TME时操作困难,但不影响手术的根治性及患者的近期临床结局。
- 李培哲吕绪昆高恒岭黑颖睿刘西山
- 关键词:直肠肿瘤人体质量指数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如何筛查早期胃癌
- 2018年
- 胃镜检查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医生应该建议胃癌高危人群每年行1次胃镜检查,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40岁以上、胃癌的高发地区或者是有幽门螺旋杆菌、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以及有胃大部切除手术史,还有就是有胃癌家族史。早期发现胃癌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若发现早期胃癌,患者能及时行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可在90%以上;而发现进展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一般可达50%左右;假若在晚期才被发现,一般患者的生存率在10%以下。不属于高危人群者,建议每3年或每5年做1次胃镜检查即可。
- 李培哲
-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癌高危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胃大部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