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鑫

作品数:3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冬小麦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氮素利用效率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氮素吸收效率
  • 1篇同播
  • 1篇年际
  • 1篇稳产
  • 1篇小花
  • 1篇小花发育
  • 1篇利用率
  • 1篇利用效率
  • 1篇花发育
  • 1篇光能
  • 1篇光能利用
  • 1篇发育特性

机构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代兴龙
  • 3篇贺明荣
  • 3篇马鑫
  • 2篇朱元刚
  • 2篇初金鹏
  • 2篇王晓婧
  • 2篇张秀
  • 1篇徐海成
  • 1篇王月超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播期冬小麦小花发育特性与同化物代谢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推迟播期能够维持单位面积粒数已在前期研究中得到证实,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不同播种期冬小麦小花发育特征及分化、退化的差异性,分析植株同化物积累、分配与小花发育和结实的关系,旨在为提高小麦穗粒数以及丰富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东武村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田(35°57′N,117°3′E)进行,以泰农18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9月24日、10月1日、10月8日、10月15日和10月22日共5个播期处理,观察记载小花发育过程中分化和退化数量动态以及最终结实粒数,测定开花期穗部和茎秆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计算小花退化阶段整株和穗部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速率。【结果】播期推迟条件下,单位面积可孕花数和单位面积结实粒数获得了维持,单位面积最大分化小花数明显降低,小花存活率显著提高。推迟播期明显减少了小花退化数量,小花退化速率明显降低。在小花退化阶段,推迟播期加速了整株和穗部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从而为开花期穗干重的维持以及干重穗茎比和氮素穗茎比的提高提供了保证。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单位面积可孕花数分别与穗干物重、干物重和氮积累量穗茎比、整株和穗的干物质和氮的积累速率以及小花存活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推迟播期明显减少了有效茎蘖和无效分蘖所产生的退化小花数,尤其无效分蘖产生的退化小花数下降幅度更加明显。提高主茎在群体中同化物所占比例能够有效维持单位面积可孕花数和减少退化小花数,降低了小花死亡消耗。此外,推迟播期提高了可孕花累积生长度日生产效率,降低了退化小花累积生长度日生产效率。【结论】推迟播期明显降低了小花的退化,从而提高了小花存活率,开花期单位面积可孕花
朱元刚肖岩岩初金鹏初金鹏张秀马鑫马鑫代兴龙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小花发育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被引量:27
2017年
为明确不同氮肥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差异,在大田条件下,以山东省主推的21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0、120、180、240和300kg·hm^(-2)共5个氮肥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氮肥、品种及两者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氮肥水平不同则品种间的氮效率差异程度不同。大部分供试品种的氮效率类型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聚类结果不一致,仅临麦4号、鲁原502、泰山28和山农25在各氮肥水平下的产量、氮素利用率均较高,可划为氮高效品种。氮高效品种达到高氮效率的途径不同,临麦4号通过高氮素吸收效率、泰山28通过高氮素利用效率、鲁原502和山农25通过氮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共同作用实现氮高效。由此可知,应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对冬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应不同地力环境的品种和与品种特性相适应的施肥技术;在氮高效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中,应针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吸收和利用特性进行鉴别和调控,才能最大程度挖掘和利用其高产、高效潜力,实现增产增效。
王晓婧代兴龙马鑫董述鑫张秀初金鹏贺明荣
关键词:小麦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
冬小麦高产高效群体的年际间稳产性能被引量:18
2017年
以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农民管理习惯的农户模式(T_1)、不计肥水和人工等投入以获得高产的高产模式(T_2)和优化种植密度、播期、肥水管理运筹的高产高效模式(T_3)3种种植模式,于2012年10月—2016年7月连续4个小麦生育季,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小麦主茎与分蘖成穗特性、不同年份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利用、光合产物分配等光能利用特性和产量差异,结合年际间的光、温、水等生态因子分布差异,分析了高产高效群体的稳产性能.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内的光、温、降雨等生态因子的总量和各生育时期分布存在较大变异.T_1、T_2、T_3模式主茎穗的比例分别为38.9%、58.7%、66.9%,表明T_1、T_2、T_3模式在群体结构构建上分别是以分蘖穗为主、主茎穗和分蘖穗并重、主茎穗为主.T_2模式的生物量和产量最高,T_1最低,T_3模式自孕穗期之后,尤其是在开花14 d后仍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和截获量、群体光合速率,并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分配能力,使其在干物质积累相对偏低的情况下仍可获得高产.T_3模式花后的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和截获量以及光合速率等的年际间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均小于T_1和T_2模式,由此也保证了T_3模式生物产量的稳定.相关分析表明,以主茎成穗为主的T_3种植模式能够有效应对年际间气候变化并实现稳产,关键是具有年际间稳定的生物产量.
马鑫代兴龙王晓婧董述鑫王月超徐海成徐海成贺明荣
关键词:干物质光能利用稳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