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艳
- 作品数:13 被引量:94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盆底超声诊断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19年
- 目的 分析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使用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入的6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设为试验组,将本医院同期收入的3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参照组,均予以盆底超声检查,比对试验组与参照组超声检查表现。结果试验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θ、Ar、Br、As、Bs、BND与参照组数据比对,数据指标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盆底超声诊断检查用于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具有显著作用。
- 彭艳艳舜珏高曼启明星梁玉
- 关键词:产妇产后
-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妊娠与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8
- 2019年
- 目的结合盆底超声观察并评价妊娠及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法,选择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D(常规三切面扫查)、3D(轴平面)、4D(动态三维)显示模式观察妊娠晚期(≥孕32周)、产后6~8周产妇(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56例)的盆底结构,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观察膀胱颈部-尿道内口是否关闭,测量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尿道倾斜角、膀胱颈移动度、膀胱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肛管直肠连接部位距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垂直距离,同时采用盆底超声3D模式、超声断层成像模式观察盆底肌肉是否完整、有无撕裂缺损情况,采用4D模式实时动态观察盆膈裂孔孕晚期和产后的变化。结果妊娠晚期检查,19例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但未见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膨出等盆底其他组织异常,产后6~8周检查,56例见盆底其他组织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产妇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盆底功能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与产后6~8周产妇Valsalva动作时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尿道倾斜角、膀胱颈移动度、膀胱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肛管直肠连接部位距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与产后6~8周产妇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缩肛状态的肛提肌裂孔超声检测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在妊娠晚期及产后盆底功能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清晰、全面、动态观察产妇的盆底结构变化,还能够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准确测量评估,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首选筛查方法。
- 彭艳艳陈舜珏陈桂红梁玉王品
- 关键词:妊娠分娩盆底疾病
- 超声引导穴位注射曲氨奈德配合红花逍遥片治疗乳腺炎肿块的效果及预后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在超声引导下从乳根穴把曲氨奈德注射到乳腺炎肿块的病灶区域,并口服红花逍遥片,观察治疗乳腺炎肿块的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乳腺炎肿块患者108例,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给予抗生素头孢呋辛3.0 g,2次/d,静脉滴注,同时配合乳房按摩、微波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以从乳根穴注射曲氨奈德注射液40 mg至肿块区域,观察组配合超声引导下从乳根穴精准注射曲氨奈德注射液40 mg至病灶区域,2组均口服红花逍遥片治疗(每次4片,3次/d,饭前饭后均可,不影响哺乳)。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肿块缩小速度、肿块图像的炎性彩超指标改善情况、痊愈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块缩小速度、肿块图像的炎性彩超指标改善情况、痊愈指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下降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预后,复发的病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从乳根穴把曲氨奈德精准注射到乳腺炎肿块的病灶区域并联合红花逍遥片治疗乳腺炎肿块患者,相对于仅凭经验注射,能取得更加可信的效果,其肿块缩小速度、肿块图像的炎性彩超指标改善情况、痊愈指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都要优于对照组,并且预后更好,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常规临床推广。
- 启明星韩庆茹陈宇翔於海涛彭艳艳王艳菊陈舜珏刘丽红
- 关键词:超声引导住院费用预后
- 手术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为提高乳腺增生结节治疗效果,避免疾病再次复发,探究手术、康复新液联合用于疾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石家庄市第四医院门诊部于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2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组数均为46例,对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进行评估,参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对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评测,进行为期1年随访,记录疾病复发者,同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疾病复发率分别为6.5%、2.2%,与常规组15.2%、10.9%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疾病复发率低(P〈0.05);观察组改善率为97.8%,明显高于常规组87.0%,观察组乳腺增生结节治疗效果好(P〈0.05);入院时患者乳房肿块、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05),治疗后两组肿块、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同时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纽患者乳房疼痛、肿块评分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在对乳腺增生结节患者行手术切除肿块治疗后,使用康复新液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乳房疼痛、肿块症状改善,同时能避免疾病再次复发。
- 赵海军王娟赵建忠周春光启明星郭习娟彭艳艳冯涛
- 关键词:乳腺增生康复新液
- 超声诊断老年性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1例
- 2018年
- 患者,女性,76岁,发现盆腔肿物1年余就诊,平素无不适.经腹部超声探查:右侧腹腔探及一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包块,大小约94×33×39mm,形态欠规则,经阴道超声观察该包块边界清晰,壁厚,其内大部呈囊性无回声,部分为细条索状中等回声带,呈多层“洋葱皮”样,CDFI显示:上述团块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 彭艳艳
- 关键词:黏液性肿瘤超声诊断老年性囊实性包块阑尾超声探查
- 产前超声检出胎儿鼻骨低平的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出胎儿鼻骨低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胎鼻骨低平胎儿(鼻额角>140°)。于孕20~28^(+6)周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孕妇均于孕16~20周接受唐氏筛查或无创DNA筛查,发现高风险或胎儿结构异常时行羊水穿刺或脐血穿刺,分析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观察胎儿面部正中矢状切面鼻额角及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结果20胎胎儿鼻额角为143.10°~157.81°,平均(149.84±4.06)°;其中11胎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包括小头畸形、股骨短、脊柱异常、小下颌、盖伦静脉瘤等。对10胎行羊水穿刺、2胎行脐血穿刺,于其中4胎检出染色体异常,包括2胎21三体、1胎18三体及1胎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异常(即X染色体p22.33-p22.32处缺失2.14 Mb区域)。获诊后10名孕妇继续妊娠,后顺产或接受剖宫产;9名接受引产,1名失访。结论鼻骨低平胎儿常合并其他结构异常;产前检出胎儿鼻骨低平提示其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包括非整倍体、微缺失等。
- 郭习娟孙聪欣彭艳艳陈桂红邵小柳启明星彭园园
- 关键词:鼻骨胎儿产前染色体障碍
- 经盆底超声分析妊娠、分娩和盆底肌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 探究经盆底超声分析妊娠、分娩和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例妊娠、分娩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妊娠指导及分娩护理,未开展盆底肌锻炼;观察组于妊娠第28周开始予以盆底肌锻炼,2组分别于产后第8周行经盆底超声检查,比较2组盆底结构超声检查结果、盆底功能异常情况。结果 产后第8周,观察组GRRUG盆底肌力分级≥Ⅳ级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9.3%(P<0.05)。2组均未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OP)。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观察组BND、CD、RAD、LHD-d、LHLR-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超声观察妊娠期、分娩后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较好的维护盆底结构的功能,有助于提高产后盆底肌力程度,减少SUI发生。
- 彭艳艳陈舜珏付丽曼启明星郭习娟邵小柳
- 关键词:妊娠分娩盆底肌锻炼盆底功能
- 盆底超声在妊娠晚期及产后盆底功能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彭艳艳陈舜珏陈桂红梁玉郭习娟邵小柳王品
- 课题通过盆底超声评估孕晚期与产后盆底功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潜在风险做一个预期评估,早期判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程度及分型,为指导临床干预治疗提供有效的检查手段,以达到一个较好的预期治疗效果。盆底超声可早期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盆底障碍性疾病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肝内门-体静脉分流1例
- 2022年
- 孕妇,27岁,孕1产0。孕期无不良接触史及药物服用史,夫妻双方无家族遗传病史。产前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孕22周系统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孕27周实时三维超声检查:胎儿右房与左房内径比值1.21,右室与左室内径比值1.25,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值2.0,心胸面积比0.41,胎儿单脐动脉,脐带螺旋密集,胎儿门静脉左支与肝中静脉间可探及异常交通支(图1),门静脉左下支及左上支可见多个异常交通支连于肝左静脉(图2,3);频谱多普勒示此异常交通支呈三相波(图4)。
- 高曼郭习娟彭艳艳陈舜珏
- 关键词:频谱多普勒产前超声诊断主动脉内径肝中静脉左室内径
- 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对子宫全切术后前盆腔结构变化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结构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15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进行动态追踪观察,应用盆底超声检查结合三维超声检查立体成像技术对盆底结构扫查,分别在Rest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观察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度(UTA)、尿道旋转角(UR)、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通过三维超声检查观察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的变化,并对不同时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时间点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PUA、BND、UR、U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减小、BND增大,术后1年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明显减小,BND增大、UR增大、UTA增大、PUA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结论应用盆底超声检查能够全面、立体观察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结构及其功能的改变。
- 彭艳艳陈舜珏吴炜郭习娟付丽曼孙聪欣陈桂红启明星梁玉
-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盆底功能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