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巍

作品数:16 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源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工业园
  • 6篇生态工业
  • 6篇生态工业园
  • 5篇园区
  • 5篇生态
  • 5篇工业园区
  • 4篇中国生态
  • 4篇生态工业园区
  • 3篇园区发展
  • 3篇中试
  • 3篇中试研究
  • 3篇环境绩效
  • 3篇绩效
  • 3篇工业园区发展
  • 2篇地下水
  • 2篇电池
  • 2篇电动
  • 2篇电动自行
  • 2篇电动自行车
  • 2篇行车

机构

  • 14篇清华大学
  • 5篇浙江清华长三...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6篇刘巍
  • 8篇田金平
  • 7篇陈吕军
  • 5篇刘翔
  • 4篇汪诚文
  • 4篇赖玢洁
  • 4篇徐康宁
  • 4篇李星
  • 3篇刘婷
  • 1篇崔兆杰
  • 1篇王玉珏
  • 1篇臧娜
  • 1篇辛佳

传媒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电动自行车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稳定塘藻类生长规律及其影响的中试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在兰州构建了自然型稳定塘(自然塘)和人工型稳定塘(人工塘)的中试系统,研究了两种稳定塘中藻类生长状况及藻类生长对稳定塘污染物去除功能的影响。相比于自然塘,人工塘增加了折流式导流墙且悬挂了无纺布载体。结果表明,增设导流墙使得人工塘中水流速度比自然塘增加了2.4倍,这抑制了人工塘中藻类的生长繁殖。自然塘中藻类比人工塘中藻类生长更为旺盛,叶绿素a峰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4月,为279.44mg·m-3和115.65mg·m-3。藻类光合作用使得稳定塘出水DO和pH都明显高于进水,自然塘藻类生长更为旺盛,因此出水与人工塘出水相比具有更高的DO和pH。更高的pH使得自然塘具有更好的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56%和19%。
徐康宁汪诚文刘巍刘翔王玉珏
关键词:叶绿素A
再生水地下回灌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在实验室通过模拟方法研究了城市再生水地下回灌后的水质变化,重点分析了土壤含水层处理(SAT)对再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及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系统稳定时期,SAT对溶解性有机碳(DOC)平均去除率为37.2%。利用XAD树脂分离出再生水中占最主要DOM的3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和亲水性有机物(HPI)。HPOA、TPIA和HPI在SAT中去除率分别为33.9%、21.5%和44.1%。再生水有较高的消毒副产物生成势(BPDFP),经过SAT后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卤乙酸生成势HAAFP分别降低了11.0%和21.5%,但单位质量DOC的BPDFP却升高了,Specific THMFP和Specific HAAFP分别增大了42.4%和25.7%。即经过SAT处理后再生水中的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浓度会减少,但是剩下的难降解的DOM有更高的氯化活性。
刘巍刘翔辛佳
关键词:地下水回灌再生水
稳定塘用于石化废水尾水处理的中试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分别构建了自然型和人工型2种稳定塘的中试系统,探索稳定塘用于石化废水尾水处理的效果以及人工强化措施对稳定塘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选择适宜的场地建设稳定塘作为石化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前的防护性终端处理单元,具有兼顾进一步净化水质和调节性存贮的双重功效。自然型和人工型稳定塘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优势。自然型稳定塘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略优,对氨氮和TP的质量去除率分别为44%和75%;自然型稳定塘中叶绿素a浓度较高,有助于氨氮和TP的去除。人工型稳定塘则对有机污染物具有更优的去除效果,对COD的质量去除率为32%;增加曝气装置、设置导流墙、加入载体等人工强化措施有利于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徐康宁汪诚文刘巍刘翔
关键词:石化废水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环境绩效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24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环境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整体而言,园区环境效率非有效性主要来自纯技术非有效性,次要来自规模非有效性。各园区在环境绩效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验收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环境绩效上并无明显优势。大部分经济体量大的园区需要适当控制规模提升效率。研究还为园区未来环境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为未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参考。
刘巍田金平李星刘婷陈吕军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环境绩效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7
2016年
综述了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2)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3)3个角度分析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环境绩效,即基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及规划基准年绩效变化,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境绩效和基于环境绩效指数方法的生态工业园区环境绩效评价;(4)国内外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现状和热点;(5)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和研究面临的难点及未来发展展望。面向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需求,以期通过对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回顾和评述,为园区实践者和决策者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田金平刘巍臧娜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产业生态学
石化废水稳定塘系统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
2009年
稳定塘是一种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目前在污水资源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稳定塘系统防渗处理不当,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在中石化西北某市石化公司稳定塘中试工程一年多运行过程中,研究了3种稳定塘工程不同防渗层的防渗效果,连续对取样井中下渗后污水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进而判断稳定塘系统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渗效果优劣顺序是:红粘土机械压实>灰混土压实。污水下渗后水中TDS明显增大,平均浓度由1.2g·L-1增大到4.3g·L-1;包气带对COD、氨氮、石油烃、挥发酚、硫化物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各污染物浓度分别减少了7.8%、24.1%、19.9%、35.3%、37.5%;氰化物浓度几乎不变。由于污水是经过二级生化处理的石化废水出水,其中的有机物大部分是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入含水层中将更难以去除,所以下渗对地下水污染风险最大的是污水中的有机物。此外,下渗使地下水水位上升从而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刘巍刘翔徐康宁汪诚文
关键词:地下水防渗层土壤次生盐渍化
稳定塘运行管理的中试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构建了稳定塘中试研究系统,考察了运行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并探讨了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接种进行稳定塘细菌的培养,系统启动约为30 d,春季出现藻类旺盛生长期,持续约20d。藻类的光合作用对水体具有显著的充氧作用。氮的不足是制约本试验中藻类生长的重要原因。净蒸发量、渗透量分别占进水总量的11.6%和10.6%,对于水量损失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防渗层土壤性质和压实方式是影响防渗效果的主要因素。稳定塘应用中需要关注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要采取措施控制稳定塘中滋生蚊虫。
徐康宁汪诚文刘巍刘翔
关键词:周边环境
基于EIP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生态化发展研究——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地位重要;然而长期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其工业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制约。优化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化发展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EIP)建设...
高洋刘巍田金平邹德涛陈吕军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生态化发展生态工业园
文献传递
“双碳”目标下青岛高新区低碳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青岛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2016—2020年该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其碳达峰路径,并为中国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提出了低碳发展政策建议。研究显示,2016—2020年,青岛高新区碳排放总量从32.88万t增加至43.78万t,碳排放强度由0.47 t/万元降至0.36 t/万元。工业能耗是青岛高新区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也是其实现碳达峰的关键部门。生活用能的碳排放占比逐年增大,是青岛高新区实现碳达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集中供热设施、煤改气等举措,青岛高新区预计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总量达到71.58万t,碳排放强度降至0.27 t/万元。我国需制定统一的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建立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纳入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充分挖掘能源及环境基础设施的减排潜力,促进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
刘巍刘敏李沐阳毕梦艳陈志慧
关键词: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48
2012年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已逾10年。本文综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和实践启示,构建了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模式图,以期对1 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借鉴。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标准可依,依标准建设,据标准考核,示范试点带动,建立长效机制"的发展路线图,由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共同推进,从微观、产业集群、园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建设实践。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体,通过理念革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力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产业集群层面,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构建"园中园"的发展模式,提升竞争力和环境管理。园区层面,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热电冷多联供,实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及再生水回用。宏观层面,实现基础设施和服务在更大区域内的延伸共享,加强社会分工,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和谐发展。
田金平刘巍李星赖玢洁陈吕军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