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帅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荧光粉
  • 2篇光性质
  • 2篇红色荧光粉
  • 2篇发光
  • 2篇发光性
  • 2篇发光性质
  • 1篇可见光
  • 1篇可见光催化
  • 1篇可见光催化活...
  • 1篇甲基
  • 1篇甲基橙
  • 1篇固相法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活性
  • 1篇光催化剂
  • 1篇高温固相法
  • 1篇SM
  • 1篇SM^3+
  • 1篇SRP
  • 1篇WO

机构

  • 3篇河北大学

作者

  • 3篇丁士文
  • 3篇翟永清
  • 3篇杨帅
  • 2篇赵鑫
  • 2篇胡正磊
  • 1篇任淑霞
  • 1篇殷艳杰

传媒

  • 1篇中国照明电器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红色荧光粉Na_2SrP_2O_7:Eu^(3+)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2017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a_2Sr_(1-x-y)P_2O_7:x Eu^(3+),y Gd^(3+)系列红色荧光粉,同时探讨了Eu^(3+)及Gd^(3+)浓度等对样品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下煅烧所得样品具有与Sr2P2O7类似的结构,属斜方晶系。样品的主激发峰在394 nm左右,归属于Eu^(3+)的~7F_0→~5L_6跃迁;主发射峰位于594 nm和614nm处,分别对应Eu^(3+)的~5D_0→~7F_1磁偶极跃迁和~5D_0→~7F_2电偶极跃迁。在单掺Eu^(3+)的样品中,当其掺杂浓度x从0.02增加至0.34时,Eu^(3+)占据反演对称中心与非反演对称中心的数量之比逐渐增加,导致橙红比(I_(594)/I_(614))逐渐增大。共掺杂Gd^(3+)时,也有类似的现象。通过Gd^(3+)到Eu^(3+)的能量转移增强了Eu^(3+)的~5D_0→~7F_1跃迁发射,此发射强度在Na_2Sr_(0.4)P_2O_7:0.1Eu^(3+),0.5Gd^(3+)中达到最大。
赵鑫翟永清杨帅孙庆琳苗曼红丁士文
关键词:红色荧光粉高温固相法发光性质
Bi^(3+)或Sm^(3+)掺杂对NaGd(WO_4)_2∶Eu^(3+)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白光LED用NaGd_(0.95-x)(WO_4)_2∶0.05Eu^(3+),x Bi^(3+)(x=0,0.02,0.04,0.06,0.08)和NaGd_(0.95-y)(WO_4)_2∶0.05Eu^(3+),y Sm^(3+)(y=0,0.01,0.02,0.03,0.04)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结构、颗粒形貌以及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少量离子掺杂对NaGd(WO_4)_2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样品均为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的纯相;颗粒形貌呈四方盘状,且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Bi^(3+)或Sm^(3+)的引入使颗粒尺寸由原来的4μm分别增加至5μm和6μm。该系列荧光粉均可被近紫外光(394 nm)有效激发,其最强发射峰位于614 nm处,归属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掺杂适量的Bi^(3+)或Sm^(3+)可有效提高NaGd_(0.95)(WO_4)_2∶0.05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红光的色纯度,其中Sm^(3+)的引入对其影响更为明显。
翟永清赵鑫杨帅孙庆琳邓德芮胡正磊丁士文苗曼红
关键词:红色荧光粉
光催化剂SnC_2O_4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2018年
以(NH_4)_2C_2O_4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新型光催化剂SnC_2O_4粉末。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光吸收性能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单斜白钨矿型SnC_2O_4,空间群为C2/C(15)。样品的微观形貌为不规则多面体,其禁带宽度为3. 44 e V。光致发光光谱表明样品内部可能有大量的氧空位和其它缺陷。以甲基橙为模拟染料废水对SnC_2O_4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当甲基橙染料的浓度为40 mg/L,SnC_2O_4光催化剂的投加量为40 mg/50m L时,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9. 1%,且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此外,通过引入活性物种捕获剂证明·O-2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翟永清杨帅任淑霞孙庆琳厉志鹏胡正磊丁士文殷艳杰
关键词:光催化可见光甲基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