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斌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第二产程
  • 1篇电子监护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选择性子宫动...
  • 1篇选择性子宫动...
  • 1篇窒息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栓塞治疗
  • 1篇胎儿
  • 1篇胎儿电子监护
  • 1篇胎儿窘迫
  • 1篇胎心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动脉
  • 1篇子宫动脉栓塞
  • 1篇子宫动脉栓塞...

机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陈美一
  • 2篇杨斌
  • 1篇郭晓辉
  • 1篇陈小荷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第二产程中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403例足月孕妇随机分为联合1组(160例)、联合2组(83例)和对照组(160例).各组在宫口开大7~8cm时分别应用胎心电子外监护、孕妇母体心率监测和胎儿头皮电极内监护直至分娩.记录3组的真性图形、重合图形、自然分娩率、阴道手术率、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联合Ⅰ组、联合Ⅱ组重合图形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联合1组和联合2组间真性图形和重合图形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因没有对母亲心率进行同步监测,所以无重合图形出现;联合1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96.9% vs 86.3%,P<0.01),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联合应用连续胎心电子外监护和孕妇母体心率监测是一种无创和简易的监护手段,能避免内监护造成的损伤并能有效地发现重合图形.
郭晓辉杨斌陈美一陈小荷
关键词:胎儿电子监护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2002年
目的 :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5 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法 ,用PVA作为栓塞剂 ,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前及术后定期B超下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 ,记录术后相关症状变化。结果 :插管栓塞成功率 10 0 %,B超随访 1个月~ 12个月 ,治疗 6个月后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5 8 2 1%,治疗 12个月后 ,平均缩小 75 15 %,93%患者经量恢复正常或明显减少。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性、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陈美一杨斌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