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茂堂

作品数:27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时空变化特征
  • 4篇气候
  • 3篇蒸散
  • 3篇填图
  • 3篇孢粉
  • 3篇粒度
  • 3篇南黄海
  • 3篇南黄海西部
  • 3篇降水
  • 2篇底图
  • 2篇地理底图
  • 2篇地质
  • 2篇汛期
  • 2篇汛期降水
  • 2篇蒸散量
  • 2篇植被
  • 2篇石流
  • 2篇霜冻
  • 2篇霜期
  • 2篇霜日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安阳师范学院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安阳工学院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长春黄金研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沈阳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乌鲁木齐市气...

作者

  • 27篇蔡茂堂
  • 11篇张志高
  • 8篇魏明建
  • 6篇叶培盛
  • 5篇刘兆文
  • 5篇杨星辰
  • 4篇张绪教
  • 3篇刘超
  • 3篇彭玉琼
  • 3篇徐岱楠
  • 3篇王均平
  • 3篇周维
  • 2篇何泽新
  • 2篇葛永刚
  • 2篇潘宝林
  • 2篇吴泽群
  • 2篇刘晓彤
  • 1篇贾丽云
  • 1篇娄玉行
  • 1篇蔡惠慧

传媒

  • 5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核技术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节水灌溉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60-2019年河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演变与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基于河南省17个气象站1960-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M-K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60-2019年河南省ET0平均值为1050.11 mm/a,以-14.81 mm/10a的倾向率呈下降趋势,1971年河南省ET0发生突变,突变后ET0减少80.73 mm,近60年来,河南省ET0存在28 a左右的主周期变化。空间上,河南省ET0呈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近60年来河南省四季ET0分别占全年的29.79%、39.34%、20.17%和10.69%,变化趋势上,春季ET0呈小幅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和冬季ET0均呈下降趋势。春夏两季ET0空间分布情况与全省多年平均ET0的空间分布情况较为接近,对全省年均ET0的空间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河南省ET0变化对相对湿度最敏感(-0.645),其次为日照时数(0.444),最高气温(0.323),平均风速(0.171)和最低气温(0.090)。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ET0的贡献率分别为-12.841%、-7.426%、3.045%、1.321%和1.800%,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减少是过去60年河南省ET0减少的主导因子。
张志高郑美洁蔡茂堂尹纪媛李欢欢王怡文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贡献率
洛川地区倒数第二次间冰期植被演化与气候变化特征
极地冰芯、深海沉积、黄土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的三大良好载体,分别代表了极地、海洋、陆地(人类居住地)的全球环境变化信息。黄土研究在探索东亚更新世的环境演化规律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洛川黄土塬保存有典型的黄土...
蔡茂堂
关键词:孢粉粒度磁化率
文献传递
基于MOD16的河南省地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e Spectroradiometer)蒸散产品MOD16、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和河南省17个气象站点数据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河南省2001—2019年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散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9年河南省多年平均蒸散量为364.05 mm,空间上呈西南部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等山区较高,南阳盆地和中北部地区较低的分布特征.②河南省年内各月间的蒸散量呈“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双峰型”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蒸散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162.59 mm)、春季(113.47 mm)、秋季(66.47 mm)、冬季(35.79 mm).③河南省蒸散量空间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显著,蒸散量从大到小依次按林地(445.57 mm)、草地(347.87 mm)、水域(341.91 mm)、耕地(340.34 mm)、城镇用地(320.49 mm)、未利用土地(279.04 mm)的顺序递减.④近19年来,河南省蒸散量以5.968 mm/a的倾向率呈上升趋势,明显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等高蒸散量地区.⑤相关分析表明,河南省蒸散量受气温和植被长势情况影响较为明显,受降水的影响较弱.
张志高邵亚军郭超凡蔡茂堂邓童瑶郭彦辰郭可欣
关键词:蒸散发NDVI土地利用类型
150ka以来内蒙古河套古大湖沉积物粒度记录的湖泊水位变化被引量:6
2017年
基于内蒙古河套盆地山前兵房沟湖相层剖面沉积物的粒度记录,结合^(14)C和光释光年代学测试,对比分析沉积物粒度敏感粒级及频率曲线特征,反演了河套古大湖150ka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河套古大湖水位变化经历了4个阶段:(1)初始形成阶段(150~130ka),河套古大湖处于浅湖环境,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湖泊处于水位上升期;(2)发展阶段(130~54ka),早期湖水面较高,处于深水环境,晚期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粗,湖泊水位有所下降;(3)萎缩阶段(54~18ka),湖泊水位快速下降,细粒沉积物含量减少,中粗粒沉积物含量增大,湖泊水位迅速下降;(4)消亡阶段(18ka至今),由于山前活动断裂影响,阴山快速隆升,湖泊急剧萎缩,湖相层顶部被山间冲洪积物覆盖。控制河套古大湖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构造运动和气候环境突变。
杨星辰叶培盛蔡茂堂常鹏渊游报捷李成路叶梦旎蔡惠慧
关键词:粒度水位光释光
洛川地区倒数第二次间冰期气候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洛川地区倒数第二次间冰期磁化率与孢粉资料分析表明:248.1~236.1 ka BP气候温暖湿润,236.1~215.4 ka BP气候变得相对干冷;215.4~188.7 ka BP为该时期最湿热的阶段,其年均温比现今高5℃左右,年均降水量高300 mm左右。洛川地区气候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地区差异。S2-1包括孢粉Ⅴ、Ⅵ带,对应于MIS7a的湿热期,S2-2包括孢粉带Ⅱ、Ⅲ、Ⅳ,对应于MIS7b^7d气候转为干冷期,S2-3与孢粉带Ⅰ和MIS7e相一致,其中在S2-2阶段,223.2~218.7 ka BP时期的增温事件与孢粉Ⅲ带和MIS7c相对应。黄土高原地区各剖面磁化率特征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而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一些差异,原因可能是季风三角的不同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强弱不同造成的。
蔡茂堂魏明建
关键词:磁化率孢粉
1960—2020年黄河流域气候生长季时空演变及成因分析
2023年
基于1960—2020年黄河流域89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黄河流域生长季始期(GSS)、生长季末期(GSE)、生长季长度(GSL)、生长季内≥10℃活动积温(AT10)和≥10℃活动积温天数(DT10)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20年黄河流域GSS显著提前[-2.04 d·(10a)^(-1)],GSE呈推迟趋势[0.85 d·(10a)^(-1)],GSL显著延长[2.88 d·(10a)^(-1)],但区域差异较大,下游GSS开始最早(2月23),上游最晚(3月30),上游GSE结束最早(10月24),下游最晚(11月30),下游GSL最长为334.03 d,上游最短为297.33 d。(2)近61 a黄河流域GSL的显著延长主要源于GSS的显著提前。(3)近61 a来黄河流域生长季指标存在28 a左右的周期变化,GSS、AT10和DT10于1998年发生突变,GSL于2002年发生突变。(4)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生长季指标变化趋势一致,下游地区变化幅度最大,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变幅最小。(5)相关分析表明,近61 a来黄河流域GSS提前主要与春季升温有关,GSE延迟主要源于秋季增温,上游和下游地区GSL延长主要源于春季增温,中游地区GSL延长主要与秋季变暖有关。
张志高孙梓欣张秀丽郭可欣李卓娅郝海姣蔡茂堂
关键词:生长季黄河流域
近59年河南省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基于河南省15个气象站1960-2018年汛期(6-9月)逐日降水数据,运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降水集中度Q指数和GIS等方法对河南省汛期降水集中程度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8年河南省汛期降水量和Q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45 mm/10 a和0.002/10 a。降水日数以-0.107 d/10 a的倾向率呈减小趋势,河南省汛期降水趋于集中。河南省汛期Q指数呈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小趋势,汛期降水量呈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降水日数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表明河南省汛期降水多的地区,其降水日数较多,降水较为分散。59年来河南省汛期有效降水日数以-0.257 d/10 a的倾向率呈减小趋势,强降水和极端降水日数分别以0.027、0.012 d/10 a的倾向率呈增加趋势,表明河南省强降水和极端降水日数占比呈增大趋势,降水更为集中,更容易产生洪涝灾害。从空间分布来看,东北部地区有效降水日数相对其他地区较少,但强降水和极端降水日数相对较多,降水更为集中。
张志高耿益新蔡茂堂尹纪媛张秀丽孙梓欣
关键词:汛期降水
河流沉积分析在浅覆盖第四纪填图中的应用——以内蒙古河套地区1∶50000填图试点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国家大比例尺地质调查(1∶50000)向特殊地质地貌区的开展,已有第四纪填图方法已不能满足覆盖区填图的实际需求,地质工作者面临着第四纪大比例尺填图"填什么、如何填"的问题。选取典型覆盖区——河套平原为研究区,以河流沉积理论为指导,通过钻孔揭露方法,建立了全新世以来的河流沉积体系,并以此作为区域地质图骨架,提出了河道亚相、堤坝亚相、泛滥平原亚相的填图单元,应用"逐步逼近原则"确定地质界线,划分出区内三期河道及其相应的沉积体系,解决了覆盖区第四纪地质调查中填图单元稀少,地质图表达单调的问题,为覆盖区第四纪地质调查提供了一套可行方案。
刘晓彤张绪教叶培盛贾丽云蔡茂堂何泽新李成路吴泽群周青硕
关键词:填图方法河流系统沉积相分析河套平原
河套盆地北部344 ka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对河套盆地北部获取的377 m钻孔岩芯进行沉积相及粒度特征分析,并结合多种测年手段,揭示了河套盆地北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根据粒度参数特征变化把钻孔划分为6个沉积环境阶段:344~326 ka为滨湖相沉积环境;326~165 ka为半深湖相沉积环境;165~130 ka为滨湖三角洲相沉积环境;130~100 ka为浅湖相沉积环境;100~10 ka为滨湖—河流相沉积环境;10 ka~今为河漫滩相沉积环境。河套盆地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期间存在统一的古大湖,晚更新世以后古大湖分解并消失。
蔡茂堂叶培盛杨星辰张绪教李成路周维卢晶王涛
关键词:粒度沉积环境河套盆地
黄土高原全新世孢粉古植被地方性分异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在利用剖面孢粉数据准确恢复古植被类型时,存在较大的地方性差异,本文选取岐山、西峰、耀县、秦安、定西、宝鸡等不同位置、不同地貌类型的几个剖面全新世孢粉资料,利用孢粉百分含量与浓度数据,通过对比统计,得出剖面孢粉组合的地方分异性特征.建议为准确恢复古植被类型,应依据本剖面的孢粉资料分析结果,并考虑大的气候背景条件和具体地点的地理位置,地貌类型等小环境因素决定的地域性规律,来修正古植被类型.
蔡茂堂魏明建
关键词:孢粉组合全新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