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阳极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3篇阴极
  • 3篇阴极保护
  • 3篇牺牲阳极
  • 3篇铝合金
  • 3篇合金
  • 2篇点蚀
  • 2篇电沉积
  • 2篇电化学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涂层
  • 2篇微胶囊
  • 2篇铝合金阳极
  • 2篇纳米
  • 2篇耐蚀
  • 2篇耐蚀性
  • 2篇海洋腐蚀
  • 1篇电沉积法

机构

  • 18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18篇段体岗
  • 10篇马力
  • 7篇许立坤
  • 7篇辛永磊
  • 6篇侯健
  • 4篇孙明先
  • 4篇张海兵
  • 3篇邢少华
  • 3篇黄国胜
  • 3篇郭为民
  • 2篇林志峰
  • 2篇闫永贵
  • 2篇蔺存国
  • 1篇胡术刚
  • 1篇张燕
  • 1篇马伯江
  • 1篇范林

传媒

  • 5篇表面技术
  • 5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2018第五...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状形貌TiO_2-NTs@Sb-SnO_2电极的脉冲电沉积法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引入TiO_2纳米管中间层,增加表面活性层与基体的接触和活性物质的负载量,提高电极的稳定性。通过表观形貌构建,增加电极的活性比表面积,提高Sb-SnO_2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方法采用TiO_2纳米管阵列(TiO_2-NTs)作中间层,通过两阶段脉冲电沉积法,构建了新型多层次花状形貌的Sb-SnO_2电极。通过调整脉冲信号,实现对电极形貌的控制。结果通过阳极氧化法,在Ti基体表面得到了均一的TiO_2纳米管阵列结构。在电极制备过程中,采用反向脉冲电沉积(8 ms,833 m A/cm2;2 ms,-833 m A/cm2;0.99 s,0 A),得到了均匀的管套管结构,继而得到了TiO_2-NTs@Sb-SnO_2的致密层。通过施加脉冲信号(5 ms,200m A/cm2;195 ms,0 m A/cm2),获得了花状形貌。电化学测试显示,电极的析氧电位达到2 V(vs.SCE),苯酚氧化峰出现在1.7 V左右,电极的电荷传递阻抗为50.4?,加速寿命结果可达到39 h。电化学苯酚降解测试显示,4 h电化学降解后,TiO_2-NTs@Sb-SnO_2电极对苯酚的去除率达到97%,苯酚降解的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为14.9×10-3 min-1。结论脉冲电沉积制备的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苯酚电催化去除性能。
段体岗马力侯健辛永磊蔺存国孙明先
关键词:脉冲电沉积TIO2纳米管
低温条件下电解防污阳极失效行为研究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X)、循环伏安曲线和加速寿命试验等测试方法,考察了低温条件下电解防污用Ti/RuO2-IrO2-SnO2阳极的失效行为。结果表明:电解温度为5℃和10℃时,失效阳极涂层...
辛永磊段体岗许立坤
关键词:阳极
文献传递
深浅交变环境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为解决海洋环境中高强钢的阴极保护问题,一般采用价格低廉、质量较轻且来源极其广泛的铝作为牺牲阳极材料进行阴极保护,而常用的铝合金牺牲阳极开路电位在-1.1 V左右,当用其对深浅交变环境下的高强钢材料进行阴极保护时,可能诱发...
张一晗张海兵马力邢少华段体岗闫永贵
关键词:铝合金阳极电化学阴极保护
仿生表面/涂层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2年
首先分别概述了仿生非浸润表面(超疏水表面、超滑表面)和智能自修复涂层(缺陷愈合型自修复涂层、腐蚀抑制型自修复涂层)的仿生设计原理和制备技术,重点阐述和探讨了其在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梳理了近年来通过将仿生非浸润技术与智能自修复技术相结合,构建自愈性超疏水表面、超疏水活性涂层和超滑活性涂层等多功能防腐蚀涂层的新策略。最后分别对非浸润表面和自修复涂层技术在金属腐蚀控制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为仿生表面/涂层的设计、制备及防腐蚀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姜丹黄国胜马力段体岗
极地船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北极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未来北冰洋航线的畅通,极地船舶需求增长空间广阔。海水腐蚀是影响极地船舶好用、顶用、耐用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极地低温环境下实现船舶的有效腐蚀防护将是面临的关键基础问题。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是防...
辛永磊段体岗许立坤
关键词: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Q235/Ni-Co基自修复涂层的制备和耐蚀性能被引量:4
2020年
结合自修复微胶囊防腐涂层与合金镀层的优点,在Q235碳钢基体制备Ni-Co/Cap(T+Y)复合涂层以提高碳钢材料的耐侯性和服役周期。首先采用恒电流合金电镀法在Q235碳钢基体生成Ni-Co合金镀层,然后将以桐油和金属缓蚀剂做囊芯的双组份自修复胶囊均匀分散在醇酸树脂防腐涂层中制备有机防腐涂层,得到NiCo/Cap(T+Y)复合涂层。SEM观测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双组份自修复微胶囊的平均粒径约为3μm,囊芯包覆率达到49%。中性盐雾试验和微区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经历380 h中性盐雾试验后复合防腐涂层只在划痕交点处出现轻微腐蚀,其他部位仍旧完整,没有出现鼓泡和腐蚀。以Ni-Co合金镀层与自修复涂层相结合的复合涂层,能长期保护Q235碳钢。
段体岗黄国胜马力彭文山张伟许立坤林志峰何华毕铁满
关键词:材料失效与保护微胶囊
TiO_2光生阴极保护纳米薄膜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光生阴极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保护方法,近年来成为腐蚀防护领域的研究热点。TiO_2薄膜具有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能力优异、稳定性良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光生阴极保护技术中具有突出优势。首先介绍了TiO_2薄膜光生阴极保护原理,随后介绍了TiO_2薄膜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阳极氧化法、水热法、热分解法、电泳沉积法和磁控溅射法等。接着针对目前TiO_2薄膜材料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不同掺杂/复合改性方法,主要有掺杂金属和非金属、表面金属沉积、纳米碳材料复合和半导体复合等。同时,总结了不同TiO_2涂层/金属体系(TiO_2/不锈钢体系、TiO_2/铜体系和TiO_2/碳钢体系等)的光生阴极保护研究进展。最后,对TiO_2光生阴极保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拓展TiO_2薄膜的光吸收范围,提高TiO_2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获得高结合力、高耐磨性、抗老化的TiO_2涂层,将是未来光生阴极保护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段体岗马力张海兵许立坤侯健邢少华辛永磊
关键词:不锈钢TIO2改性研究
室内与实海环境中B10铜镍合金海水全浸腐蚀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B10铜镍合金在青岛港口海水全浸区的腐蚀规律。方法进行室内模拟海水全浸试验以及港口海域实海全浸试验,利用三维视频拍照、电化学测试和失重分析等手段,对比分析了B10铜镍合金在海水全浸环境中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以及点蚀深度。结果室内模拟环境中,随着浸泡周期增长,B10铜镍合金点蚀深度有增大趋势;实海环境中B10铜镍合金180 d腐蚀速率和点蚀深度均小于室内模拟环境;室内模拟环境中,B10铜镍合金的主要腐蚀产物为Cu2O和Cu2(OH)3Cl和Cu(OH)2组成。较高含量的Cu2O对海生物污损起到抑制作用。结论由于海水环境不同,B10铜镍合金在室内模拟试验与实海试验中腐蚀形貌、腐蚀速率和点蚀深度均存在明显差异。
彭文山段体岗侯健马力刘少通郭为民
热带海洋环境中5083铝合金腐蚀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研究某岛礁不同海洋区带环境中5083铝合金的腐蚀规律。方法 在某岛礁进行海洋多区带腐蚀试验,利用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分析、质量损失测试及点蚀深度测量等手段,对比分析铝合金在不同海洋区带中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和点蚀深度。结果 5083铝合金在某岛礁海洋全浸区带环境中的腐蚀速率最大,大气区带中的腐蚀速率最小,在潮差区带的腐蚀速率介于二者之间。试样在海洋不同区带主要发生局部腐蚀,大气区试样的最大点蚀深度最大,而潮差区试样的最大点蚀深度最小。在不同海洋区带,铝合金腐蚀产物和附着物的混合物中均含有钙元素,大气区钙元素含量远低于潮差区和全浸区,潮差区和全浸区铝合金表面的腐蚀产物和附着物混合物中主要含有CaCO_(3)、CaSiO_(3)和Al_(2)O_(3)。结论 不同海洋区带环境中,5083铝合金的腐蚀速率差别较大,潮差区和全浸区材料表面附着大量污损生物和矿物质。
彭文山段体岗马力谭振江辛永磊孙明先
关键词:铝合金海洋腐蚀点蚀
南海岛礁环境下304不锈钢腐蚀行为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304不锈钢材料在南海岛礁大气、飞溅、潮差和全浸区环境下暴露0.5 a的腐蚀行为与规律。方法通过实海环境适应性试验,获取304不锈钢材料在南海岛礁环境下的腐蚀数据。通过腐蚀形貌观察,明确304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评价304不锈钢耐蚀性能,阐明其腐蚀机理。结果304不锈钢在南海岛礁环境下以点蚀为主,4个区带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0.8、1.1、1.3、3.2μm/a,平均点蚀深度分别为13.57、15.26、18.62、2.43μm,最大点蚀深度分别为28.85、35.63、32.93、40.25μm。交流阻抗和Mott-Schottky曲线测试结果显示,四个区带试样的电荷传递阻抗分别为1.27×10^(7)、8.76×10^(6)、7.35×10^(5)和5.76×10^(5)Ω·cm^(2),载流子含量分别为6.56×10^(22)、1.01×10^(23)、2.80×10^(23)和4.15×10^(23) cm^(‒3)。在全浸环境下,304不锈钢钝化膜破损最严重,耐蚀性下降最大。结论在大气区和飞溅区,304不锈钢以点蚀为主,并在固定部位伴随有轻微缝隙腐蚀;在潮差区和全浸区,由于钙镁沉积物和海生物附着,304不锈钢表面形成大量Cl^(‒)饱和、低溶解氧浓度的腐蚀微电池环境,发生了严重的局部腐蚀,且以全浸区最为严重。
段体岗彭文山丁康康郭为民侯健孙明先
关键词:海洋腐蚀点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