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院感染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戊乙奎醚
  • 1篇盐酸戊乙奎醚...
  • 1篇药物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农药
  • 1篇有机磷农药中...
  • 1篇中毒
  • 1篇农药中毒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中性粒细胞缺...
  • 1篇戊乙奎醚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缺乏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菌药
  • 1篇抗菌

机构

  • 3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3篇庞晓丽
  • 2篇吴剑涛
  • 2篇许惠丽
  • 2篇张晓丽
  • 2篇李楠
  • 1篇王敏芳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与医院感染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31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按照完成化疗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将其分为中性粒细胞正常组142例、减少组89例、缺乏组83例,分析3组患者化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变化及完成化疗周期后1个月内并发医院感染情况,并探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化疗后,缺乏组的趋化指数、粘附率、吞噬率、杀菌率、NK细胞绝对计数、百分率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减少组(P<0.05),减少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化疗后1个月内,正常组并发医院感染率为10.56%,减少组患者为43.82%,缺乏组为97.59%,缺乏组显著高于减少组和正常组(P<0.05);中性粒细胞缺乏与是否并发医院感染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与并发医院感染高度相关,化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及时调整患者化疗方案,降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许惠丽王敏芳张晓丽李楠吴剑涛庞晓丽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中性粒细胞缺乏医院感染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抢救治疗中,采用盐酸戊乙奎醚替代阿托品治疗 AOPP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45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治疗组应用盐酸戌乙奎醚,氯磷定联合治疗,对...
段肖亮庞晓丽
文献传递
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感染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及感染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接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78例,将恶性淋巴瘤伴医院感染的52例患者为感染组,其余126例为未感染组,对感染者进行病原菌和药敏分析,分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并做出相应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对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29.21%,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口腔;共检测出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占55.95%,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2株占26.19%,真菌15株占17.86%。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强93.75%,对头孢他啶耐药性最弱37.5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强91.67%,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最弱33.33%,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耐药性最强90.91%,对头孢西丁耐药性最弱36.36%。多因素结果显示,侵入性治疗、住院天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和年龄是恶性淋巴瘤伴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及口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结合感染的独立因素加强防范,根据患者病情、耐药性合理用药。
许惠丽张晓丽李楠吴剑涛庞晓丽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抗菌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