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阔
- 作品数:1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一种适配器气动分离及弹道预示仿真分析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配器气动分离及弹道预示仿真分析方法及装置,采用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六自由度弹道计算程序联合计算方法,可综合考虑适配器分离初始状态、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有...
- 陈苗何丽张博宇孟艳张永阔武龙廉政唐乐宋水舟吉新博
- 球形破片杀伤元对车辆油箱毁伤效应研究
- 2023年
- 应用流固耦合有限元仿真技术研究了球形破片和冲击波对卡车油箱的侵彻效应,获取了油箱在球形破片侵彻下的动态压力规律,揭示了侵彻过程中的“水”锤效应,分析了不同油液体积下的油箱侵彻效应,并对冲击波叠加效应下油箱毁伤情况进行分析。在毁伤分析基础上对增加陶瓷装甲防护后的油箱抗侵彻能力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陶瓷防护有效,在工程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研究成果为特种车辆油箱的抗侵彻能力评估和防护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陈世业张永阔王玺杭立杰何丽
- 关键词:球形破片冲击波油箱毁伤效应
- 一种插箱式智能化高压直流配电箱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箱式智能化高压直流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与箱盖可拆卸连接,箱体的侧壁穿设有多个第一插接件和多个第二插接件,箱体内设有直流母线,每个第一插接件与直流母线之间均连接有输入电路,输入电路中串联有第一接触器...
- 李瑞夫李泽宇韦学中赵晶宋生壮林茜董星言杨琰许宝立何刚张永阔吕明亮王丽伟
- 一种基于地面成像数据的隐身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面成像数据的隐身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伪装隐身效果评估手段存在时效、资源占用和处理成本上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包括:根据几何分辨率转换模型将地基成像系统的地面光学成像转换为空基成像系统或天基成像...
- 王丽伟顾乃威甄石磊马跃峰李瑞夫张永阔毛子夏马广亮袁学飞余慧娟张涛华韦学中黎兰
- 一种比例分配式大载荷传递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比例分配式大载荷传递装置,包括一级梁、二级左梁和二级右梁,二级左梁的中部通过一级左承载轴与一级梁的左端铰接,二级左梁的左端设有与承载台铰接的左支耳,二级左梁的右端设有二级左承载轴,二级左承载轴的前后端下侧分...
- 董朝庆马跃峰何利王华吉焦晓飞高星斗张永阔邵健帅王丽伟韦学中
- 大型快速起竖设备起竖减速段平稳性研究
- 2023年
- 某大型快速起竖设备需将负载快速地从水平状态推动到过重心的垂直状态,为提高起竖可靠性,采用起竖转角控制凸轮机构-节流阀方式进行反腔节流减速。基于减速过程工作原理和起竖过重心后的减速段工况要求,建立了起竖减速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通过加速度曲线规划方法,设计了减速过程的抛物线加速度曲线,并提出了转角控制凸轮机构-节流阀节流面积变化曲线的设计方法。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加速度规划方法,设计的减速段压力流量曲线以及凸轮机构-节流阀节流面积变化曲线,能满足减速段快速性、平稳性要求。
- 吕明亮郭小强张永阔谢文建张洪涛
- 联合仿真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仿真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第一仿真结果发送至MWorks软件平台,以供所述MWorks软件平台将所述第一仿真结果作为输入,生成第二仿真结果;接收所述MWorks软件平台发送的...
- 李欣怡孟艳廉政张永阔唐乐何丽武龙宋水舟张博宇徐春野安勇强刘洋
- 多轴重型特种车耐久性虚拟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车辆耐久性是车辆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如何对车辆产品进行耐久性试验验证,并提升其耐久性,是当今车辆技术中的研究热点。基于实测道路谱建立三维数字化虚拟跑车试验场,以某多轴重型特种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整车虚拟跑车试验获取零部件动态响应,利用典型路况的动应力数据,对三桥上横臂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耐久性虚拟试验方法可行。
- 张永阔吕永志王玺
- 关键词:特种车虚拟试验道路谱
- 一种基于地面成像数据的隐身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面成像数据的隐身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伪装隐身效果评估手段存在时效、资源占用和处理成本上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包括:根据几何分辨率转换模型将地基成像系统的地面光学成像转换为空基成像系统或天基成像...
- 王丽伟顾乃威甄石磊马跃峰李瑞夫张永阔毛子夏马广亮袁学飞余慧娟张涛华韦学中黎兰
- 典型海上热发射动力学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考虑海上发射环境特殊性,分析了发射船承受的典型海浪以及风环境,针对陆基发射时运载火箭直接坐落在发射台上的裸箭热发射方式,分析了该支撑形式在海上动态环境下的射前稳定性,获得海上裸箭热发射方式的承受晃动极限。为解决陆基热发射支撑方式不满足三级海况发射稳定性的问题,提出运载火箭的框架式扶稳措施,通过框架内的柔性支撑保证运载火箭的射前稳定性。构建由火箭、等效甲板、导向框架、导轨、柔性支撑、发射台等组成的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开展复杂海况条件下的发射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框架式热发射方式在典型海况条件下,不同因素对火箭出框过程飞行姿态、安全间隙等影响规律,可为运载火箭框架式热发射的海上动基座发射动力学安全性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并用于框架式热发射方式的海上动基座环境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 何丽张博宇陈世业张永阔张云巧
- 关键词:运载火箭动基座稳定性发射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