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军

作品数:34 被引量:27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盆地
  • 24篇准噶尔盆地
  • 7篇勘探
  • 6篇油气
  • 6篇盆地南缘
  • 6篇准噶尔盆地南...
  • 6篇南缘
  • 5篇圈闭
  • 5篇侏罗系
  • 4篇岩性
  • 4篇岩性圈闭
  • 4篇油气勘探
  • 4篇凸起
  • 3篇地球物理
  • 3篇三工河组
  • 3篇石炭
  • 3篇勘探潜力
  • 3篇北缘
  • 3篇储集
  • 3篇储集层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新疆...
  • 1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34篇靳军
  • 8篇王剑
  • 7篇刘洛夫
  • 5篇罗正江
  • 4篇支东明
  • 4篇刘明
  • 3篇文华国
  • 3篇李双文
  • 3篇于双
  • 3篇纪友亮
  • 3篇刘河江
  • 3篇潘长春
  • 3篇王子强
  • 2篇姚卫江
  • 2篇徐文礼
  • 2篇邵雨
  • 2篇刘楼军
  • 2篇郑荣才
  • 2篇曹思远
  • 2篇李天明

传媒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地球化学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外能源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岩性圈闭识别方法初探被引量:4
2001年
通过目前新疆准噶尔盆地岩性圈闭识别技术的研究,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各种岩性圈闭识别手段和分析技术,并从沙南二叠系梧桐沟组岩性油藏的探明和阜5井南侏罗系三工河组岩性圈闭的发现等典型的勘探实例出发,开展岩性圈闭识别方法的探讨,从技术手段、工作流程上探索适用于准噶尔盆地的研究思路和识别规范。
靳军刘楼军邵雨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岩性圈闭识别方法地震反演
前陆冲断带深层储集层非均质性及油气差异聚集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白垩系清水河组碎屑岩储集层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基于钻井、测井、岩心及实验数据和油气生产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西段深层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及其油气差异聚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集层以叠置连片的砾岩、砂砾岩及砂岩为特征,塑性岩屑含量高,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整体致密,其中砂砾岩物性最优;(2)较短的深埋时限匹配较低的古地温梯度和地层超压使得储集层整体成岩强度较弱,而砂砾岩具有相对更低的早期碳酸盐胶结及压实率和更高的溶蚀增孔;(3)背斜特殊的应力-应变机制使得转折端顶部储集层可较两翼宏观裂缝改造程度更大,且超压使得裂缝处于开启状态;(4)砂砾岩相对含油饱和度最高,而冲断带深层发育典型背斜油气藏,但整体表现为“大圈闭,小油藏”的特点;(5)背斜转折端顶部砂砾岩相较于两翼具有更优越的储集性能、更低的地应力大小及较高的构造位置,使得内部油气最为富集而成为高产油气层,而裂缝指数级递减使得两翼储集层难以富集成藏,但背斜缓翼相对陡翼油气平面延伸范围更大。
高崇龙王剑靳军刘明任影刘可王柯邓毅
关键词:前陆冲断带非均质性准噶尔盆地南缘
古隆起埋藏期沟谷残丘地貌下沉积体系及油气藏发育模式——以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为例被引量:10
2018年
准噶尔盆地腹部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在大型车莫古隆起埋藏期继承性地貌背景下发育的一套沉积层系,是盆地继侏罗系和三叠系后又一油气勘探热点层位,但前期有关清水河组沉积体系及油气藏类型研究均未充分考虑古隆起埋藏期地貌演化,制约了油气的有效勘探开发。研究利用岩心、测井—录井、三维地震、野外露头和分析化验资料等,在对清水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厘定基础上恢复沉积期古地貌,明确储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展布,同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大型古隆起埋藏期地貌—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并分析其对油气藏类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清水河组为一套完整的三级层序,清一段(清水河组一段)可划分为低位及湖侵体系域,而清二段(清水河组二段)则为高位体系域。受控于研究区特有的沟谷—残丘地貌特征,低位域主体为局限于沟谷内部的砾质辫状河相沉积,而环残丘边部(沟谷边缘)可发育滑塌泥石流沉积;湖侵早期研究区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湖侵晚期全区被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所覆盖。区域上,持续性差异风化剥蚀及河流侵蚀使得古隆起在晚侏罗世可作为盆地内物源而存在并逐渐演化为不同规模的沟谷—残丘,但自白垩纪开始古隆起内物源作用消失且古隆起区逐渐被覆盖,地貌也逐渐准平原化并最终演变为盆地沉积沉降中心。而受控于埋藏期沟谷—残丘地貌,古隆起区油气藏类型可划分为侏罗系古残丘型油气藏、清水河组地层超覆油气藏及构造油气藏。
高崇龙纪友亮靳军王剑任影曾力王道伟张昊李谨杰
关键词:油气分布准噶尔盆地
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气藏勘探进展被引量:16
2008年
为进一步加大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这一新型储层的研究力度,依据前人的认识和勘探成果,通过对该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火山岩岩性特征、生烃潜力、储盖组合的深入研究,结合多种资料的分析结果,建立了该区的岩性岩相识别模式,划分了有利火山岩分布范围,开展了整体研究,并优选目标实施钻探获得了成功。以滴南凸起为主攻目标,其中,滴西14井是整体解剖滴南凸起后优选钻探的第一口预探井。该井射开石炭系压裂后,获日产天然气16×104m3的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滴西14井石炭系火山岩天然气藏。该气藏属基岩块状气藏,依据岩相识别模式圈定含气面积37km2,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642×108m3。
靳军刘洛夫余兴云吴晓智杨迪生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石炭纪火山岩气藏勘探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被引量:15
2002年
在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地层格架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划,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首次对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及体系域界面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分了有利的沉积相带,对盆地侏罗系隐蔽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李天明支东明靳军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纪层序地层学圈闭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煤岩生烃动力学研究
2021年
应用金管-高压釜装置对采自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煤样JC25和东部煤样JC41进行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获取生油、生气量和生烃动力学参数。升温速率分别为2℃/h和20℃/h,实验压力为50 MPa。实验得到两个煤样JC25和JC41最大生油量(以下单位mg/g均表示每克有机碳的生成量)分别为126 mg/g和68.5 mg/g,计算的排油量分别为88.8 mg/g和29.5 mg/g,表明侏罗系煤岩在南缘西部四棵树凹陷较其他区域具有较大的生油潜力。两个煤样最大生气量(∑C1–5)分别为121.6mg/g和112mg/g,差异相对较小。煤样JC25和JC41的H/C原子比值分别为0.85和0.77,类脂组含量分别约为8%和6%,岩石热解(Rock-Eval)参数氢指数(IH)分别为155 mg/g和156 mg/g。实验结果表明, H/C原子比值、类脂组含量比IH能更好地反映煤岩的初始生油、生气潜力。依据生烃动力学参数模拟了地质条件下(升温速率5℃/Ma)的生油和生气过程。煤样主要生、排油阶段的Ro, Easy介于0.80%~1.20%之间。在半开放条件下(发生排油),两个煤样的生气速率比较接近。在Ro, Easy=1.50%时生气转化率分别为23%和18%,煤岩主要生气过程发生在高过成熟阶段(Ro,Easy>1.50%)。侏罗系烃源岩在霍玛吐背斜带中部成熟度较高,较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曾立飞靳军马万云于双潘长春
关键词:生烃动力学准噶尔盆地南缘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12
2018年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西南部地区三工河组沉积相展布及其演化规律缺少系统的研究。为了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开发,揭示其沉积演化规律,在区域沉积背景分析基础上,结合高分辨层序地层所划分的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重点对三工河组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认为三江河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相类型,MSC1、MSC2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MSC3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且受湖平面的变化影响,储集砂体厚度及分布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Ⅰ类储层有利区、Ⅱ类储层有利区分布于MSC1和MSC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MSC3浅湖沙坝为Ⅲ类储层有利区。三工河组沉积演化规律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白家海凸起侏罗系勘探开发成果,同时基于有利区的划分,指明了下步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拓展了找油新领域。
靳军付欢于景维祁利祺尚玲文华国徐文礼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微相构成被引量:16
2006年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划分为1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按照短期基准面旋回期次分析了该区沉积演化特征,在三工河组沉积期,研究区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的交替演化过程。不同的演化期,其微相构成具有很大的差别,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由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道间微相构成,河口砂坝及远砂坝不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有曲流河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河口坝较发育,远砂坝、席状砂次之;滨浅湖沉积微相由砂泥坪及滩坝构成。通过分析认为,在中期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转换位置,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叠置连通广泛分布,为本区最有利的构造油气藏储集砂体;中期基准面上升和下降的中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发育,孤立状分布,为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储集砂体。
李双文刘洛夫张有平姚卫江靳军赵建章孙东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
应用地球物理综合技术识别隐蔽岩性圈闭
隐蔽型岩性油气藏研究工作的关键在于岩性圈闭的识别和评价方法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通过目前新疆准噶尔盆地隐蔽岩性圈闭识别技术的研究,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各种岩性圈闭识别手段和分析技术,并从沙南二叠系梧桐沟组岩性油藏的探明...
靳军刘洛夫曹思远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岩性圈闭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特征及敏感性被引量:16
2018年
基于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辅以扫描电镜、物性、X-衍射、孔隙结构和敏感性等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岩性以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中等偏高的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剩余原生粒间孔,少量为粒间和粒内溶孔;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偏低,孔喉分选性较好,总体喉道偏细,以毛细管喉道为主;储层发育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综合控制,成岩早期的环边绿泥石胶结作用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压实-压溶作用使原生孔隙空间不断缩小,储层孔隙渗透性降低,岩石致密。并且头屯河组砂岩储层普遍具备各种敏感性,是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对储层伤害最强的是中等偏强的水敏性,次为中等偏弱的酸敏性和盐敏性,而弱速敏性对储层基本无伤害。
崔璀郑荣才蒋宜勤靳军文华国
关键词:沉积微相敏感性储层特征头屯河组准噶尔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