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磊

作品数:247 被引量:717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2篇期刊文章
  • 7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4篇机械工程
  • 72篇理学
  • 61篇电子电信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1篇干涉仪
  • 54篇光学
  • 38篇相干
  • 37篇光学测量
  • 23篇移相
  • 19篇干涉术
  • 17篇图像
  • 16篇移相干涉术
  • 16篇干涉图
  • 14篇移相干涉仪
  • 14篇激光
  • 13篇抗振
  • 13篇光栅
  • 11篇衍射
  • 11篇同步移相
  • 9篇载频
  • 9篇图像处理
  • 9篇抗振技术
  • 8篇点衍射干涉仪
  • 8篇平晶

机构

  • 237篇南京理工大学
  • 7篇西安工业大学
  • 7篇上海市计量测...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6篇苏州科技学院
  • 5篇淮阴师范学院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安工业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3篇上海电缆研究...
  • 3篇成都精密光学...
  • 3篇中国兵器工业...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247篇陈磊
  • 64篇朱日宏
  • 34篇王青
  • 31篇郑东晖
  • 31篇何勇
  • 27篇朱文华
  • 25篇高志山
  • 24篇陈进榜
  • 18篇李金鹏
  • 15篇王军
  • 14篇徐晨
  • 14篇左芬
  • 13篇李建欣
  • 12篇苏俊宏
  • 10篇吴栋
  • 10篇葛爱明
  • 9篇刘兆栋
  • 8篇武旭华
  • 8篇郭仁慧
  • 7篇席庆奎

传媒

  • 2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9篇光学学报
  • 19篇光子学报
  • 14篇光学技术
  • 13篇中国激光
  • 9篇光学精密工程
  • 8篇激光与光电子...
  • 8篇光电工程
  • 8篇第十六届全国...
  • 7篇应用光学
  • 7篇第十七届全国...
  • 6篇光学仪器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激光技术
  • 3篇激光杂志
  • 3篇2009年江...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6篇2018
  • 3篇2017
  • 18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22篇2010
  • 14篇2009
  • 24篇2008
  • 12篇2007
  • 24篇2006
  • 5篇2005
  • 14篇2004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遮拦干涉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7
2000年
介绍了有遮拦干涉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利用移相干涉术的特点 ,提出了“阈值分割区域法”和“顺序跟踪边缘点”分割区域的方法。这些技术成功地应用到了对有遮拦的面形的测量和有遮拦的系统波像差的测量。
葛爱明陈磊陈进榜朱日宏
关键词:干涉图像
移相干涉测量术及其应用被引量:46
2006年
为了对移相式数字干涉仪在光学元件测量中的应用有全面了解,介绍了移相干涉术的基本原理。结合激光数字波面干涉仪,阐述移相干涉术的四步重叠平均算法、压电晶体移相器(PZT)的结构、3 PZT的组合方法、移相器的标定误差和非线性误差的校正方法、波面相位解包的自适应种子算法、波面相位的评价指标等内容。结合移相数字波面干涉仪,叙述了移相干涉测量技术在普通光学元件、红外光学元件、大口径光学元件、非球面光学元件等测量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明确指出光干涉技术正沿着高相位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宽波段和瞬态高速测量的方向发展,并将会在瞬态波前测量、微机械的微结构动态分析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朱日宏陈磊王青高志山何勇
关键词:移相干涉术光学测量干涉仪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光纤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为研究光纤显微图像 ,本文将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到光纤形态分析中。实验中 ,首先将光纤端面经显微光学系统处理 ,由CCD摄像头接收 ,并通过图像采集卡传至计算机 ;然后对光纤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 ,其中包括对比度增强、图像的滤波、图像的二值化、图像分割等 ;最后通过严格的计算 ,得到光纤的各种参数。此系统的软件是用C ++Builder 5语言写成。程序中采用了Parodax数据库及BDE技术 ,并提供了结果报表和二、三维图像显示。操作软件采用中文Windows界面 ,使用方便。
席庆奎陈磊朱日宏陆润华陈进榜
关键词:光纤测量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像采集卡图像分割
光干涉计量测试技术的若干新进展
当前我国重大光学工程项目中光学零件口径愈来愈大,光学面的面型愈来愈复杂,光干涉测量作为一种面形和波像差测试的高精度技术手段,也随需求牵引不断发展,如球面、非球面标准器具研制技术,大口径光学零件测量中的波长移相技术,都取得...
朱日宏陈磊高志山王青何勇
文献传递
光学超精密抗振系统的鲁棒控制被引量:3
2007年
将鲁棒控制技术应用于主动抗振控制系统中,并用于解决光学超精密抗振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其中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将随机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后得到低频全局信息,随后设计鲁棒控制器对低频振动进行抑制,该方法克服了由模型自身和外部干扰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抑制抗振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振动的干扰,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光学测量设备在外部振动的干扰下具有较好的鲁棒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同时也能较好的抑制低频振动。
陆振宇朱日宏陈磊高志山
关键词:鲁棒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小波分析
一种标定Soleil-Babinet补偿器的新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标定索累-巴比涅(Soleil-Babinet)补偿器的新方法。在光谱扫描法测量系统中,将多级半波片置于被测补偿器后,以半波片的延迟量为基准,高精度地标定出补偿器的延迟量所对应的测微丝杆位移。该方法利用光强透过率和波长的关系得到延迟量,避免了光强值直接测量法误差源多、精度不高的缺点;同时解决了光谱扫描法不易测量零级相位器件的问题。实验中以工作波长为633nm的多级半波片为基准,对Soleil-Babinet补偿器进行标定。分析表明,该方法在确定延迟量为0和λ的位置时,精度可达0.45nm;0~λ范围之间的延迟量最大测量误差仅为3.2nm。
王军陈磊尹嘉懿师丽丽
关键词:分光光度计延迟量
基于相位延迟片的斐索型同步移相干涉测量技术
<正>本文针对不同的同步移相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同步移相方案可以分为泰曼型干涉仪结构和斐索型干涉仪结构。泰曼型结构中参考光与测试光非共光路部分较多,易获得一对偏振方向正交的参考光与测试光从而实现偏振移相。而斐索型干涉仪由于...
蒋超郭仁慧张辉钦周翔郑东晖陈磊
文献传递
基于点光源阵列离轴的动态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正>为实现光学元件透射波前、气流和火焰的动态测量,研究了一种基于点光源阵列离轴的动态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由点光源经棋盘光栅后的(±1,±1)级衍射光组成点光源阵列,该阵列可以看作以四个点光源为顶点的正方形,其中心在光轴...
丁煜陈磊吴志飞王云涛郑东晖
文献传递
长干涉腔波长移相计算的自适应相位筛选法被引量:5
2013年
波长移相干涉仪可用于大口径光学元件的测试。其移相量需经过标定方可采用定步长移相算法计算相位分布。在长腔长测试条件下,由于激光器的波长调谐驱动源的精度有限,采用定步长移相算法求解相位分布的精度不高。在分析干涉腔长和波面计算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相位筛选计算方法。根据电压-相位标定曲线采集多组周期干涉图,对干涉图中的光强值进行均匀分布抽样后,对其进行随机移相计算,求取每帧干涉图精确的步进移相量,从中筛选出移相量为π/2的四帧干涉图,利用四步移相计算公式求得精确的相位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移相干涉仪中运用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长腔长测试条件下的相位计算问题,与未进行筛选的计算结果比较,其测试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郭仁慧李建欣朱日宏陈磊何勇
关键词:自适应
斜入射法测量蓝宝石基片仿真分析与实验被引量:1
2019年
为获取具有微米量级变化的蓝宝石基片的面形分布,采用斜入射法拓展数字干涉仪测量范围。根据斜入射测量原理,推导了斜入射角、平面面形偏差与系统波像差之间的关系。通过Zemax构建了斜入射测量仿真光路,研究了面形偏差及入射角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得出最佳斜入射角度等关键参数,并在斐索干涉仪上测量了直径为100mm的蓝宝石基片,测量结果的PV为5.182μm,RMS为1.251μm。研究了斜入射角对分辨率、灵敏度因子、条纹对比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斜入射角为70°时,适宜测量矢高值≤5μm的蓝宝石基片,引入误差小于0.1μm,测量范围是正入射测量范围的1.46倍,且能获得适宜的条纹对比度。
刘致远陈磊朱文华丁煜韩志刚
关键词:斜入射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