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腺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结节
  • 3篇性病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切除术
  • 3篇结节性
  • 3篇加权成像
  • 3篇腹腔
  • 3篇病变
  • 3篇成像
  • 2篇血管
  • 2篇引流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贫血
  • 2篇全切
  • 2篇全切除

机构

  • 12篇大同市第三人...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市传染病...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作者

  • 23篇任崧
  • 4篇叶兆祥
  • 3篇马轶明
  • 2篇孙浩然
  • 2篇肖建宇
  • 2篇朱理珉
  • 2篇白人驹
  • 1篇刘广宇
  • 1篇冯小伟
  • 1篇王鹏远
  • 1篇许强
  • 1篇魏华东
  • 1篇左帅
  • 1篇苗海泉
  • 1篇刘义涛
  • 1篇万远廉
  • 1篇姜英健
  • 1篇苏大同
  • 1篇秦海燕
  • 1篇刘长宏

传媒

  • 3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螺旋CT增强检查后进行各种重建如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显示(SSD)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腹主动脉瘤患者均合并附壁血栓,其中10例合并单侧髂总动脉瘤,4例出现动脉瘤破裂。SSD明确显示动脉瘤的范围和周围血管的关系;MIP对瘤壁的钙化及管腔各段可较精确测量。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操作简单、安全,诊断明确,能帮助和指导手术。
任崧孙浩然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一种肝胆外科用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用引流器,包括引流管,引流管一端设有圆盘块,圆盘块设有通孔,并同轴套设在引流管上,圆盘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环状块,圆盘块与环状块对应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空腔,圆盘块远离环状块的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支护块...
任崧
文献传递
MR扩散加权成像在体部的应用被引量:12
2006年
MR扩散加权成像在体部的应用逐渐增多,介绍体部多种组织器官的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表现及其应用价值,并分析体部扩散加权成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秦海燕任崧白人驹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肿瘤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价值初探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04年11月至2006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肿瘤医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60例甲状腺结节病变(良恶性各30例)行DWI检查,分别测量b值取0和100、200、300、400 s/mm^2时病变的ADC值,比较其间差异.所有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当选取不同的b值时,所测得的良、恶性结节的ADC值之间均在统计学差异,且恶性结节组的ADC值小于良性结节组的ADC值(P<0.05).根据兼顾DWI图像的信噪比和能够准确测量ADC值的原则,在多种b值的DWI检查中,宜选择400 s/mm^2作为检查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最佳b值.当b值选择400 s/mm^2时,绘制ROC曲线,并选取ADC值1.475×10^-3 mm^2/s作为阈值,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3%、96.7%.结论 甲状腺恶性病变的ADC值低于良性病变.DWI和ADC值在甲状腺结节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任崧刘长宏白人驹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甲状腺结节ADC值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2年
分析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中,是否开腹的临床效果。方法:择105例患者,分为2组,开腹、腹腔镜组各52例、53例,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但排气、住院等时间指标均较短(P<0.05),且患者总有效率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在阑尾炎急性期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任崧
关键词:急性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
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5
2011年
肝细胞癌(HCC)发生之前存在从再生结节(RN)、低级不典型增生结节(LGDN)、高级不典型增生结节(HGDN)、以及HCC病变逐渐演化过程,这些结节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不典型增生可认为是HCC的癌前病变。影像学检查是区分这些结节的较敏感的方法。随着功能性成像技术(例如CTP、DWI、PWI、MRS等)的进展以及大量MR对比剂的应用,将有望在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明显地有助于癌前病变的识别。
任崧叶兆祥朱理珉
关键词:肝细胞结节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后胸部X线表现动态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者胸部X线片特点、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症状及激素治疗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 5 4例SARS患者入院时、极期和恢复期的胸片病变情况 ,了解其变化规律及与临床、治疗的关系。结果  4 3例患者在就诊时即出现胸片异常 ,多在发病后 3~ 7d出现 (39例 )。病变多累及双肺 (4 8例 ) ,以中下野受累最多 (2 5例 )。病变特点以渗出为主 ,进展快 ,有游走性。有 17例胸片异常出现第 2峰 ,平均于 14 .7d出现。胸片表现与症状表现不一致。有 2 0例患者胸片好转与激素治疗有关 ,2 6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ARS患者胸片表现及变化有一定规律 ,其动态改变能够反映病情。
李嘉朱理珉任崧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激素胸部X线表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ERCP治疗妊娠期胆总管结石高血压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病人,女性,29岁,妊娠7个月,主因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皮肤黄染伴瘙痒40d就诊我院。伴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抽搐现象,既往有高血压病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史。查体:T36.6℃、R18次/min、P86次/min,Bp170/120mmHg;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腹围85cm,无肌紧张,肝脾未及,
苗海泉任崧魏华东
关键词:妊娠期胆总管结石CP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皮肤黄染
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除术后应用甲状腺激素联合^(131)I治疗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除术后应用甲状腺激素联合131I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月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98例DTC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治疗方式分为激素组(n=56)和联合131I组(n=42)。激素组术后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联合131I组给予甲状腺激素联合131I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血清Tg水平。结果:联合131I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激素组的80.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时,联合131I组Tg水平均显著低于激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术后应用甲状腺激素联合131I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并且能够降低血清Tg水平。
任崧马轶明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激素^131I治疗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良性病变的并发症以及原因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病变经初次手术切除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320例,术后随访1年并收集资料。结果: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3.4%(11/320),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2%(4/320);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20.9%(67/320);术后暂时性低血钙的发生率为26.9%(86/320)。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时应积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
任崧马轶明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病变并发症喉返神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