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莹

作品数:43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肿瘤
  • 16篇乳腺
  • 10篇细胞
  • 10篇腺癌
  • 10篇宫颈
  • 9篇乳腺癌
  • 9篇免疫
  • 8篇子宫
  • 7篇病理
  • 6篇蛋白
  • 6篇子宫颈
  • 6篇细胞癌
  • 6篇临床病理
  • 6篇鳞状
  • 6篇鳞状细胞
  • 6篇鳞状细胞癌
  • 6篇基因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卵巢
  • 5篇免疫组织

机构

  • 20篇佛山市妇幼保...
  • 12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广州安必平医...

作者

  • 43篇陈莹
  • 20篇周东华
  • 17篇刘小燕
  • 16篇范菊花
  • 14篇平静
  • 13篇田杰
  • 8篇秦艳
  • 6篇邓凯贤
  • 5篇王夷黎
  • 5篇钟少文
  • 5篇钟玲
  • 4篇刘丹
  • 4篇刘鹏熙
  • 2篇梁倩蓉
  • 2篇朱大江
  • 2篇鲁峰
  • 2篇潘淑芬
  • 2篇高建华
  • 2篇姜梅贤
  • 2篇林毅

传媒

  • 7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广东医学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趋化因子与瘢痕疙瘩被引量:2
2013年
瘢痕疙瘩是一种创伤局部皮肤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以及胶原异常聚集所致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瘤样增生超出原伤口界限,侵犯邻近正常皮肤,不发生退行性变化,术后容易复发。根据既往组织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瘢痕疙瘩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见于早期真皮内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胶原纤维过度合成,血管增生等。
陈莹鲁峰刘鹏熙高建华
关键词:瘢痕疙瘩趋化因子
香砂六君子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减毒及增效作用观察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减毒及增效作用。方法选取12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于术前予以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4周期序贯多西他赛4周期(EC×4-T×4)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香砂六君子汤。比较两组临床获益率(CBR),恶心呕吐、脱发、腹泻、白细胞计数减少、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等毒副反应,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CBR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7%(P<0.05)。两组化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的毒副反应分级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状况、情感状况、FACT-G总分及FACT-B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可强化化疗疗效并减轻毒副反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刘丹谢枫枫陈莹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香砂六君子汤减毒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和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ervical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HG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74例CHGIL行子宫颈冷刀锥切切缘阳性,并同时行全切子宫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颈锥切切缘阳性与子宫病变残留有相关性(P<0.01);患者年龄、是否绝经及腺体是否受累与子宫病变的残留无明显相关性(p>0.05)。子宫颈管是否受累、病变累及象限与子宫病变残留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CHGI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子宫颈冷刀锥切阳性患者,全子宫切除的选择必须慎重,部分可选择保守治疗或者再次锥切的方法 。
秦艳田杰刘小燕陈莹范菊花邓凯贤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全子宫切除术
RNA干扰沉默survivin基因在抑制卵巢癌裸鼠移植瘤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观察pshRNA-survivin在体内是否能抑制卵巢癌移植瘤体的生长。方法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pshRNA-survivin,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的survivin表达情况,TUNEL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shRNA-survivin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减缓肿瘤生长速度。结论pshRNA-survivin明显抑制了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增殖。
陈莹钟玲王勇邓凯贤
关键词:SURVIVINRNA干扰裸鼠
子宫腺瘤样瘤3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s,ATs)的发生、命名、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6例子宫A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36例子宫ATs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61%,肿瘤多位于子宫近浆膜下的肌壁间(31/36),均呈结节状生长,单发34例(94.4%),多发2例(5.6%),直径1.0~6.5 cm,边界清或欠清,无包膜。其中伴发子宫其他病变13例(36.1%),单纯为子宫ATs 23例(63.9%)。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征性。大体上类似平滑肌肿瘤,切面大多灰白、灰黄,实性均质,质硬或较软,少数切面湿润,可见细小腔隙和小囊腔,内含半透明黏液。镜下肿瘤由增生的平滑肌和上皮样成分组成,上皮样成分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或腔隙样结构,呈片、巢状或单个散在分布于平滑肌束之间,上皮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象,增生的平滑肌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上皮样成分CKpan、Calretinin呈阳性,CD34呈阴性。结论子宫ATs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浆膜间皮,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漏诊,免疫组化检测CKpan及Calretinin有助于诊断。其平滑肌成分是否应看作肿瘤的实质成分,有待探讨。
周东华田杰陈莹刘小燕范菊花
关键词:子宫肿瘤腺瘤样瘤免疫组织化学
47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的特点,为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手术切除诊断为叶状肿瘤的47例病例的病理及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为女性,术后病理诊断良性叶状肿瘤40例,交界性叶状肿瘤4例,恶性叶状肿瘤3例。免疫组化发现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中S-100、Vimentin表达无差别,SMA、CD117、CD34、CD10、P53随着恶性度增加,阳性率增加,但是表达差异无显著性,Ki67增殖指数差异显著(P<0.05)。在随访过程中,3例行单纯肿物切除的良性病例复发。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以良性病变较多见,免疫组化可协助病理的鉴别诊断。单纯肿物切除的病例复发机率高。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可能降低复发率。
田杰周东华平静葛娟刘小燕陈莹范菊花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中DBC2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缺失基因2(deleted in breast cancer2,DBC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195例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TNBC、5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TNBC)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DBC2的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38例TNBC中HER-2基因扩增。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仅2例DBC2表达缺失(2/30),NTNBC组中21例DBC2表达缺失(21/50);TNBC组中19例DBC2表达缺失(19/38),其表达缺失率高于NTNBC组和正常乳腺组。结论 TNBC中DBC2表达明显缺失,其与肿瘤的增殖和高侵袭性相关,有望成为TNBC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秦艳周东华陈莹朱婧刘小燕范菊花朱大江
关键词:乳腺肿瘤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相关免疫组化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病理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6例乳腺粘液癌患者,依据病理类型将这些患者分为单纯型组(n=28)和混合型组(n=28)两组,采用Philips ATL5000、SIEMENS Sequeia 512、GE500作为超声仪器,运用免疫组化法对ER、PR、PS2、Cerb B2、Ki67肿瘤分子标记物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混合型组患者缺乏均匀的内部回声、包块后方声衰减、砂砾样钙化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型组(P<0.05),ER、PR、Ki67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型组(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缺乏典型的超声影像特征,极易误诊或漏诊,混合型较单纯型乳腺粘液癌对激素治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刘小燕田杰邓翼业陈美珍周东华陈莹刘兰甜范菊花平静
关键词:乳腺粘液癌超声影像特征分子生物学特性
手术治疗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治疗情况、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治疗情况、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99例65岁以上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术后治疗情况和预后,对影响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多为65~70岁,单纯左、右乳患病居多,双侧乳患病较少,肿瘤直径多数为2~5 cm,65. 16%无淋巴结转移,分期多属Ⅰ期或Ⅱa期,以浸润性导管癌较为常见,分子类型多为Luminal A型或Luminal B HER-2(-)型。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接受辅助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6. 23%、92. 48%和86. 59%,总生存率分别为96. 99%、90. 65%和85. 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子分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接受辅助治疗,预后较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子分型是影响手术治疗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刘丹谢枫枫陈莹马翠霞
关键词:乳腺癌女性预后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B(PTP1B)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NST)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86例乳腺NST组织中PTP1B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PTP1B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和59.3%,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P1B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773,P〈0.001),且PTP1B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01),与者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TP1B蛋白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阴性患者(x2=13.071,P〈0.001)。结论PTP1B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其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平静周东华葛娟陈莹刘小燕范菊花
关键词:乳腺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原位杂交免疫组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