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斌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3篇黄斑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断层扫描
  • 2篇血管
  • 2篇眼部
  • 2篇眼部检查
  • 2篇眼视力
  • 2篇右眼
  • 2篇右眼视力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视力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特发性

机构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眼科医...

作者

  • 12篇武斌
  • 9篇何广辉
  • 7篇陈松
  • 4篇王健
  • 3篇刘洋辰
  • 3篇马映雪
  • 3篇李岩
  • 3篇刘冬
  • 3篇张楠
  • 3篇高建民
  • 2篇梁泽玉
  • 1篇王晓刚
  • 1篇杨继红
  • 1篇董蒙

传媒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晶状体半脱位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性,76岁.因右眼视物不清1年,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否认外伤史及全身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4,眼压11 mmHg(1 mmHg=0.133 kPa);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上皮完整,基质无水肿,内皮透明,未见角膜后沉着物;周边前房深浅不一,房水清;瞳孔圆,直径6 mm,药物性散大瞳孔后未见虹膜萎缩和粘连,可见虹膜震颤;晶状体皮质及核混浊,向鼻侧移位,颞侧可见晶状体悬韧带(精粹图片1);眼底隐约可见视乳头界清色可,视网膜在位,黄斑区未窥清.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
武斌高建民李岩张楠刘冬刘洋辰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晶状体悬韧带右眼视力晶状体皮质视物不清眼部检查
术前及术中2次应用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对比并分析术前1次、术前及术中2次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intravitreal injection conbercept,IVC)辅助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的不同。方法回顾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确定为严重PDR患者并需行PPV治疗的158例162眼纳入研究。依据IVC次数分为3组:A组为单纯PPV组48例50眼,B组为术前1次IVC组61例63眼,C组为术前及术中2次IVC组49例49眼。3组患眼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所有患眼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名术者完成,统计并分析3组患眼的PPV手术时间、术中严重出血率、术后玻璃体内积血(postoperative vitreous cavity haemorrhage,POVCH)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POVCH发生率、术后不同程度POVCH发生率、术后1个月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后1个月与3个月BCVA提高率。结果 B组、C组的PPV手术时间[(87. 85±12. 37) min、(88. 45±13. 66)min]及术中严重出血发生率(12. 70%、12. 24%)均低于A组[(91. 02±17. 90) min、34. 00%](F=24. 709,P <0. 05;χ~2=11. 330,P <0. 05); C组术后3个月内POVCH发生率及严重出血程度均低于A组、B组(均为P <0. 05); C组术后POVCH出血程度均轻于A组、B组,C组术后1个月BCVA均高于A组、B组,C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BCVA提高率分别高于A组及B组(χ~2=14. 038,P <0. 05;χ~2=11. 076,P <0. 05)。结论 PPV术前及术中2次IVC可有效降低PDR患者术后短期(1个月)内POVCH的发生率,减轻POVCH出血程度,改善PDR患者术后视力。
梁泽玉陈松何广辉王俊华高翔武斌
关键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中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直径在250~600μm之间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IMH并经过OCT测量黄斑裂孔最小直径在250~600μm之间的患者45例45只眼纳入研究,按照黄斑裂孔直径并将其分为中直径(250~400μm)裂孔组(M组)25例及大直径(401~600μm)裂孔组(L组)2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行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轴测量,双目间接检眼镜及OCT测量黄斑裂孔直径,观察术后两组黄斑孔闭合及BCVA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其平均随访时间为(12.5±6.1)个月。(1)黄斑裂孔闭合率M组与L组分别为100%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65,P=0.066)。(2)M、L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33±0.27、1.18±0.34。与手术前平均logMAR BCVA比较,M组患眼logMAR 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P=0.016);(3)L组患眼术前术后logMAR 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6,P=0.124)。结论:剥除内界膜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直径在250~600μm之间IMH闭合率高,对于250~400μm之间IMH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明显;对于401~600μm之间的IMH,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效果不理想。
高翔陈松何广辉王俊华武斌王健马映雪田歌孟硕硕
关键词:内界膜剥除特发性黄斑裂孔
外伤性白内障术前检查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严重的眼外伤后,角膜水肿或瘢痕、虹膜后粘连、血性或炎性房水等使得裂隙灯显微镜很难对晶状体及玻璃体情况进行观察。外伤性白内障术前对患眼进行特殊检查并评估,有助于手术医师制定手术方案,避免术中并发症,预估术后视觉质量。术前以CT排除眼内异物,以B超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了解眼球整体情况,20 MHz B超评估晶状体后囊的完整性,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晶状体悬韧带的情况。随着光学仪器发展,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Scheimpflug成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伤性白内障眼术前评估提供帮助。本文将对外伤性白内障术前评估作一综述。
武斌何广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患眼临床及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患眼的临床和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2年12月18~26日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COVID-19相关AMN患者8例1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均为双眼发病。年龄(31.5±9.6)岁。发热至出现视力下降的时间为(3.75±1.04)d。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行红外眼底照相(IR)、OCT血管成像(OCT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分别为14、6、4只眼。BCVA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1ogMAR)视力。观察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IR、OCT、OCTA影像特征。结果悬惠眼1ogMAR BCVA 4.21±0.74;眼压(14.87±1.50)mmHg(1mmHg=0.133kPa)。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可见多个灰白色“花瓣样”病灶围绕黄斑中心凹排列2只眼;黄斑区未见明显异常14只眼。行IR检查的14只眼中,黄斑中心凹周围不规则弱反射病灶6只眼。OCT检查,所有患眼外核层和外丛状层可见强反射,其中伴椭圆体带损伤15只眼。行OCTA检查的6只眼,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降低,DCP为著;DCP的横断面像可见尖端指向中心凹的“楔形”强反射病变区2只眼。行FFA检查的4只眼均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结论COVID-19相关AMN特征性表现为IR可见弱反射病灶;OCT表现为外核层和外丛状层可见强反射;OCTA表现为视网膜DCP血流密度降低。
武斌解士勇亢雷刘洋辰何广辉陈松
多发性乳头状瘤
2015年
患者男性,24岁。因发现右眼肿物45d,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眼部检查:右眼视力为1.0;球结膜轻度充血,内眦部结膜表面可见2个粉红色带蒂赘生物,呈乳头状,质软(精粹图片1中A),上睑结膜可见1个肿物,其内血管扩张,睑结膜充血(精粹图片1中B);角膜透明;眼前节未见其他明显异常;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右眼多发性乳头状瘤。
张楠高建民李岩武斌刘冬
关键词:乳头状瘤多发性右眼视力结膜充血眼部检查结膜表面
光学与超声生物测量在观察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患眼视轴长度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比较光学与超声生物测量在观察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患眼视轴长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至5月31日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玻璃体积血和(或)视网膜脱离的57例患者(共57只眼),患眼均未接受过眼部手术,否认眼部外伤史,排除其他眼部疾病。患眼中各种病因引起的玻璃体积血25只眼,视网膜脱离24只眼,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8只眼。术前24 h内为患眼分别采用Lenstar LS 900光学生物测量、浸润式B型超声(IB)及浸润式A型超声(IA)行超声生物测量以分别获取视轴长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所获取视轴长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57只患眼均可获取IB及IA数据,测量结果显示IB与I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57只患眼中,有36只患眼因严重屈光间质混浊无法获取Lenstar数据,测量结果显示IB与I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1只患眼均可获取3组测量结果:IB大于Lenstar[(24.057±1.441)mm vs(23.470±1.77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5);IA大于Lenstar[(23.962±1.443)mm vs(23.470±1.77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3,P<0.05);IB与I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玻璃体积血和(或)视网膜脱离患眼中,光学生物测量由于受到异常屈光间质状态的影响,存在视轴长度无法测量或测量结果偏差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应选择IA或IB作为优选测量手段以保障视轴长度结果的准确性。
李岩刘洋辰邓美玉王琦妙武斌高建民张楠刘冬刘学一
关键词:超声检查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
保留黄斑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中等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直径为250~400μm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为Ⅳ期IMH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裂孔最小直径为250~400μm的患者45例45眼,随机分为常规内界膜剥除组(常规组)22眼及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保留组)23眼。所有患者均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常规组剥除后极部包括黄斑区内界膜至血管弓,保留组则保留以黄斑中心凹为圆心300~400μm直径的内界膜,全气-液交换后无菌空气填充。手术后随访时间为(21.52±5.68)个月,观察术后两组黄斑裂孔闭合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情况。结果常规组与保留组患者术前黄斑裂孔直径分别为(337.77±34.54)μm和(324.87±31.95)μm;黄斑裂孔指数分别为0.53±0.09和0.51±0.08,BCVA LogMAR分别为0.95±0.20、1.30±0.2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常规组与保留组黄斑裂孔闭合率分别为95.45%和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常规组、保留组患眼BCVA LogMAR分别为0.72±0.15、0.49±0.11,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保留组患眼BCVA LogMAR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9,P<0.001)。结论常规内界膜剥除术与保留黄斑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对于治疗直径为250~400μmⅣ期IMH成功率较高,行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的剥除术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要好于常规内界膜剥除术。
王俊华陈松何广辉高翔武斌王健马映雪董蒙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术
单眼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双眼脉络膜血管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单眼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变化。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2018年1~3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单眼急性CSC患者24例48只眼(病例组)纳入研究。将病例组患者的患眼、对侧眼分别设为CSC组、对侧眼组,均为24只眼。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1名21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CT及OCT血管成像(OCTA)观察受检眼黄斑区结构,并测量黄斑区半径1mm圆形范围内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三组受检眼之间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的差异。结果OCT检查结果显示,CSC组患眼均可见黄斑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伴或不伴RPE脱离分别为20、4只眼。对侧眼组24只眼中,厚脉络膜性RPE病变(PPE)13只眼(54.2%)。正常对照组受检眼黄斑区未见视网膜、脉络膜结构异常。OCTA检查结果显示,CSC组、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分别为1.759±0.132、1.924±0.463、1.940±0.033。与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比较,CSC组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1、6.474,P=0.000、0.000);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8,P>0.05);对侧眼组中PPE眼与无RPE改变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6,P>0.05)。结论单眼急性CSC患者54.2%的对侧眼存在PPE;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较对侧眼及正常眼降低。
侯军军陈松王晓刚武斌何广辉王健杨继红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显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靶向miR-126调节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
2024年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Exo)靶向miR-126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hREC置于30 mmol/L葡萄糖EGM-2-MV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并于含1%O2的低氧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建立高糖低氧细胞模型。建模后分为Exo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PBS+anti-miR126组、Exo+anti-miR126组、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PBS组、Exo组高糖低氧诱导的hREC分别与PBS、100μg/ml的hUCMSC Exo共培养。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浓度为500 nmol/L mTOR抑制剂ADZ2014、25μmol/L HIF-1α抑制剂YC-1分别预处理hREC 12 h后,再行高糖低氧诱导后与PBS共培养。PBS+anti-miR126组、Exo+anti-miR126组:miR-126 LNA Power Inhibitor探针转染高糖低氧诱导的hREC,转染6 h后分别与PBS、hUCMSC Exo共培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PBS组、Exo组共培养0、8、16、24 h细胞中miRNA-126表达水平。共培养24 h时,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qPCR分别检测PBS组、Exo组细胞中mTOR、HIF-1α水平。Western blot、qPCR检测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细胞中VEGF-A表达水平。qPCR检测PBS+anti-miR126组、Exo+anti-miR126组细胞中VEGF-A、mTOR、HIF-1αmRNA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培养0、8、16、24 h,Exo组细胞中miR-126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900,P<0.05)。与PBS组比较,Exo组细胞中mTOR、HIF-1α蛋白表达(t=3.466、6.804)以及mTOR、HIF-1α、VEGF-A mRNA表达(t=8.642,7.897、6.099)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细胞中VEGF-A蛋白(t=3.337、7.380)、mRNA(t=8.515、10.400)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xo+anti-miR126组细胞中VEGF-A、mTOR、HIF-1αmRNA
马映雪何广辉高翔付燕武斌
关键词:MIR-12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